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府办发〔2003〕24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卫生局《关于加强本市乙脑防治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三年七月一日
关于加强本市乙脑防治工作的意见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流行。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乙脑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并作出了重要批示。6月20日,卫生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广东省乙脑疫情的通报》。通报指出,当前已进入虫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流行高发季节,希望各地在继续巩固防治“非典”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抓好其他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乙脑是一种免疫可预防传染病。九十年代以来,本市乙脑发病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近年来发病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其中外来流动人口发病占很大比例。本市居民乙脑发病以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为主,外来流动人口发病以未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为主。
为了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现就加强本市乙脑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乙脑防治工作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积极做好乙脑防治工作。
二、乙脑防治工作重点
(一)预防接种,尤其是对外来流动人口1-10岁儿童进行查漏补种。
(二)开展环境整治,消灭蚊蝇孳生地,降低蚊密度。
(三)加强临床诊治和传染病报告,做好病人的早期诊断、危重病人救治,降低死亡率。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市民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根据乙脑流行规律,乙脑疫苗查漏补种要在7月10日前完成,灭蚊、降低蚊密度要在7月中旬初见成效。
三、乙脑防治主要措施
乙脑防治工作量大,时间紧,难度高,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乙脑防治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市、区县爱卫部门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建设管理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容环境整治工作的指导,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责任单位,发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消灭死角,加大夏季灭蚊力度,降低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病率。
市、区县外来流动人口管理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辖区内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收集辖区内外来流动人口(尤其是外来流动人口儿童)的基本情况,并及时提供给卫生部门;基层外来人口管理部门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针对外来流动人口儿童的接种率调查和预防接种工作。
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和乙脑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防蚊、灭蚊常识,提高市民对乙脑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在全市范围内加强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重点搞好对外来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疫苗的查漏补种,以及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处理;加强乙脑的监测工作,开展对人群和家畜(主要是猪)免疫状况、蚊虫种群密度的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临床诊治和传染病报告工作,搞好乙脑的鉴别诊断和危重病人的诊治,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重点是乙脑防治和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副反应的知识培训。
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灭蚊技术方案,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加强个人防护。
各部门、各单位的落实情况,尤其是对外来流动人口1-10岁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工作应在7月10日下午专报我局然后报市政府。
附件1:防治乙脑、控制蚊虫技术方案
附件2:乙脑疫苗补种方案
上海市卫生局
二○○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附件1:
防治乙脑、控制蚊虫技术方案
乙脑是由蚊虫叮咬后传播的虫媒传染病,为了减少蚊虫叮扰,防止乙脑在本市的暴发和流行,特制订本方案。
一、乙脑疫点灭蚊
(一)对乙脑病人疫点及时采取超低容量或热烟雾喷洒方法快速控制蚊虫,控制范围为疫点及周围200m。
(二)对收治乙脑病人的病房应安装纱门、纱窗,并对室内外环境采取超低容量或热烟雾喷洒方法快速控制蚊虫。
(三)对作为乙脑自然宿主猪的饲养场采取控制蚊虫孳生和快速控制成蚊的措施。
二、常规灭蚊措施
(一)清除积水和积水容器
定期检查,填平坑洼,疏通沟渠,翻缸倒罐,清除积水和各类积水容器。对于较大型水体应清除水体边杂物和水草,增加水的流速,放养柳条鱼或其他鱼种。
(二)控制蚊虫孳生
对于暂时不能清除或不易清除的积水,定期投放缓释灭蚊剂或定期喷洒杀虫剂控制。
(三)对居民住宅区、外来人口集聚地、建筑工地、医院、学校、旅游点(公园)等场所在夏季蚊虫密度高峰时期定期喷洒杀虫剂灭蚊,重点处理地下室、楼梯背面、盥洗室和厕所等阴暗潮湿白天易躲藏蚊虫和绿地、广场等蚊虫夜晚活动的场所,前者采取滞留性喷洒方法,后者采取超低容量或热烟雾喷洒方法。
三、个人防护
医院的诊室、病房、工地、学校的集体宿舍和居室等,有条件的应安装纱门、纱窗,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用卫生杀虫剂防蚊、灭蚊。推荐使用蚊帐防蚊,野外工作和户外活动人员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染病。
附:灭蚊方法与药物
产品名有效成分剂型用途使用方法用量
杀飞克氟氯氰菊酯5%
水乳剂
室内灭成蚊超低容量喷洒以水为溶剂,每升水中加40ml,1-2ml/m3,根据喷雾器流量,以控制喷洒时间控制喷洒量
室外灭成蚊超低容量或
热烟雾喷洒以脱臭煤油为溶剂,每升溶剂中加40ml,2-3g a.i./公顷(约为每平方米喷1-1.5ml药液)
灭得优高效氯氰菊
酯+富右旋
反式稀丙菊
酯6%
乳油室外灭成蚊超低容量或
热烟雾喷洒以脱臭煤油为溶剂,每升溶剂中加10ml,每平方米喷1-1.5ml药液
拜虫杀高效氟氯氰
菊酯12.5%
悬浮剂室内外
灭成蚊滞留性喷洒12.5mg/m2,100ml/m2(每升水中加1ml),50ml/m2(每升水中加2ml)
杀飞克氟氯氰菊酯10%
可湿性
粉剂室内外
灭成蚊滞留性喷洒20mg/m2,100ml/m2(每升水中加2g),50ml/m2(每升水中加4g)
大灭1-三氟氯
氰菊酯2.5%
微胶囊
悬浮剂室内外
灭成蚊滞留性喷洒25mg/m2,100ml/m2(每升水中加10ml),50ml/m2(每升水中加20ml)
二嗪农60%
乳油蚊虫孳生地
处理常量喷洒0.5%,250-500ml/m2(每升水中加8.3ml)
甲基嘧啶磷25%
乳油蚊虫孳生地
处理常量喷洒1%,250-500ml/m2(每升水中加40ml)
长效灭蛆灭孑孓缓释块5%
倍硫磷蚊虫孳生地
处理投放1块/m2
附件2:
乙脑疫苗补种方案
为了加强乙脑防治工作,依据乙脑疫情和以往人群免疫状况,本市开展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重点是外来流动人口儿童的查漏补种。具体方案如下:
一、补种对象
1~10岁本市人口儿童和外来流动人口儿童中既往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全者,包括无法提供有效接种证明者。在补种前,各承担预防接种的医疗机构应安排专人开展针对外来流动人口儿童的摸漏调查工作,对本市人口儿童则根据其年龄,按预防接种程序仔细核对预防接种卡,如按常规免疫接种工作要求有加强免疫遗漏者,再进行补种。
二、补种程序
所有既往无免疫史者进行两针初免,接种二次,二次间隔7~10天,接种剂量0.5ml。
2岁以上儿童按本地区常规免疫要求未进行加免者,接种一次,接种剂量0.5ml。
三、补种工作安排
补种工作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接种门诊进行,不得采用上门接种或群体性接种方式。所有补种工作必须在今年7月10日前完成。
四、接种注意事项
(一)鉴于乙脑疫苗随接种次数增加而副反应亦增加的情况,实施接种人员在接种前必须仔细核对接种卡或接种证;如无记录的,应详细询问既往接种史。
(二)实施接种人员要正确掌握禁忌症,接种前认真预检,详细询问健康状况和既往接种疫苗后副反应发生情况,并告知补种对象乙脑疫苗接种禁忌症和可能的副反应,接种后注意留观。
(三)有关单位要对负责接种的医务人员开展有关禁忌症掌握和副反应处理的培训,使接种操作按规范进行。
(四)乙脑疫苗常见的副反应有发热、局部红肿硬结和过敏性反应如皮疹等,除做好接种后留观工作外,一旦发生严重副反应,医务人员应及时报告并立即救治。接种门诊应准备应急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等,其他处理程序按以往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