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

字号: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把推进新城高水平建设作为‘十四五’规划战略命题来谋划”决策部署,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加快打造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构筑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新支点的总体要求,制定《南汇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南汇新城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是临港新片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的核心承载区。本次规划的四至范围为大治河以南,上海绕城高速(G1503)—瓦洪公路—两港大道—中港以东,规划面积343.3平方公里。

  一、站上发展新起点

  “十三五”期间,南汇新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2019年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正式挂牌后,南汇新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稳中加速。2016-2019年,临港地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1250亿元。2020年,南汇新城工业总产值完成1613.3亿元,同比增长3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7.4亿元,同比增长51.3%。产业集群效益初步显现。制造业高端化转型有力推进,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彰显,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为代表的前沿产业加快布局。现代服务业功能加快培育。跨境金融管理制度体系初步搭建,滴水湖金融湾启动建设,全国首家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综合交通体系初步构建。形成S2、G1503、两港大道、轨交16号线等主要对外通道,与市中心交通联系显著增强;内部公共交通网络加快完善,现状路网规模约916公里,公交线路运营里程约685公里,公交站点563个。公共服务能级逐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布局,明珠小学等品牌基础教育项目逐步集聚,上海电力大学等高校入驻,各级各类学校达到47所。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等26所学校启动建设。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初步建立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新建养老床位996张。商文体旅初具特色,商业设施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上海天文馆、冰雪之星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滴水湖迎新跑等活动形成品牌效应,游客年接待量达到500万人次。

  展望“十四五”,南汇新城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从国际上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影响将更加深刻,国际高水平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更加深入。从国内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将更加蹄急步稳;我国将努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以自由贸易港建设为龙头,构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从全市看,上海正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阶段,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做强做优“五型经济”,建设“五大新城”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国际国内的宏观环境,既为南汇新城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核心功能区和独立的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和挑战。南汇新城必须紧紧抓住建设临港新片区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把握新城建设全新的历史使命和定位目标,综合运用最现代的理念和最前沿的技术,谋定快动,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昂扬姿态,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在新征程上奋力创造新时代发展新奇迹,用发展成果的确定性来应对国际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彰显中国坚定不移地全面扩大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坚定决心、坚强信心和丰硕成果。

  二、谋划发展新蓝图

  (一)发展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按照建设长三角城市群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总体定位,围绕“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总体目标和“最现代、最生态、最便利、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发展要求,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内循环、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为己任,突出开放性与国际化,以高水平开放及深层次创新为引领,持续加大差异化探索力度,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深度融入全球高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能级为支撑,构建和谐优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为基础,打造全国示范的数字智慧城市;以中外文化合璧、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为灵魂,着力塑造“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城市风貌,全力建设高能级、智慧型、现代化的未来枢纽之城。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核心承载区,初步建成“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链接全球、辐射长三角的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初步建成令人向往的“东海明珠”和新城建设的标杆典范。具体表现为:

  ——建设高水平开放高地。形成对标最高标准经贸规则新一轮的政策制度供给,加快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成为我国高质量率先落实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等相关举措、落实制度性结构性安排的标兵,成为我国衔接CPTPP等高水平国际经贸协定的先行试验田。

  ——建设集成改革创新高地。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管理权限充分发挥,改革系统集成水平显著增强,实现全链条“极速审批”,全过程“极准监管”,全覆盖“极优服务”,成为国内审批最精简、监管最精准、服务最高效的“放管服”改革先行区。全面提升“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服务能力,城市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建设高能级产业高地。打造世界级、开放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前沿产业,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形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现代航运服务、数字信息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各类总部机构超过50家,成为上海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建设生态新城。建设色彩缤纷的公园城市、生态韧性的海绵城市、综合利用的无废城市、绿色环保的低碳城市,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17平方米,建设绿道总长度不低于200公里,生态空间比例达到55%,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在长三角区域水平的2/3以下,水环境达标率100%,生态生活岸线占比80%以上,打造环境最优的生态新城。

  ——建设数字新城。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构建智慧互联、协同共享的数字城市。实现5G网络高质量覆盖,宽带接入能力达到600M、物联专网终端接入量达到20万个以上。初步建成以数据跨境流动为重点的国际数据港,数字经济增加值平均增速达50%。打造10个以上示范性数字生活社区,建设“数字孪生城市”试点区。建设不少于30个数字化城市治理应用场景,打造最现代的数字新城。

  ——建设宜居新城。构建高效畅达、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大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布局,建成全覆盖、多层级、国际化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营造高品质、有温度的生活环境,提供具有文化艺术内涵的公共空间和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建成区公交500m站点覆盖率大于80%,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超过80%,新建或改扩建城市主干道公共汽电车港湾式停靠站设置率达100%,新城道路信息通信管道覆盖率不低于90%,建成商业设施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预期常住人口达到75万人,新增各类住房约20万套,打造最具活力的宜居新城。

  ——建设文化新城。推动中外优秀文明成果深度交流互鉴,助推中医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国家文化交流合作,促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初步构建“世界海岸、未来之城”大文化品牌,区域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设施网络建设,规划建设地区级图书馆、剧场等文化设施,打造最具魅力的文化新城。

  ——建设滨海新城。加强城市风貌设计和重点区域风貌管控,强化城市肌理与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全面完成城市设计。充分利用“海湖”资源优势,构建沿海到内陆,从气势磅礴到疏朗开阔渐次过渡的风貌格局,塑造起伏有致的城市天际线。使“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成为城市靓丽的名片,打造最具特色的滨海新城。

111.jpg

  (三)空间结构布局

  依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送审稿)》“轴向带动、大疏大密、有机生长”的空间组织模式,“十四五”期间规划形成“一核一带四区”的空间结构。

222.jpg

图1南汇新城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

  一核——滴水湖核心。打造具有人口高度集聚、空间多元复合、湖海特色鲜明、城市核心功能完备特点的城市核心区。围绕新型贸易、跨境金融、总部经济、研发孵化、航运服务等功能,营造世界级商业商务环境。服务国际多元化人群,展现海纳百川的文化魅力,发展文化博览、休闲娱乐、创新创意、旅游观光等功能,激发24小时持续活力。构建滴水涟漪、蓝绿交汇、湖海交辉的城市肌理,建设生态公共绿地和滨海生态湿地,突出城林相依、季相丰富的景观空间特色,形成城市与水绿交融、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格局。构建开放的路网格局,提升客运枢纽能级,增强地区对外联系功能,探索智慧出行服务体系,形成精细化交通管理示范。

  一带——沿海发展带。依托两港大道、两港快线、万水路等沿海大交通走廊,强化交通快速通达与经济联动功能,串联滴水湖核心和四区,促进要素资源高效流通,加快一核和四区全面融入上海城市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内国际市场,形成产城融合、开放创新的发展格局。

  四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芦潮港区域)、前沿科技产业区、综合产业区、新兴产业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芦潮港区域)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吸引和聚焦国际物流、国际航运、国际研发、国际制造、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国际业务,探索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推进产业链集群发展。前沿科技产业区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嵌入式布局科技研发功能,实现产研一体高效发展;打造集研发、生产、测试、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布局生产生活服务配套,打造服务生产的国际化品质环境。综合产业区打造以生产性高新科技研发功能为主导,融合生活居住功能的产研一体化的综合性产业片区。持续建设环境宜人、充满持续活力的“科创森林”,促进地区活力提升。新兴产业区推进空间拓展和工业用地转型升级,积极引入重大产业项目,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探索TOD导向下的集约高效开发模式,提升高品质公共交通服务功能。探索在线互联的田园研发办公新模式和绿色创新驱动的制造新模式,打造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试验功能。

  三、加快实施“十大赋能计划”

  践行最现代的理念,运用最前沿的技术,发展最先进的产业,打造最宜居的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性功能,建设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核心承载区。

  (一)开放创新引领计划

  1.探索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体系。全面完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主要任务,全面落实《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制定并落实临港新片区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资金跨境流动、国际人才跨境执业、国际运输等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数据跨境流动的便捷联通和有序流动。探索在若干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的政策和制度创新,加大在若干重点领域的风险压力测试,率先试点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推动高水平资本项目可兑换,强化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等功能。提升境外人才出入境便利化程度,放宽境外专业人士的从业限制。加快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支持政策落地。完善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提升风险防范和安全监管水平。依托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打造最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由港。进一步完善《关于促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离岸贸易创新发展实践区。

  2.着力增强创新策源和国际创新协同能力。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和创新协同,打造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集聚高水平研发主体,积极布局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10个以上顶尖科学家实验室。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支持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创新型企业设立总部、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等30家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开放型产业创新平台,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20家,行业龙头企业研发中心20家。培育壮大更多创新型企业,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到2025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

  (二)前沿科技产业攻坚计划

  3.聚焦全产业链融合的集成电路产业。建设“东方芯港”特色产业园区,围绕集成电路制造、核心装备、关键材料、高端芯片设计、集成电路贸易等产业领域,形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着力推进中微半导体、微研院化合物、格科微、闻泰科技、国科微、天岳芯片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重点加快突破EDA设计、关键IP开发等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引入海内外装备、材料头部企业,加快重点领域关键企业集聚。积极发展以集成电路为重点的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建设面向亚太市场的贸易流通平台和支持服务中心。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4.聚焦开源创新赋能的人工智能产业。加紧布局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集聚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形成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视觉、语音识别等开源技术平台,打造“平台+应用”人工智能生态链。推进商汤科技人工智能计算和赋能平台建成投用,支持落地的寒武纪、地平线、燧原科技、恒玄科技等重点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以芯片、传感器等为代表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应用。加速推进“AI+”多元应用场景落地,推动无人驾驶、智能工厂等应用示范。营造产业集聚范围,开展“黑客马拉松”等多种线上、线下活动。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规模达到900亿元。

  5.聚焦面向高端前沿的生物医药产业。建设“生命蓝湾”特色产业园区,围绕创新药研、医疗服务,建设集研发、生产、测试、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重点推动德建聪和、臻格生物、和元生物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优先发展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引进和发展以新活性、新靶点、新结构、新晶型、新工艺为代表的“五新”化学药。强化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引进拥有核心技术和品牌的高端特色医药。推进临床转化平台建设,引入多方机构共建创新、研发、转化平台。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

  6.集聚集成创新驱动的民用航空产业。重点发展民用航空综合性产业,初步构建集设计、研发、制造、应用、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民用航空集群。强化与机场南侧“大飞机园”特色园区联动发展,加快建设发动机试验验证平台,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围绕数据开发、卫星通讯等,推动航天领域布局延伸。到2025年,航空航天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

  7.壮大跨界融合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围绕特斯拉、上汽荣威等龙头企业,布局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招引其他知名汽车企业落地,营造跨界融合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推动整车企业供应链国产化、本地化。加快自主核心技术开发和掌控,提升国产化配套比重。到2025年,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000亿元。

  8.壮大尖端硬核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焦海洋高端装备、工程机械等,建设支撑“大国重器”的产业高地,重点推动上海电气、三一重工等项目转型升级,围绕集成电路、民用航空、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实现若干关键零部件配套领域突破。聚焦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船舶动力等动力装置核心技术研发。打造一批智能制造平台和工厂,全面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设备运行效率和产品创新能力,加快智能化转型升级。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9.培育氢能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落实国家氢能战略,打造全产业链模式。建设好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发挥临港新片区氢产业园优势,补强国内氢能自主研发能力,建立跨界融合的燃料电池产业生态。打造氢能源汽车产业链,重点推动氢能燃料汽车应用示范,探索氢能电池整车制造。

  10.培育绿色再制造产业。聚焦重点领域高端化应用,拓展绿色再制造新模式,打造上海绿色再制造产业先行引领区。培育一批知名再制造企业,建立相应再制造技术标准,扶持本地再制造中小企业发展。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再制造重点实验室、再制造国家工程中心等国家级再制造平台。争取进一步开放再制造原料旧件进口相关政策。

  (三)现代高端服务业培育计划

  11.推动金融开放创新发展。先行试点更加开放的金融政策及创新措施,实施高水平金融改革开放创新风险压力测试。实施更加自由便利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以资金自由流动为目标,以服务高水平国际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进一步实施更加利于资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体系。加快高能级国际金融要素及资源平台建设,加快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高能级金融要素平台项目落地。促进金融业快速发展,加快“滴水湖金融湾”和中银西岛综合体建设。加快吸引持牌金融机构、新型金融机构、功能性金融机构入驻,打造金融科技集聚高地、资产管理创新高地、股权投资产业高地。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鼓励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速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到2025年,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类企业300家。

  12.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实施“总部激励计划”,打造总部机构集聚高地。集聚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本土跨国公司和企业总部,提升总部经济能级,提升跨境服务能力。大力培育贸易型总部、外资研发中心、跨国公司资金管理中心等功能型总部,提高要素集聚水平。到2025年,集聚不少于50家经认定的总部机构。

  13.提升贸易航运服务能级。推动口岸贸易持续增长,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加强国际分拨中心建设,增强转口贸易能力。加快服务贸易、离岸贸易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平台功能。加快国际油气交易平台等重大平台建设,打造“洋山价格”体系,提升我国在重要国际大宗商品领域的定价权和价格影响力。优化航运功能设施,打造高效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海、公、铁、水等多式联运,推进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增强水水转运能力。提高高端航运服务能级,打造洋山保税船供公共服务平台,拓展高端航运产业链集群。搭建国际航运中转集拼服务中心,增强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功能。创新发展港航物流联动模式,打造仓储物流、高端制造、港航联运为一体的物流产业集聚区。

  14.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聚焦“信息飞鱼”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打造“一十百千”大数据产业集群,探索建立高效安全的跨境数据流动体系,着力打造国际数据港。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搭建跨境数据流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际信息通讯设施,建成直达亚太、通达全球的海底光缆系统,规划建设跨境数据中心、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打造多功能集约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以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打造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功能和转化平台,加快发展“在线新经济”。

  (四)人才全方位导入计划

  15.集聚高端人才。实施高端人才引领发展战略,聚焦重点产业、重点科学领域,加快引进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型人才,“十四五”期间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不少于100名。对外籍高层次人才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出入境、停居留和工作许可政策,实施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补贴新政策,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到202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比例不低于45%。

  16.培育专业人才。实施“一十百千万”职工技能登高计划,结合紧缺急需人才需求,坚持引育并重,构筑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全方位、梯度化发展体系。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支持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技术类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十四五”期间培养10万名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产业工人。

  17.引进创新创业人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创新成果展示交易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支持归国留学人员来新片区创业,依托留学人员创业园、欧美同学会等载体或活动,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外籍留学生以及国(境)外高水平大学优秀外籍毕业生来新片区创新创业,强化青年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18.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新片区国际人才服务港,引进和培育一批高质量、专业化、综合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构建服务全国、连接全球的人才市场体系,到2025年集聚30家以上知名人力资源机构。支持科技创新人才通过挂职、兼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多元灵活方式在科研事业单位与企业间合理流动。推进行业人才市场化评价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安居政策。

  (五)综合交通提升计划

  19.打造对外交通枢纽。围绕“15分钟到达浦东枢纽、30分钟可达龙阳路枢纽、60分钟可达虹桥枢纽、90分钟可达长三角毗邻城市”的目标,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及枢纽建设。加快建设两港快线,启动与中心城直达快速轨道交通的方案研究,推进南枫线规划建设,推进沪通二期、沪乍杭铁路(含浦东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对外通道项目建设,推进四团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新建开放区枢纽作为城市级枢纽,预留城市航站楼功能。完成两港大道快速化改造,建成S3公路(一期)。建成S2公路海港大道立交和S2公路新元南路立交。开展客运码头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

  20.完善内部交通体系。推动新元南路、X2路、云水路、万水路、江山路、沪城环路、川朴路等一批主次干路建设,加快重点地区次支路建设,打通区内断头路,“十四五”期间新改建骨干道路总里程不少于110公里,至“十四五”末,新城主次干路实施率不低于80%。常规公交线路总数91条,总里程达到965公里。加快推进中运量T1示范线建设和运营,规划建设T2、T6中运量线路,2025年中运量运营线路总长达50公里。加快推进公共交通枢纽和场站建设,建设10个公共交通枢纽,2个公交停保场,到2025年,建成区公交500m站点覆盖率大于80%,公交中途站实时到站信息发布率达100%,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100%。依托“两环七带”慢行游憩休闲体系,塑造高品质慢行生活。完善货运和配送网络体系。

  21.创新交通管理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LNG等新能源技术应用,实现新增公交车辆全部清洁能源化,到2025年,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超过80%。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到2025年,新建车位中充电桩占比15%。打造南汇新城综合交通“智慧平台”,完善以需求管理为导向的静态交通政策,积极发展智能停车和共享停车。重点建设物流末端节点,发展智慧物流。积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与建设,丰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场景,扩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打造国家级智能汽车示范区。

  (六)公共配套完善计划

  22.集聚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区域内市民群众和产业人口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优先发展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打造教育改革开放先行区。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引入市级优质教育资源,与上海交大、华师大、上师大等合作办学,开办优质基础教育学校。到2025年,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平均班额分别不高于40人、45人和40人。推动上海中学东校教育集团建设。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华师大二附中临港校区、临港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用。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试点建设1所混合所有制的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或二级学院。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按需设立独立法人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推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等世界高水平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支持教育发展研究机构落地。新办1所老年大学。

  23.提升医疗养老服务能级。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建设高品质健康生活引领区。加快市六医院临港院区改扩建,新建区域医疗中心和1个公共卫生中心,迁建1个精神卫生中心,推进书院、四团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化临港新片区与市六医院全面战略合作,推进紧密型健康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到2025年全科医生数达到0.45人/千人。积极引入高水平国际医疗资源,增加差异化、特色化医疗服务供给。新建1所公办养老院,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推进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之家、日间照护、长者助餐点和老年活动室等建设,做实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通过将养老与医疗资源有机结合、服务功能有效衔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24.促进商文体旅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商业基础设施布局,重点推进临港大道购物公园、申港大道商业综合体、海港大道商业广场、东港大道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完善社区、园区商业配套,推动标准化菜市场转型升级,建设新城商业数字化示范区,2025年商业设施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建设临港足球基地等体育运动设施,以体教结合为基础,建设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形成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服务等为重点发展方向的国际化体育产业体系。全域构建旅游产业,积极举办文旅品牌活动与节庆活动,构建工业游、科普游、滨海游等内容丰富的城市旅游产品体系,每年举办市级以上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不少于5次。全面建成上海天文馆、冰雪之星等重大文旅项目,打造环滴水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到2025年,年接待旅游量达到1500万人次。

  25.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坚持“房住不炒”总体要求,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注重职住平衡,加大住房供应力度,“十四五”时期,新增规划住房建筑总量约1600万平方米,新增各类住房约20万套。加快先租后售公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征收安置住房“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先租后售公租房建设及运营管理机制创新;增加租赁住房供应,新增住房中政府、机构及企业持有的租赁性住房比重不低于30%;优化住宅开发建设的空间布局,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优先规划建设租赁住房;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重视产业园区配建租赁住房。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立完善房价地价联动机制,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26.完善综合能源设施。构建1个综合管控平台,完成电力、燃气2个主干网络建设,聚焦6个能源建设重点区域,开展若干细分领域的综合能源建设布局。推进500千伏远东站主变扩建和4个220千伏、16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奉贤海上风电场并网接入。加大区域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到2025年,光伏累计装机提高到340兆瓦,风电累计装机提高到800兆瓦。试点布局氢能利用链条,新建4座油氢合建站,探索建立汽车综合能源供应站体系。

  27.打造国际数字生活样板间。按照国内领先标准,构建全域通达的超高速光网,率先打造临港5G和固网“双千兆”示范区,加快5G基站建设,实现5G网络高质量覆盖。实施智能物联专网建设工程,部署20万+社会治理神经元,实现50+社区覆盖。全方位整合公共设施、生态、交通、物业等流程,到2025年建设不少于10个示范性数字生活社区。大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数字化转型,创新建设数字天文馆、数字少年宫等新型数字服务平台。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健康医疗联合体,探索医疗影像、病理研究等智能诊疗在线服务新模式。建设临港新片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建设汇集水、电、气等公共服务数据的数字运行平台,实现智能监控预警。

  28.建设立体城市示范区。统筹规划城市地上地下空间资源,构建地下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和地下安全防灾设施支撑体系。推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聚焦金融总部湾、两港快线站点等重点区域,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力度。统筹与有选择地发展轨道交通、地下人行、地下停车、地下公共空间、综合管廊、人防工程、地下能源、海绵城市、地下环卫、地下物流等系统,构建体系完整、功能复合、生态智慧、安全高效的地下空间格局。

  (七)生态环境秀美计划

  29.建设公园城市。加快建设绿丽港、黄日港、橙和港等楔形绿地,加快城市公园提质改造,启动建设南汇嘴生态园。推动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建设环湖核心公园景观带,加快推动二环城市公园景观、环湖80米景观带等项目。到2025年,美丽街区覆盖率不低于45%,建设绿道总长度不低于200公里,规划公园绿地实施率不少于50%。加强骨干河道水系贯通和生态清洁流域建设,到2025年,河湖水面率达10.2%,主要河湖水质断面优于III类水比例不低于60%。依托森林斑块和景观海岸线建设,促进蓝色滨河空间、绿色生态空间与市民游憩空间相融共生,到2025年,3000平方米及以上面积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实现基本覆盖。以海洋灾害防御为前提,统筹一线海塘达标、海岸带生态修复和沿海防护林建设。结合滴水湖风景区规划和建设,构建城水相依滨海都市风貌。

  30.建设海绵城市。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实行分级分片分类管理,因地制宜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改善水环境。构建韧性水网,深化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加快城镇排水泵站和管网建设,在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城镇化地区35%左右区域达到3~5年一遇排水能力。实施泐马河等骨干河道整治和出海闸建设工程,提升防汛除涝能力。提升原水及供水保障能力,构建“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高品质供水体系,建设高品质饮用水示范区。

  31.建设无废城市。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探索环境分类监管模式,深化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VOCs减排。加快城市废弃物生化处理中心、工业固废(危废)高值资源化与集约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到2025年,土方区域内统筹平衡比例达100%。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加强雨水集蓄利用,到2025年,城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9%。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控制生活垃圾填埋量,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不低于50%,原生生活垃圾全部零填埋。加强危废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与安全管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主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重点监管企业土壤污染预防和农用地污染风险防控,促进工业、农业、生活废弃物末端处置管理向源头管控转变。

  32.建设低碳城市。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推进绿色能源示范项目建设,提升天然气及其他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强化屋顶光伏和海陆风电开发,到2025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50%。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创建。提高绿色建筑执行标准,强化交通节能减排,开展近零排放项目试点。到2025年,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

  (八)文化软实力塑造计划

  33.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内涵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大力传播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以开发建设的生动实践助力上海城市精神品格在临港新片区落地生根。

  34.推动中外文化深入交流互鉴。利用南汇新城高度国际化的舞台,充分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提炼更多的凸显中华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新城规划建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推动实现东西方文明深度交汇、红色海派江南文化充分融合、国际性与民族性内在统一。助推中医、中药和武术等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和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国家文化交流合作,促进现代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积极构建“世界海岸、未来之城”大文化品牌。

  35.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基层社区开展自发性的文化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全面推进文化设施网络建设,规划建设市级及地区级图书馆、剧场等文化设施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艺生产和公益性文化活动。试点跨境艺术品保税交易,拓展创意文化、文物艺术品交易等创新业态。推动文创产业载体建设,打造国际文化创意港和以高科技影视摄制基地为主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九)城市治理提效计划

  36.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数字化,引进优质公共服务机构。围绕实有人口建立健全社会治理资源配置格局,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做实联勤联动发现处置机制。针对不同社区治理体征,探索实现精细治理和精准服务的有效路径。加快重点部位视频监控高清化和深度智能化升级,实现公共区域智能安防全覆盖。针对国际化社区,制定建设导则和配套服务标准,引进国际化公共服务机构。深化社区共治机制,不断推进基层公共事务共商共治。培育发展基层社会组织,鼓励和引领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

  37.提升“一网统管”精细化治理水平。围绕城市运行保障、日常管理、社会面管控、生态环境等方面,构建“1+1+6”城市运行管理架构。加强“云、数、网、端、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智慧公安”“雪亮工程”“综治平台”深度对接融合,实现数据共享共用。构建基于城市事件的智能识别与服务系统,实现城市管理事件、部件全智能派单。以城市运行管理平台为基础,加强相关部门与区域之间的数据共享,重点建设不少于30个数字化城市治理应用场景。

  38.加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立以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为总揽,各开发主体、各行业(领域)专项预案为支撑,各社区、居村、企业、学校等为基础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高城市韧性。加快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平台模块建设,建立“平战结合”的应急值守体制机制。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要求,组建统一指挥、覆盖广泛、功能齐全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实战演练。编制应急物资储备“一张图”和储备调运“一张网”,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39.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建立统一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将六院临港院区打造为区域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构建“平战结合、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智慧安监、智慧消防、智慧工地等“互联网+监管”系统,加强安全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加快推进消防站、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探索建立安全生产实训基地和体验中心。

  (十)营商环境优化计划

  40.深化综合审批改革。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以业务流程再造为抓手,实施全链条“极简审批”。深入开展行政审批系统集成改革,稳步推进政务服务“承诺即入、一次办成”。深化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准入准营的便利化水平,落实“证照分离”“一业一证”各项改革任务,探索“证照联办”改革试点。以市场主体为中心,实施全覆盖“极优服务”,率先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制,先行先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

  41.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载体,实施全过程“极准监管”,推动最小幅度的必要监管。加快构建与开放型政策制度相匹配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实施风险监管、信用监管等,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信用基础作用,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强化重点领域监管,优化升级“互联网+监管”系统,全面推行跨领域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建立协同高效的行业综合监管,创新包容审慎监管,建立“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综合执法体系。

  42.提升“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能力。探索设立“窗口事务官”,全面提高审批事项窗口办结比例,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完善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功能,加快实现审批事项可“全程网办”。探索无人工干预等智慧化审批,提升线上服务友好度、智能化水平。

  43.完善制度创新的法治保障。升级改造南汇新城法庭,推动相关审判职能机构入驻。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机构,加大法律服务业开放压力测试。加快建设金融法治试验区。建立完备系统的中外企业投资投诉工作体系,构建一体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立涉外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强化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涉外法律服务平台。

  44.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与维权援助机制,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集聚知识产权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资源,打通知识产权“管理、创造、运用、保护、发展”全链条,为新片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知识产权服务。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

  45.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建立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运行机制,探索建立重大政策措施会审制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试点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制度,提升审查效率和申报便利化水平。完善公平竞争社会监督机制,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和举报绿色通道。建立健全透明公正高效的政府采购和招标制度规范,加快落实“互联网+政府采购”,实施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自律作用与市场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监管作用,加强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对市场的监督。畅通政企常态化沟通渠道,建立营商环境投诉维权机制。

  四、重点规划建设四大区域

  以“一核一带四区”为基础,汇聚城市最新理念、最新技术和最新场景,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高质量规划建设国际创新协同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芦潮港区域)、前沿科技产业区,形成一批体现“最现代、最生态、最便利、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城市示范区,打造“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海上城市,成为上海五大新城“迈向最现代的未来之城”建设的标杆和典范。

333.jpg

图2南汇新城“十四五”重点规划建设区域示意图

  (一)国际创新协同区

  国际创新协同区东至南港大道、南至海洋七路、西至芦潮港引河、北至海港大道,面积约6.41平方公里。

  围绕科创总部湾、顶尖科学家社区和临港科技城,以创新策源功能为核心,完善专业化科创研发配套和国际化、定制化的高端生产生活服务配套,建设创新涌动、活力迸发、开放包容、低碳韧性的“智慧数字城市示范区”。

  重点建设科创总部湾,突出“临湖面、科创带、公共廊”结构,形成宜人尺度的滨水城市客厅,加快研发总部、科创总部等资源要素集聚与功能塑造,成为企业功能性总部集聚地;发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品牌效应,启动建设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科学公园、科学大道和10个以上顶尖科学家实验室,围绕顶尖科学家工作与生活需求,集聚科创资源、提升科创服务、优化科创环境,打造顶尖科学家和科创人才向往的高端社区;全面提升临港科技城发展能级,依托“信息飞鱼”实现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高度聚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建设安全高效的跨境数据流动体系,打造信息服务业开放合作的国内外“连接器”,建设“数字丝路”的国际枢纽口岸。依托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发展多元场景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为顶尖科学家和科技创新人才、国际人士提供定制化、多样化精品住宅和精准的生活服务配套,建设科创服务的地区中心;积极促进线上线下智能社区级服务设施融合,加快推进5G、综合能源站、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设施集约高效美观,引入数字智能管理。

  强化绿脉与水脉结合,将自然引入国际创新协同区,将协同区融入自然,营造“看得见、进得去、可体验”生态空间,为科创人才等提供良好的绿色体验。营造从海上看城市的新视角,重点打造以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为顶科地区中心地标,“鲲鹏之门”与WLA全球总部基地为区域地标的城市景观形象,形成以地标节点为核心的簇群错落、起伏有致的总体空间形态,进一步提升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水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标识度的科技创新区域。

  (二)现代服务业开放区

  现代服务业开放区东至开发边界、南至滴水湖、西至杉青路、北至北护城河规划支路,面积约12.04平方公里。

  围绕一环带总部湾区(含金融总部湾及扩区、104一环区域)、中央活动区城市航站楼枢纽地区、科技产业总部集聚区,以提升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为目标,发挥新城中心核心功能,打造以金融、贸易为主,商业、文化、生活多功能复合的国际化城区,建设站城一体、空间融合、功能复合、政策创新的“活力立体城市示范区”。

  全面建设金融总部湾及东扩区域,重点导入面向国际的离岸金融、离岸贸易、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产业集群,集聚落地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本土跨国公司和企业总部,建设总部型和功能性机构、资产管理机构、金融科技集聚地,营造世界级商业商务环境;深化研究环滴水湖一环带功能差异化,研究滴水湖北岛文化艺术功能集聚区功能定位和布局形态,推进一环带区域整体城市设计与规划编制,推进一环带商办功能圈全面建设;以世界眼光、高点定位,加快建设中央活动区城市航站楼枢纽,依托两港快线和市区线换乘站点,形成集国际中转服务、免税购物消费、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复合功能枢纽;结合站点整体性开发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强调地上地下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分层利用、互联互通,统筹考虑地下交通、市政、公共活动、防灾四大类功能系统,提高成片开发区域联通度,通过地上建筑和地下空间的整体开发和功能界面的完整连续,形成功能复合、富有活力的地下城市,建成地下空间资源节约集约发展示范区;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航站楼枢纽周边的国际化社区,积极引入高水平国际教育、医疗、文旅等资源,加快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公园体系与公共开放空间体系,提升蓝绿空间的生态性、可达性、开放性和功能复合性,融合城市各类功能,大力拓展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建设活力街区和人性化空间,塑造城区多样性与活力,突出全时段空间利用和功能引导,打造便利高效的24小时活力城区。

  充分延续一环带建筑及城市风貌特色,综合保护与利用滨水岸线资源与生态空间资源,形成沿滴水湖协调有序的天际轮廓线和开放亲水的公共空间、连续舒适的慢行网络,提升环滴水湖吸引力,打造滴水湖世界级滨水会客厅;结合视线景观通廊设置“荣耀之环”等地标建筑和功能节点,重点打造彰显国际风范、滨海特色的主要城市窗口,塑造起伏有致的城市天际线,形成簇群错落、气势磅礴的未来都市风貌。

  (三)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芦潮港区域)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芦潮港区域)东至芦潮港引河、南至东港区陆域—城市开发边界和环南一路—二号河、西至层林路、北至万水路—临港海铁联运专用线南港站和胜利塘—顺翔路,面积约11.62平方公里(包括国务院确定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芦潮港区域)7.99平方公里,重点预留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芦潮港区域)东西两侧之间3.63平方公里扩区空间)。

  依托特色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构建充满活力的制度创新高地、高能级国际化的产业体系、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资源高效整合的空间布局,打造“特殊政策先试先行区”。

  重点推动国际中转集拼、跨境电子商务、高端航运服务发展,建成总部经济、离岸贸易、离岸金融、航运服务、物流服务、高端消费品保税展示交易等多功能集成的跨境贸易融合发展区;建设高端检测维修和绿色再制造中心、国际高端保税研发和制造中心、融资租赁产业服务基地,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全球高端研发和制造企业集聚高地;深化完善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推进传统监管模式向以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为特征的大数据监管模式转变;打造高效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多式联运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铁路、高等级公路等与重要港区的衔接,形成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港口集疏运体系,缓解东海大桥交通压力,提升水水中转比重;优化围网内外交通组织,完善市政基础保障,为更开放制度的落地提供充足的物理空间。

  科学组织人、机活动路径和空间,以物流、生产空间为主导,展现围网内特殊政策功能的规模化、模块化、科技感空间格局,以高产高效的现代产业建筑为主,塑造现代化高效率物流与产业园区风貌特色。

  (四)前沿科技产业区

  前沿科技产业区东至南芦公路、南至规划海岸线、西至中港、北至平霄路—开发边界—两港大道—云水路—正茂路—新元南路—长空路,面积约45.79平方公里。

  在继续深耕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上,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重点领域,引导一批头部企业、千亿级产业集群向新城集聚,优选增量、优化存量、增效流量、做大总量,打造产业聚核、宜居宜业、低碳绿色、空间复合的“产业突围产城融合区”。

  聚焦“东方芯港”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成具备国内最先进工艺制程、拥有最齐全装备材料、集聚最有活力设计企业、构建最开放合作平台、形成最完善产业生态、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创新发展高地。聚焦“生命蓝湾”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吸引生物医药产业头部企业入驻,优先发展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强化精准医疗先行示范放大、推进临床转化平台建设等,全力打造集“研发、生产、测试、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推进新增开发边界区域的规划编制与土地出让,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持续高水平推进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建设,带动周边汽车产业链提升,服务临港新片区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打通产业基地内部和与周边地区的断头路,加快推进产城融合,促进产业基地内公共服务补缺提升,并与周边居住、公共服务、生态等功能有机融合,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住宅,满足就业人口多元需求,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城市空间。推进产业混合用地政策落地试点。

  进一步强化园区细节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结合各产业工艺特征和建筑布局,引导产业基地风貌设计和色彩控制,融入科技元素、未来元素和人性元素等,展现工业科技魅力,营造体验感强、未来感强的先进智造产业区风貌特色。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推进工作机制

  建立规划建设推进小组,加强与市新城规划建设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对接,健全权责清晰、市区合力、高效运作的区域性综合管理机制。加强对新城建设的监测和评估,按照确立的指标体系,及时调整建设计划和实施策略。完善新城开发运行机制,遴选优质的开发团队参与南汇新城开发建设。组建规划建设专家顾问组,强化全过程公众参与,形成多方参与建设与治理格局。

  (二)强化要素资源保障

  先行先试存量土地盘活,鼓励优质产业项目提升容积率,推进工业、研发办公、中试生产、产业物流等功能混合用地。落地实施有竞争力的海内外高端人才税负政策,争取更具吸引力的毕业生落户政策,探索差异化的人才租赁住房政策,持续营造更加宽松的人才政策环境,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加大重大项目支撑,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南汇新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市重大工程推进机制,推动市级重大公共配套设施向新城布局。加大重大项目能耗指标保障。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发挥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用,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三)加强对方案实施绩效考核评估

  开展《行动方案》年度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完善规划主要指标监测、统计、评估、考核制度,强化对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细化责任分工,把《行动方案》的计划任务和重大项目逐一量化分解,落实到具体处室、具体责任人,明确时间节点,确保《行动方案》可检查督导、可评估考核、可问责问效。加强行动方案宣传,着力推进实施的信息公开,发挥好社会参与和监督作用,促进《行动方案》有效实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