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报告为上海提出一项特殊使命 一场更深层次的探索正在展开 2022-06-27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记者 朱珉迕

  “现代化”之于中国,是一场历史性的跨越。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走过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工业化历程。

  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看看上海的变迁,就能理解这场跨越。如今,一场更深层次的现代化探索正在展开。上海依然是一个窗口,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要承担更多“主动诠释”的使命。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出现了不止一次。作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最集中的目标,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有一项特殊的使命:“以创造性的探索,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生动的实践内涵”。

  再进一步,上海要通过自身的实践,“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上海需要进一步当好“排头兵”。这是一场新的跨越,也是一场新的出征,自然有更深的考验。

  “自强”与“自信”

  两年前,上海就明确了一个观点:上海要建设的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不是因袭传统的旧版,不是照搬他人的再版、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城市建设的新版”。

  近年来的外部环境,客观上强化了这种“自我确立”的紧迫感——在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的频频出现,最为直观地诠释了为何需要“科技自立自强”。

  而更多方面,拥有自主的、体现自身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的发展道路,不仅关乎基本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安全,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话语权分配,关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

  上海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某种程度上就是探索一条综合的“自立自强”之路。这既包括核心技术、高端产业等关键领域的掌控力,也包括经济社会一系列制度性、体系化建设,寻找到最适合这片土壤的、最能解决问题的“最优解”,并从中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但必须明确,“自强”并不等于“自循环”,更不等于自我封闭,不等于“脱钩”——这些年外界和部分民间舆论对此颇有误读,但中国始终未曾改变扩大开放的立场。相反,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命力,恰恰来自于“反脱钩”,体现为在全球化遭遇逆流时,在开放合作方面的敢于破冰、有所作为。

  上海当仁不让要在这方面作出表率。早在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赋予上海“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要求时,就曾说过一句话:“勇敢跳到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去搏击风浪、强筋壮骨”。

  对历来以开放立身的上海来说,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一定是更加开放场景下的现代化,必须在高水平改革开放上走出新路。

  这样做了,才可能积淀起深层的自信。自信了,才有真正的自强。

  “速度”与“均衡”

  谈论上海,总是要提到“高度”“速度”。这是一座承担特殊战略使命的城市,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代表。

  早先,这样的角色更多体现于城市的外在形态,以及可以量化的经济实力。很长时间里,上海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动机”。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无疑需要在既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跃升、提速。但在未来,谈论上海避不开的一个维度,或许还要加上一个“均衡度”。

  党代会报告在展望愿景时就强调,这座城市要“更加安全、更富韧性、更有活力”。而在阐述重点任务时,报告强调,要全面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要“保障重要功能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持续稳定运行”,“强化极端情况下功能运转、生产维持、生活保供、就医服务等城市基本运行保障体系”。

  频频出现的“极端情况”一词,无疑与3月以来的疫情密切相关。而在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后,对于城市最大的考验,正是从“单打一”转向“常态化”之后的“高效统筹”。

  根据报告,未来五年,要实现“经济发展质的稳步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互动并进,城市的繁华与农村的繁荣交相辉映,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共同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日渐清晰的时候,这座城市所要创造的,不只是“量”的丰盈,更是“质”的完善,以及“制”和“治”的样板。

  而后者必然强调高水平的均衡——这是一座需要不断拉长长板、突破“极点”、超越尖峰的城市,“长板”决定了关键领域的竞争力,决定了是否跳得高、走得快。

  同时,这又是一座需要不断补齐短板、抬升“底部”,实现整体跃升的城市。“基底”的厚实与否、“底线”的牢固与否,会决定城市的抗压能力,决定了是否走得稳、走得长。

  “人本”与“人心”

  中国式现代化,始于物质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这意味着,在追求物质层面的富裕之外,城市必须意识到人的“精神富足”的需要,并为之创造土壤和空间,以此彰显对人的深刻关怀。

  “人民至上”,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而上海作为人民城市,理应呈现坚定的人本取向。党代会报告中,对此有多处不乏感性的话语:“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天真的童心、烂漫的童趣、快乐的童年”“拥抱年轻人、成就年轻人,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更多老年朋友拥有‘踏遍青山人未老’‘如今归来仍少年’的多彩生活”……

  这些分层表述,不仅仅是阐述单纯的民生供给,更是要表达一种对“全人群”深层需求的观照——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人群,能够在城市中感受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并有为之奋斗的机会,进而增强对城市的认同。

  这是一座城市的活力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所在,当然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所在。

  上海已经明确,要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明确要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两年前这些目标甫一提出就得到广泛赞赏,正是因为其指向了“人本”的更高境界。

  不但要一切“围绕人”,也要让一切“依靠人”;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民生公共品”,亦通过一系列方式,强化城市的“民心归属感”——这两年,上海在推进“民生实事”的同时,力推“民心工程”,亦是要强调顺应民心、凝聚人心。

  凝心才能聚力,才能穿越风雨、驶向未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