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步”不停 文脉融汇成风化人 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大舞台彰显新成就 2022-06-14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记者 简工博 施晨露

  大厅里,久违的钢琴声重新响起——

  6月1日,上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第一天,虹桥路1650号上海芭蕾舞团排练厅里,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带着30位演员,开启基本功训练。踮脚、压腿,旋转、大跳……从30多平方米的宿舍回到宽敞明亮的排练厅,演员们重又“一展身手”。

  位于徐汇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轻的文化创意人才重返工作岗位。前一天,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米哈游产品《原神》开启最新一次版本更新,惊艳众人的“云堇”和《神女劈观》之后,新角色“夜兰”在众人期待中登场。

  这座“大舞台”上,上海“舞步”不停。五年来,上海着力塑造具有红色基因、海派魅力、江南风韵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城市精神品格融汇文脉,成风化人,构筑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码头”“源头”“潮头”

  今年1月23日下午,雨中的美琪大戏院门口,观众打着伞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序入场,这是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第400场演出。留言板上写着“电波值得”“舞剧天花板”“愿电波永不消逝”。一位“00后”观众说:“电波陪伴我从18岁到20岁,我也会陪伴它从400场到500场”。

  上海是全国文艺重镇。五年来,沪上文艺界完成百部精品创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串起“上海出品”文艺精品的主线,《永不消逝的电波》是其中典型——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融入,让舞台上的“电波”极具辨识度。“当我们用守正创新的舞台审美,赋予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故事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年轻观众不仅愿意接受,并且能产生巨大共鸣。”饰演“兰芬”的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说。

  “80%以上的编辑是‘80后’‘90后’年轻人,80%以上拥有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年轻化、专业化,是2019年8月挂牌成立的“上海市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30多位编辑的写照。在上海,年轻人编、年轻人读“党的诞生地”图书,成为一股潮流;上海作协发起的“红色起点”“红色足迹”主题创作项目,也接连奉献佳作。

  “可能没有第二个城市会把这样重要的位置给一家书店,这是离天空最近的书店。”2019年8月,朵云书院·旗舰店在上海中心大厦52层开业,作家余华站在店堂中央感慨道。

  这家书店的特色不仅体现在空间上。眼下,“与《收获》同行——《收获》创刊65周年特展”正在筹备中。“书店不仅是提供展陈的场地,更希望以空间为载体生发出新的文化内容。”世纪朵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凌云说。

  跨界、碰撞、融合,上海源源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兰心大戏院旁,2020年12月开业的朵云书院·戏剧店书店不仅举办讲座、读者见面会,还上演“不插电”音乐会、戏剧工作坊。书店一层摆着“演艺大世界”售票机,市民可以在这里浏览剧目,购买补贴票。

  距离外滩不远的汉口路650号亚洲大厦,常有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慕名而来。这幢21层高的写字楼,近年进驻了16家不同类型的演艺空间,2020年8月以来演出2500场,观众27万人次。亚洲大厦不是个例——2018年以来,人民广场周边1.5平方公里区域及外滩、创意码头、世博滨江、新天地、复兴路,“一中心、五集群”的“演艺大世界”格局渐成规模。

  2019年5月,《上海市演艺新空间营运标准》出台,让分布在商场、地铁站、书店、楼宇的“演艺新空间”雨后春笋般出现。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共举办营业性演出38366场,几乎追平疫情前2019年的38960场。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超过100场演出可供观众选择。

  共建共享品质生活

  华灯初上,浦东新区迎春路、合欢路、锦绣路与世纪大道围合的成片树林中,一座乳白色建筑透出暖色灯光——这是即将开放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徐冰等10位中外知名当代艺术家围绕图书馆进行创作,这里也是全球范围内新开馆艺术品规模最大、艺术家参与最多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国际上,一座公共建筑至少有1%的成本投入于艺术品。”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说,这不仅是营造阅读环境,更是融入城市的公共艺术品。

  同一区域,上海博物馆东馆正在紧张建设中,与周边的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等形成上海又一片互联互通的文化高地。遥望后滩地区,以“中国扇”为造型的上海大歌剧院计划于2024年年底前完工交付,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着力打造“世纪精品”。

  一批具有国际水准、体现上海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载体,吸引国际高质量文化资源集聚,提升上海文化意义上的“核心功能”。

  去年7月,位于小陆家嘴滨江核心区的浦东美术馆开馆,三个大展同时推出。业内人士感叹“其中任何一个展览就足以成为世界级美术馆的重磅,上海一次办了三个”。毗邻东方明珠、面向黄浦江,浦东美术馆占据了小陆家嘴地区最后一块土地。建设高品质城市公共文化客厅,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上海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黄浦江45公里滨江公共岸线、苏州河42公里公共岸线近年相继贯通,市民不仅能在“一江一河”散步、赏景,也能在昔日老厂房改造的空间看展览,在滨江的休闲驿站阅读、自习、头脑风暴——上海证明,在城市也能诗意栖居。

  不仅如此,上海市民家门口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精彩。2019年底,上海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目标。去年3月,曾被热情市民“秒光”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开班,同时新增静安、徐汇、长宁、虹口4个区的分校,46门课中不乏汉服舞、相声、巴扬琴等小众课程。去年下半年,又有5个区开设分校。

  历史文脉有机传承

  上海按下“重启”键后,年轻人纷纷在社交媒体晒出在武康大楼外“打卡”的照片。蓝天白云之下,这幢历经百年风雨的大楼,犹如一艘昂首大船,破海而出。

  2019年1月25日,武康大楼周边盘踞空中的“蜘蛛网”全部入地,这幢历史建筑重现完整身姿。随着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行动持续推进,上海的天际线越发清朗,“城市表情”更加灿烂。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表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武康大楼底楼的陈列室中,可以了解聂耳曾在这里试弹《义勇军进行曲》;大楼对面,是宋庆龄故居;向周边步行,会路过巴金、柯灵、张乐平等人故居……这一大片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年轻人既可打卡地标、感知历史,也能消费文创雪糕、潮流单品。

  上海用实践证明,城市历史文脉是活着的,与当下的城市生活产生关联,给予未来发展以文化滋养。

  一大会址的石库门老建筑旁,矗立起新的一大纪念馆,融入繁华的新天地商圈;团中央机关旧址所在的渔阳里,一墙之隔是融合商业体淮海TX……难怪有人说,红色文化在上海不是高高在上让你不敢触碰,而是浸润在城市细节中让你感同身受。

  去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 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明确提出:“使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交相辉映中激发创造活力,在世界文化交融激荡中绽放独特光彩。”

  去年10月,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迎来在上海参加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中外嘉宾。从描绘黄浦江的《曲水园图》到泰戈尔的毛笔画,他们感叹上海文化的包容、开放和创新。第一次来到上海的肯尼亚卡拉蒂纳大学讲师秦肯说,“希望世界更好地通过上海这个窗口认识和研究中国;中国的故事与文化也能更好地向世界传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