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计划

字号:

2024年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计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区科委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向科技创新广度深度进军,坚持不懈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持续深化“中华武数”科创布局,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坚定信心、奋力一跳,全力推动普陀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普陀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目标:全力深化“中华武数”科创平台建设,在创新策源、产业升级、平台建设、企业引育方面持续发力;智能软件和研发服务产业区税同比均增长10%,占区税比重均保持在10%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含移动24%)同比增长1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5%;完成2023年度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力争60家,培育市、区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支持区“互联网+”企业10家;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10亿元;招商引资企业2024年合计产区税突破1亿元;新增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和标杆场景20个,新开通5G室外宏站200个;完成50个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

  一、聚焦党建业务融合互动,筑牢科技堡垒红色底盘

  (一)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汇聚科技磅礴力量。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大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为主线,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长效机制,深化“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创新学习载体,守好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打造“科创先锋”品牌。持续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持续关注、解决科技主体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促进党建科技融合。围绕党建赋能产业,积极探索“党建+平台”模式,健全党建联建机制,发挥互联互学互通互补优势,以强大的党建磁场力拓展科创“朋友圈”,以党建引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锻造“五高”干部队伍。发挥“头雁”作用,激活“雁阵效应”。全面提高领导班子带队伍能力,发挥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干部责任担当,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优化工作机制,培养后备干部。不断完善日常发现、跟踪培养、从严管理、适时使用等选人用人长效工作机制,大力倡导“有为才有位”理念,有针对性地安排有潜力干部在急难险重岗位实践“摔打”,努力形成优秀干部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提升履职能力,锻造过硬队伍。通过学习研讨、联组交流、调研走访等多种形式,提升干部履职尽责的本领,进一步以学促干,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深化“四责协同”机制。切实压实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抓好“问题、责任、项目”三张清单制定,构建主体明晰、有机协同、层层传导的责任落实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与科技创新工作同频共振,形成同向发力的工作局面。推动政治生态优化。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强化政治监督,以廉政风险滚动排查为抓手强化系统施治,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营造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坚持党纪教育常抓不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意识,持续深化廉政警示教育,创新廉政教育形式,传承发扬廉洁文化,引导党员干部在理论熏陶中树立正确权力观。

  (四)牢固树立法治思维,着力推进法治建设。强化法治学习宣传。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制订《领导干部学法应知应会清单》,开展宪法、民法典、科技类法规学习;拟制《普法责任清单》,利用创新创业大赛、普陀科技节、政府开放月、国家宪法宣传周等活动,送法进社区、进企业,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充分发挥好法律顾问作用,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达到100%;持续做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办理,确保政府信息公开、透明。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推动建议提案落地见效。参与推动“一网通办”改革,着力优化高频事项办理流程,进一步提升企业办事便捷度、体验度、满意度;做好“12345”热线办理和信访工作,力争市民满意率100%。

  二、聚焦“中华武数”科创布局,打造普陀特色创新引擎

  (五)以中外联动激活中以(上海)创新园“原动力”。坚持政策引领,进一步推动《加快中以(上海)创新园建设推动桃浦智创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普陀区进一步支持中以(上海)创新园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鼓励内育外引,支持全球创新企业、创业团队在园区开展研发创新。深化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市级部门支持,加强与常州等地中以园区以及涉外律所、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联动共建,力争引进一批国际化项目;探索建设香港大学中国商学院教学中心、荷兰Startup等国际孵化器。加快产业集聚,以知识产权创新创业服务为特色,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三大产业,持续引进优质项目、企业及机构;积极发挥“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加大人才集聚、企业培育,提升园区服务能级。营造良好氛围,持续开展上海数字创新大会、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等各类创新交流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上交会、浦江论坛、进博会等,聚拢创新人气,不断提升园区影响力。

  (六)以区校合作点燃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新引擎”。优化中心体制机制,出台《普陀区支持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 加快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的若干措施(试行)》;在市级主管部门支持下,聚焦新型研发机构在日常运营管理、创新布局、核心突破等方面的难点痛点,在公司化运作、早期创新基金等方面形成突破。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生态,落实好《普陀区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实施意见(试行)》,持续推进集成电路研究平台开展张江专项和市科技重大专项建设,争取新打造1个重点科研平台或实验室;支持中心探索“利益共享”机制,支持成立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研究所、RISC-V车载计算技术联盟等,会同清华大学校友会等开展集成电路学术交流、成果对接、产学研合作;打响“苏河芯湾”品牌,聚焦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引育一批包括软件开发、终端应用、数据服务在内的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提升“清华+”品牌影响力,发挥上海清华国际人才会客厅、校友活动中心、创领工博之家作用,会同中心举办战新项目全球科创路演、上海清华校友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沪清谈芯”等系列科创活动,“一站式”联结校友、校友企业和合作伙伴,推动人才集聚、项目落地、成果转化。

  (七)以创新协同筑牢武宁创新共同体“引凤巢”。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共同体工作专班作用,推动落实《武宁创新共同体三年行动方案》《普陀区关于推进武宁创新共同体建设 支持创新主体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深化协同创新,做实“企业出题、院所答题”机制,瞄准“卡脖子”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推动高校、院所、平台、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鼓励院所和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研发平台等,开展概念验证、试制试用等超前孵化工作,构建创新策源高地;持续用好“武林大汇”、科创集市、院所开放日、各类行业会议论坛等活动载体,发挥地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节点优势,加强全市、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强化“爆款”企业培育,着眼抓早抓小抓硬科技,依托专项政策和“创新里”载体先行先试,与企业“目标共设、风险共担”,挖掘储备一批高成长性、爆发力强的初创项目和团队;打造科技人才高地,加快推动菲尔兹数学科学研究院中国中心、海外人才空间站设立,集聚培养一批国际顶尖科学家、知名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

  (八)以场景建设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样板房”。提升“海纳小镇”影响力,持续做好“海纳12条”的宣传、实施和优化,推动“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场景建设;配合相关部门举办“海纳夜话”等活动;对接市数字化办配合做好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活动。用活数字化转型专项政策,开展区级数字化转型专项申报评估工作,以创新示范要求推动数字平台和应用场景建设,拓展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的新场景;全年新增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和标杆场景20个。

  三、聚焦未来产业提质增效,激发经济发展澎湃动力

  (九)注重全链升级,在优化产业布局上求突破。加强资源联动,将智能软件、研发服务产业引育与“中华武数”科创布局相结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助推新型研发机构等科创平台与企业供需对接,加快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关注细分领域,智能软件继续聚焦网络安全、元宇宙等领域,打造长风科创谷网络安全产业孵化器,争创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区,依托元宇宙产业联盟,加快算力资源等要素布局,打造元宇宙产业氛围和生态;研发服务围绕“五新”细分领域,做强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发挥产业生态圈功能,扶持区内产业链“链主”“链核”企业做大做强。扩宽服务模式,大力推广“揭榜挂帅”“大企业创新需求挖掘”“创新联合体”等模式,进一步深化对重点企业的科创服务;持续深入开展常态化“大走访、大调研”“重点企业服务包”,主动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十)注重平台建设,在打造产业高地上求突破。助力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发展。聚焦“机器人+”、机器人感知、认知和控制算法等,提升机器人软硬件及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智能化评价体系;聚焦场景应用,加快推动各类智能化模块在场景中的应用创新,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广泛协作的企业孵化及成果转化模式,牵手资本市场,不断加强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的对外交流合作,促进区域机器人产业集聚。深化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功能型平台的技术优势,推动完善汽车网络安全测试系统、可视化建模开发工具、工业互联网协议模糊测试工具等产品,不断丰富基于工业级国产化软件工具链产品。

  (十一)注重政策引导,在优化载体服务上求突破。抓好绩效评估,结合“创新创业活跃度”市对区考核指标优化科技载体绩效评价考评指标,引导载体提质增效;探索区级科技园区评估入库;完善科创载体免租政策;发挥好重点地区新建空间载体优势,积极引导社会物业载体向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发展,力争新增1-3家市级或区级科创载体;进一步强化科创载体间沟通联动,探索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和建设。用好张江政策,依托张江专项发展资金、“张江之星”企业培育等张江特色政策,扶持一批区内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

  (十二)注重量质并举,在推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优化机制措施,制订《区科委2024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召开招商引资调度会,会同五大重点地区及园区深入了解情况、推进精准招商;聚焦重点项目、目标企业,跟踪在谈重点项目落地,服务好“十亿百千万”项目早产税产大税。拓宽招商渠道,发挥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的优势,用好市行业协会、市工商联商会等资源,组建区科委招商引资专班,积极走出去、强化引进来,主动参与市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国内外展会、论坛等,全面服务重大项目落地,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孵投联动”“拨投结合”等资本招商模式,尽最大努力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四、聚焦要素资源联动协同,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

  (十三)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升科创主体发展动能,着眼创新全过程,构建优化科创资金管理新模式,完善弹性额度机制,强化资金使用规范性和精准度;加强国家、市、区政策落地衔接,充分发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转认定、技术合同认定等事项作用,持续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以及区“互联网+”企业等培育,推动科技园区创建技术合同服务点,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项目规范管理;推进中医药科技发展,协同区卫健委支持中医药相关科技研发。强化科技人才智力支撑,依托中以、清华两大科创平台,引进外籍高精尖人才,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进一步加大海外引才引智力度。发挥好人才专项政策作用,组织做好启明星、学术/技术带头人、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等项目申报指导,吸引培育优质人才扎根普陀。细化《普陀区推动中华武数科创平台人才发展实施办法》,推动“支持产学研人才合作”政策落地,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

  (十四)推动活动品牌建设,全面提高科技宣传能级。大力营造良好双创氛围,举办“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普陀分赛,争取承办全市集成电路专题赛及“未来之星”“创TALK”等赛事相关活动,通过大赛吸引、挖掘优秀科创企业,助力小微企业成长;举办第七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普陀分赛,用好InnoMatch@普陀供需对接平台,深化打造365天不落幕的线上科创集市。积极提升科普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普陀科技节品牌效应,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构建科学文化为主线,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推动区域科研院所、医院和企业围绕前沿科技开展科普创作,出品科普视频、科普图书;在互联网安全、数字科普等领域打造区级科普基地特色品牌;推动科教融合工作,开展科普创新成果进校园系列活动。不断强化科技宣传效果,围绕“中华武数”建设进展、成效,充分利用市区新闻载体,及时捕捉亮点热点,营造自主创新氛围;聚焦重点产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

  (十五)持续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5G网络基站建设进度,按照市经信委批复的《普陀区5G移动通信基站布局规划》,协调铁塔、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抓好具体落实;继续做好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因地制宜制定“一小区一方案”,会同各街道、镇协调搭建多方协同的机制和平台;开展“宽带用户下载速率”提升工作;推进上海市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上海市软件正版化工作;配合区政务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开展区政务信息化项目评审。

  (十六)不断优化公务网运维及社保卡业务。做好公务网网络运维,深化公务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公务网机房、终端、网络等运维工作,严格落实公务网7*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做好视频会议保障,加强值班值守、设备巡检,强化预案准备和应急演练。做好新版社保卡各类业务,积极推进加载交通功能社保卡宣传工作,提升社保卡文化旅游、金融优惠等社区公共服务应用能级,加强社区网点影像数据扫描规范化,提高网点设备完好率。

  上海市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年2月6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