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次市党代会报告标题提及“国际大都市”,内涵不断延展深化 上海“魅力曲线”如何继续上扬 2022-06-28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记者 茅冠隽

  谈及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此次党代会报告设定了三个维度:“世界影响力”的能级显著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充分彰显;“国际大都市”的风范更具魅力。前两个维度,各自都能找到具象的量化指标。相较之下,“风范”和“魅力”更富诗意,也更为抽象。

  我们不妨为上海画一条“魅力曲线”,看看一座国际大都市的“风范”和“魅力”究竟来自何处,又将指向何方。

  坐标系:找准原点和时空定位

  画曲线,第一步是确立原点、找准坐标系。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明确定位。这是上海“魅力曲线”的原点。

  纵向看,上海已连续四次在党代会报告的标题中提及“国际大都市”。对比这四份报告中对于“国际大都市”的表述,可以看到清晰的逻辑线。

  2007年的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国际大都市”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框架”;2012年的报告中,“国际大都市”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2017年的报告中,“国际大都市”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历史性跨越”。此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国际大都市”要实现“历史传承与时代潮流融合共生,国际风范与东方神韵相得益彰”,“创意灵感在这里迸发,时尚潮流在这里定义,美好生活处处可见”。

  由此可见,“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在十数年间不断延展深化:从注重具体的经济、城市建设发展“硬指标”到强调风范、神韵、魅力、品质等“软实力”,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发展阶段正不断跃升。

  横向看,放眼全国,在新近提出的城市愿景、相关规划中,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国际大都市”。但上海有其特殊性。通江达海、面向太平洋的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城市建设和发展始终在全国大局、全球视野下进行。

  上海是一座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上海发挥服务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关键所在,是上海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必须“率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生动演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努力贡献更多的上海智慧和上海方案”。

  自变量:外修形象 内炼品格

  怎样去定义一座城市的“风范”和“魅力”?细读报告,可以发现一组相互辩证的指标和视角,这也是定义“魅力曲线”的重要自变量。

  外在而言,可观察城市形象的提升,这在报告中有多处体现。比如要“优化‘一江一河一带’生态空间布局,打造世界级滨水区”,要“加快打造‘道路+’的宜人街区、‘公园+’的多彩天地、‘生活圈+’的便捷服务,让城市展现独特的风貌、烟火的气息、绽放的地带。”

  “道路+”“公园+”“生活圈+”,动态的“+”号体现出城市新陈代谢的活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融合的生机,让人对城市生活充满美好遐想。

  城市形象的提升,来源于城市环境的改善。“环境”是一个广义概念,既包括“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构建城市生态骨干网络”的生态环境,包括“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五年累计已实施改造308万平方米,涉及15.4万户居民,这一困扰上海多年的民生难题今年将历史性解决”的人居环境,也包括法治环境、营商环境。广义的“城市环境”,亦是一种城市软实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加速器”。

  过去五年,上海的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市日均新设企业从2016年的1100多户增加到2021年的1800多户,千人拥有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这样的环境,无疑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魅力。

  内在而言,主要观察城市的精神和品格。“城市精神品格浸润人心”,被写入此次党代会报告中。

  上海这座城市,一直都是内外兼修的。光有“钢筋丛林”、有资源要素的简单叠加,无论数据多好看,都很难被称为“国际大都市”。“国际大都市”是复杂的巨系统、生命体、有机体,本质上靠“精气神”支撑。上海的城市精神品格,这是这座昔日“海边小城”蜕变为“国际大都市”的秘诀和底色,更是她面向未来发展的精神内核。

  底层逻辑:关照到每一个“人”

  要画好“魅力曲线”,除了确定坐标、找到自变量,还要找到相应的“法则”。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底层逻辑和元法则,已清晰写在了党代会报告的标题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都市”和“城市”常可互通互用,但外延仍有细微差别。与“城市”相比,“都市”更多了一分烟火气、人情味,更关注“人”的活动,侧重“人”的感受,最终“使在这儿的人引以为豪、来过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

  这首先体现为一种“聚拢效应”。“国际大都市”对包括“人”在内的资源要素流动,是有吸引力的,要素密度体现为一种城市活力。纵观全球,顶级城市都是总部机构汇聚地、各类“流量”集散地、资源配置枢纽地,上海的目标亦是如此。

  除了“聚拢效应”,“国际大都市”不可或缺的还有“人本意识”。这不仅体现在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更体现在赋予每个都市中人参与、分享乃至于“打分”的机会。民生领域,需进一步强调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民生答卷”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以及最终评判者。

  这并不容易——“人民”是个集合名词,诉求多样、利益多元,关键是找到“最大公约数”,这对于治城者精细化治理、人性化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恰恰是这种高要求下的城市治理,才可体现出“国际大都市”的风范和魅力。

  归根到底,城市的环境、形象能对人产生吸引力;另一方面,城市环境、形象其实就来自每个城中之人的一言一行。“人”本身的共识、习惯、气质,就是最直观的城市风范和魅力,每个个体都在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添加注脚,都在画出上海“魅力曲线”的一小部分。

  以人为本,像“绣花”般精细化治城,关照到每个个体的细微需求和“小确幸”,上海的“魅力曲线”才能持续不断上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