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82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的函 2024-05-31 来源:市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处
字号:

齐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助力政务服务高效便捷”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对本市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助力政务服务的相关建议,有助于持续优化利企便民数字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我们将积极吸纳并推进相关工作。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本市依托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以企业和群众感受度为标尺,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深化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大业务环节精简和流程再造力度,并对系统进行迭代更新,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服务效能。截至2023年底,“一网通办”实名注册个人用户逾8219万,法人用户逾352万,接入事项3705项,累计办件量4.6亿余件,2023年度日均办件量达43万余件,网办率达82.90%。

  (一)关于上海户籍办理

  人才引进落户事项,涉及流程较多,审核条件较多。目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已通过数字赋能等方式优化流程,初步实现智能填报。一是通过电子证照库和电子资料库调取数据,获取申请人户籍、学历学位、在本市的工作经历、职称(技能)、劳动合同、获奖情况、房产,以及其配偶、子女的户籍、子女出生证和就读情况等数据,并进行预填。二是精简材料审批信息,如删除申请人的“政治面貌”“教育类型”“户籍类别”“职务岗位”、配偶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获奖情况”、子女的“户籍类别”等填报要素。下一步,市人才局将根据不同申请对象的电子数据调取情况,分类分批稳步推进人才引进业务“全程网办”试点工作,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

  (二)关于个人档案保管机构查询

  2022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上海人社”APP上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所在地查询”功能,可查询保管在本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含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本市户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2023年11月,“一网通办”平台上线“依据档案记载出具相关证明申请”“档案材料的归档申请”“档案查(借)阅服务申请”“档案的转接申请”等申请事项,企事业单位可线上办理相关业务;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所在地查询”等功能整合并迁移至“随申办”APP,进一步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下一步,本市将在上述四个申请事项中增设本市公共人才服务机构保管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据接口,统一规范本市公共就业促进服务中心、公共人才服务中心在“一网通办”中有关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公共服务事项名称,进一步实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一站式”线上查询、开具电子证明功能。

  (三)关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记录查询

  近年来,本市社保经办机构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和“随申办”APP向参保人员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实现个人全量参保信息和2011年(含)以来参保明细信息的网上查询服务,并为参保人员同步提供线下查询和免费打印服务。在综合考虑个人办理各类社会事务的需求和评估对外服务效率的基础上,将“一网通办”平台和“随申办”APP可打印的参保信息由原先的24个月延长至60个月,基本覆盖各类服务应用场景。同时,通过数字赋能,本市政府部门之间已建立数据交互机制,个人办理房屋交易、居转户、机动车拍牌、子女入学等社会类事务的,可通过跨部门数据传递方式实现信息共享,无需用户提供纸质材料。下一步,本市将进一步拓展掌上服务项目、丰富手机端APP查询信息内容,着力通过网上平台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

  (四)关于港澳台居民“一网通办”业务

  港澳台居民的证件有香港特区护照、澳门特区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等类型,各种证件存在编码规则不一的情况,即使办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也存在数据交互问题,目前尚未实现实时信息核验。因此,港澳台居民仍需延续就业登记、社保登记线下分别办理的模式。下一步,本市将继续依托“一网通办”支撑港澳台人士身份统一认证,拓展可供港澳台人士在线办理的服务事项。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本市将持续关注和跟进您提到的问题和建议,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体验为目标”的服务理念,举一反三,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持续完善服务内容,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是推行少填少交智能审。全面深化“两个免于提交”(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强化发证单位和用证单位主体责任,深化电子证照应用。优化事项办理流程,推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政务服务需求侧和供给侧,为企业群众提供智能预填、智能预审、自动审批等智能服务,为工作人员提供受理和审批的智能辅助。

  二是打造企业和个人专属空间。依托后台统一“服务池”的标签化服务支撑能力以及用户的相关偏好设置,推动实现多维度、个性化推荐,让用户不仅看到“我们想给用户看的”,更便于看到“用户自己想看的”,实现服务内容从“标准化推荐”到“个性化呈现”的转变,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个性、精准、主动的智能化服务,实现政策直享、服务直达、诉求直通。

  三是全面拓展服务范围。以场景应用驱动服务供给,围绕健康医疗、交通出行、文旅休闲、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老有所养等个人全生命周期场景和市场准入、惠企政策、普惠金融、综合纳税、专项资金、法律服务等企业全经营周期场景,将“一网通办”服务理念和创新模式向公共服务、便民服务拓展,实现更多企业和群众常用的服务网上办理。

  四是不断提升“一网通办”平台支撑能力。夯实“一网通办”统一受理平台支撑,提高身份认证能力,完善精准授权体系,为非本市户籍人员、港澳台人士、外籍人士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落实公共数据便捷共享制度,促进供需高效匹配,推动公共数据通过应用场景授权共享,探索运用大模型技术和区块链技术赋能政务服务,提升数据资源平台数据共享能力和共享范围,更快、更好地赋能更多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数据的应用水平。

  感谢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一如既往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