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大脑”持续迭代升级 三年多来,市民咨询建议越来越多,成为一股重要推动力 2022-06-21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记者 胡幸阳

  去年底,家住浦东上南路的赵先生“一键呼叫”护工上门服务,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立刻跳出信息,经过后台审核的护工很快被派到他家中。

  这种“大城养老”的新模式,依托“城市大脑”,已然成为现实。不仅如此——哪里的消防通道被堵了?哪条马路积水了?哪里的菜价太高了?遍布全区的物联感知等设备实时掌控着浦东运行的“脉搏”,信息会在一秒钟内传达到城运中心,得到最迅速的处理。

  2018年11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浦东新区城运中心,通过大屏幕了解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情况,提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三年多来,城运中心上下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持续推进“城市大脑”的迭代升级。

  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副主任陈炜炜说,“当时,我们这里还是一个创新性探索性的新平台。总书记亲自为我们指明方向,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坚定了我们建设更高效的‘城市大脑’的信念。”

  总书记强调,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上海要继续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陈炜炜深深感受到了总书记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期许,也掂出了这份期许背后的分量。

  “我觉得,总书记这么关心‘城市大脑’,是因为其运行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切实解决老百姓遇到的问题。‘城市大脑’的迭代,来自人民的意见建议一定是很重要的推动力量。”陈炜炜说,城运中心接到的“12345”热线电话中,来自市民的咨询建议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城运中心已推进民情民意感知平台建设,对诉求实时监测,建立自动推送、自动响应的风险预警功能,描绘“数字化民情地图”并可视化,细化民情感知能力,进一步完善“群发”“多发”“突发”类工单的预警及跟踪,充分发挥热线民情“警报器”的作用。

  未来,浦东“城市大脑”运行体征数量将增至150种以上,健全更为灵敏的监测预警网络,打造全天候、现代化、系统性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全力保障超大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