虹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虹口区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计划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的通知

字号:

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虹口区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计划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虹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2日

虹口区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计划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精神和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围绕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转型要求,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沪委发〔2020〕35号)要求,结合虹口区实际,现制定我区2021年—2023年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到2023年,虹口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高质量数字经济新格局、高品质数字生活新典范、高效能数字治理新模式,筑牢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一是增强数字底座创新赋能,以“新基建”建设为抓手,构建先进泛在的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深化数据治理能力,筑牢安全防护体系,形成具有虹口特色的基础支撑框架,助力虹口数字化转型;二是彰显数字经济支柱功能,聚焦数字化技术的创新赋能作用,构建数字经济创新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动能转换,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应用,持续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引领数字经济新格局;三是构建数字生活优质典范,在教育、健康、文旅、养老、出行等方面,打造一批数字化生活新基建、新场景,不断提升市民对数字生活的感受度和满意度,形成以“人文”为特色的高品质虹口数字生活样板;四是实现数字治理精细高效,实现“一网通办”网办比例不低于80%,依托“一源、一数、一脑、一智、一屏”建设,深化“一网统管”协同共治能力,实现观、管、防、安一体化全覆盖,有效提升治理效能;五是打造北外滩数字化转型综合示范区,围绕北外滩开发建设,聚焦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重点领域,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加快建设示范性的跨部门多场景协同应用,全面激发区域内各类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活力和动力。

  二、增强数字底座创新赋能

  (一)建设先进泛在的数字基础设施。

  提升网络基建服务能级。实现全区“双千兆”网络覆盖,按照全市5G基站“1+16+X”布局规划体系,编制虹口区5G移动基站布局规划,推动5G综合杆建设,累计建成1500个5G室外基站,实现5G信号的优质覆盖。完成政务外网IPv6改造规模化部署项目,启动政务外网双栈改造,开展IPv6和IPv4转换节点的搭建工作。完善物联感知应用,推动融合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依托全区现有6.08万个及建设中的物联感知设备组建的感知网,探索智能物联应用场景制定。深化全区物联感知基础设施的有序建设和智慧运维,建立底账清晰、规模覆盖、网络通畅、数据共享、智慧共用的泛在有序感知体系。(责任部门:区政府办公室、区科委、区城运中心、区委网信办)

  (二)形成规范完善的数据治理格局。

  健全公共数据流通规则。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数字签名、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确权,并对数据的产生、收集、传输、使用与收益进行全周期的记录与监控,整合区级视频数据和物联数据的智能解析和结构化处理能力,支撑区级智能分析应用。全面深化公共数据治理,以“一数一源”为治理原则,围绕高频数据需求,拓展数据归集面,全面建成涵盖全区各部门、街道、重点企业的全量数据,实现公共数据“应归尽归”,并形成有效的数据更新和持续的汇聚和上报机制,形成持续化的考评机制,促进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治理、融合运用。全面上线“数字虹口”门户,提升数据共享质量。实现市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上线运行,为全区提供数据、算法等稳定支撑和赋能,打造丰富主题库、专题库,为全区数字化转型场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数字虹口”门户中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国家、市、区、街道四级数据目录体系。结合“数字沙龙”培训主题,推进“数字虹口”门户应用能力的全区培训推广。推动数据资源要素化转型,发挥数据应用价值。围绕着“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宏观经济等业务方向将所有的数据资源进行关联和串通,形成数据资源的图谱网络,打造主题数据资源库,并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技术,形成多样化、可复用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推动数据融合创新应用。梳理制定10个具有处置闭环的智能物联场景应用,如违法排污监测、街面废物箱满溢、小区垃圾厢房满溢、污水井满溢、非机动车车棚充电保护、沿街店铺“三合一”管控、火灾预警监测、消防栓水压监测、小区消防通道管理和楼宇安全管控等,形成一批大规模、综合性、安全态的高质量开放数据集。(责任部门:区政府办公室、区城运中心)

  (三)打造可信韧性的网络安全体系。

  打造“数治”网安防护体系。筑牢安全根基,落实网络安全保障制度,准确预判和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明确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建立网络安全统筹协调机制,推进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稳定运行,加强对公共、个人数据安全保护,切实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提升我区整体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水平。搭建数据安全管控输出服务平台、数据安全监管大屏;部署“城市大脑”云数据库。加强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探索应用加密、脱敏、区块链等手段,保障城市数据安全和市民隐私。(责任部门:区委网信办、区城运中心)

  三、彰显数字经济支柱功能

  (一)加快数字产业化,打造核心创新生态。

  打造创新产业示范集群。聚焦打造一批国际级、国家级创新产业,构建重点产业集群产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完善产业生态,发展数字生产力;基于“数字园区”“数字楼宇”等打造区域经济运行实效监测应用。聚焦推动数字新技术向产业转化。推动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发展,创建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实现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大力支持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联合突破,打造核心技术创新生态。强化核心技术支撑,加快布局关键共性和前瞻引领的数字技术,依托行业龙头企业积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培育信息技术本土自主创新完整生态圈,形成一批应用研究的原创性成果。(责任部门:区投促办、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市场监管局)

  (二)加快产业数字化,提升科创策源能力。

  加快传统产业动能转换。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工业、医药等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依托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培育路径多样的科技信息服务新业态,率先在化妆品等行业试点展开创建“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工作,联合区内龙头企业参与制定数字化转型标准。推动区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区国企实际,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创新,构建适应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信息化平台。(责任部门:区市场监管局、区国资委)

  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引进金融市场和总部型金融机构形成国际领先的科技应用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龙头企业。增强机构数字化服务能级,实施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2.0。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稳步推进区内金融机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通过嵌入数字人民币,以金融科技赋能智慧园区建设,进一步丰富数字人民币在出行、民生、养老、娱乐等场景的应用。(责任部门:区金融工作局)

  彰显区域特色航运服务。全面推进航运数字化转型,通过整体性赋能传统航运业务运营流程体系,减少航运运营业务上下游复杂的角色业务协同成本,提升国际航运服务水平。构建航运数字化平台,紧密结合航运场景的业务数据、船舶定位、AIS追踪服务、数智冷箱物联网等数字化服务手段,助力航运数字化转型。(责任部门:区投促办)

  构建科技创新数字生态。聚焦科创引领,全面提升现有数字化在线协同平台能级,建成资源丰富、信息通畅、数据精准、转化高效的科创数据生态体系。构建“数字园区”,赋能产业园区。通过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摸清底数、服务发展。面对未知风险,提升政企联动响应速度,增强园区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园区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激发园区的整体创新能力。(责任部门:区科委、区投促办)

  (三)推进在线新经济,实现经济质量变革。

  推动数字商贸模式创新。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数字贸易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在线新经济创新企业。聚焦创建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推动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实现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打造智能营销新业态,支持实体零售数字化转型。聚焦打造一批美誉度高、创新性强的在线新经济品牌产品和服务,加强对直播电商、跨界融合等新零售、新消费业态规范化指导,持续推进“五五购物节”,对接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组织办好促消费重点活动,促进我区商业发展。(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投促办、区科委)

  四、构建数字生活优质典范

  (一)优化数字医疗新服务。

  推动医疗服务新体系,加快建设数字化健康服务体系,启动区卫生健康数据中台与应用、北部公共卫生中心信息化提升改造项目立项及互联网医院建设,初步形成以全体市民为核心的全域、全人、全程、全息的医疗健康数据集和统一的健康数据中台。解决当前、立足长远,实现医疗卫生健康数据的实时性、在线性和跨平台可操作性。持续开展“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应用新场景建设,重点推进云病历、云学习、云质控、云药房、云公卫和卫生驾驶舱等6个应用场景建设。全方位赋能惠民、惠医、惠政的健康医疗体系。(责任部门:区卫生健康委)

  (二)构建数字教育新形态。

  打造数字教育新示范。鼓励开展学生自适应学习、个性化、数字化教育试点示范。推动数字赋能教学模式变革,建设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完成6所以上实验校及1个实验基地的建设;结合数字教材构建线上线下融合;通过AI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探索开发人工智能课程的课堂教学;加快课程教学与数字资源的有机整合,依托教与学应用支撑服务平台等项目,构建个性化数字成长手册,实现精细化因材施教教育体系。(责任部门:区教育局)

  (三)拓宽数字体育新场景。

  引领全民健身新时代。加大全民健身、训练比赛、竞赛组织、媒体传播等方面数字化手段融合应用。增加直播流量,支持社会力量建设智能健身房、开发在线健身课程。推进市民益智健身苑点,智慧球场和智慧步道等数字体育新场景建设。(责任部门:区体育局、区建设管理委、区城运中心)

  (四)引领数字文娱新潮流。

  打造数字文娱新体验。完善“一机游APP”虹口区专栏内容。开发“虹口走透透”主题线上打卡页面,推动建设多家“数字景区”,着力增强数字化基础设施能级。开展“阅读建筑”5G+VR全景导览项目,实现北外滩区域多处历史建筑数字导览,为游客全域游览提供数字化导览工具。积极推动音乐谷地区数字音乐、音乐版权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建立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曲阳分馆)馆藏电影海报数据库,并完善检索功能。在北外滩区域试点30秒酒店入住,实现游客便捷入住体验,助力住宿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商圈商街。围绕吃、购、游、住、行,建设1个辐射引领国内消费市场的特色数字商圈,鼓励上海“老字号”、商贸服务企业等应用数字技术进行产品、管理和营销创新。(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局、区商务委)

  (五)打造公共服务新模式。

  打造灵活就业新模式。推进建设线上就业、远程就业、共享员工等数字化劳动力供需对接服务平台。推进“社保码”一站式服务,融合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为市民提供就医、照护、救助等个性化、多层次的智慧直连服务;着力提升医保服务能级,持续推进医保脱卡支付、国标转码映射、智能化居家服务监管。(责任部门:区卫生健康委、区科委、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医保局、区城运中心)

  (六)打造数字生活新基建。

  打造出行畅心新服务。加快推进交通设施和场所数字化能级提升,解决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推进“便捷停车”“一键”扬招等场景应用。提升社区“新基建”建设,布局快递物流智脑中心、智能物流认证与检测中心、电动汽车充电桩等终端设施,提升基础设施数字化能级。全面提升“智慧旧改”数字化水平,完善内部综合决策监管系统(地图信息指挥系统)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管理系统,对接区“一网统管”平台,实现流程优化;搭建对外触摸屏公开查询系统,实现数字化旧改系统升级应用。(责任部门:区建设管理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旧改指挥部、相关街道)

  (七)营造数字养老新环境。

  创新关爱服务新途径。聚焦基础社会保障需求,让全区市民享受均衡、普惠的数字化生活服务。探索研究数字包容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加快相关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推动适老化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开发。增强银发关爱数字化服务,推动全社会共同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围绕“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出行文娱”四大领域,重塑数字化适老服务流程,全面推进建设“数字小区”以医、养、康、护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对全区居家养老人员进行精准服务,满足居家老人的养老需求。拓展“银色服务一键通”应用,强化为老服务资源整合,提供一键预约挂号、一键打车出行、一键紧急救援、一键政策咨询等服务,并逐步在全区推广。加强老年人数字技能培训,开展“数字反哺”行动,推广“银发升G教程”。开展百万人次长者智能技术运用提升行动。指导各街道组织社区老年人分批开展有针对性的智能技术提升的课程,解决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问题,弥合数字鸿沟。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深化“政策找人”工作机制。全面深化“全岗通”3.0版内涵和外延,利用“社区云”等大数据完善“政策找人”信息数据库,摸清困难群众救助需求,主动提供政策保障、帮扶资源和救助服务等,实现精准推送、精准服务,丰富“互联网+监管”内容和成效。(责任部门:区民政局、相关街道)

  五、实现数字治理精细高效

  (一)完善“一网通办”全方位政务服务体系。

  持续提升“一网通办”总门户服务能级,“一网通办”网办比例不低于80%。建设“云、数、网、端、安”一体化数据资源服务平台,打造“一门户多系统”应用生态。2021年新增4个“一件事”,优化已上线的27个“一件事”。在北外滩区域打造本区首个全天候、一站式的自助政务服务专区,同步叠加人机交互、智能感知、视频传输等数字化技术手段,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两个免于提交”,基本实现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证照类材料全面归集入库和政务服务场景、社会生活场景免交实体证照。拓展自助终端进社区、楼宇、园区、商圈、银行等,全面打造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强化“随申办”虹口区旗舰店服务供给,持续推进“随申码”在疫苗接种、就医、文化旅游、司法、信用、拥军优属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深化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建设,提升专属政策和服务精准推送能力。(责任部门:区政府办公室、区城运中心、相关街道)

  (二)强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应用。

  数字化手段重构事件发现和处置方式,实现“一网统管”观、管、防、安一体化覆盖全区。充分发挥“一网统管”应用和服务集成平台作用,加强“网络端”舆情捕捉与监测,用好随申办、随申拍等“市民哨”,深化“城市之眼”和城市各类“感知端”的共享共用。(责任部门:区城运中心)

  加快业务流程数字化再造,深化“三级平台、五级应用”体系建设,推进“机器派单、智能管理”处置新模式,打造社区7*24小时全天候响应处置“数字队伍”,鼓励街道进行以“数字插拔式、数字装配式”个性化接入“一网统管”平台。(责任部门:区城运中心、相关街道)

  推进重点场景数字化应用,围绕应急管理、规划建设、网格管理、交通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溯源监管等业务场景,各部门、各街道协同联动,加快形成实战管用的城市运行管理闭环。(责任部门:区城运中心、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建设管理委、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街道)

  (三)加快社会治理数字化重塑。

  推进数字化技术赋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安全监管、应急处置、防灾减灾等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孪生规划、建设、管理和应用。强化社区治理数字化赋能,建立社区数字化平台,健全社区治理主题数据库,推进多表合一、一数一源、多源核对,加强数据动态更新、共享复用、双向互通,推进数据一键获取、功能集成应用、任务智能派单。发挥区服务主界面作用。立足楼长责任制、园长责任制,做实服务企业“金牌店小二”。呼应民众需求,积极建设民生数字化应用场景。(责任部门:区城运中心、相关街道)

  六、打造北外滩标杆示范区

  (一)推进数字北外滩指挥中心建设。

  在数字北外滩展示馆G层建立指挥中心,为北外滩城市区域精细化管理提供一个统一的协同指挥、辅助决策、数据展示、快速处置、应急响应平台。结合北外滩开发建设,整合区域数据、社会数据,形成能够展现北外滩经济发展、城市运行、社会安全、政务服务等信息的前线指挥部。(责任部门:北外滩开发办)

  (二)全面建立数字北外滩数据底板。

  依托区大数据中心,运用新技术手段,梳理汇集规划数据、日常管理基础数据及各相关部门的各类基础数据,形成汇聚地上、地下、空中、水域立体空间全要素信息的北外滩数据底板。(责任部门:北外滩开发办、区城运中心、北外滩街道)

  (三)着力推进重点应用场景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结合北外滩开发建设特色和发展实际,加强数字北外滩顶层设计和应用场景整体谋划,落实分步实施。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应用场景共建,全面推进数字北外滩建设。围绕北外滩规划落地、开发建设、滨水公共空间管理、产业发展服务等业务场景,各相关部门、街道协同联动,探索CIM一体化管理、滨水管理、一楼一档案等场景落地,助力北外滩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能力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责任部门:北外滩开发办、北外滩街道、各相关部门)

  七、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推进能力。

  完善组织推进机制,加强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职能,指导落实各项任务,各部门落实“管行业管数字化转型”的要求,科学制定符合自身实践的场景建设方案。强化制度保障,开展相关业务和知识培训。加强专项资金引导和投入,促进各市场主体联合开展技术集成攻关。(责任部门:区政府办公室、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

  (二)完善咨询调研机制。

  聚焦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全面发动全区各部门深入基层一线听取社区、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找准各领域、各行业发展中高频急难的问题诉求,主动发现数字化转型的制度瓶颈、法规政策障碍,结合实事项目,推进建设一批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场景。建立常态化的市民和专家咨询机制。(责任部门:区政府办公室、区城运中心、区科委、区投促办)

  (三)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按照“企航北外滩”工作导向,制定区域数字化转型指导方案。引导相关成员单位聚焦区域发展战略,打造重点行业场景,先行先试制度创新,探索政策示范突破,推进示范区建设。力争为全市乃至全国数字化转型创造经验、提供样板,逐步实现全区跨领域各类政务数据安全环境的可互通、可查询、可调用,进而推进全区数据共享。(责任部门:北外滩开发办、北外滩集团、北外滩街道、区城运中心)

相关附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