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派江南”试点首发落地金山 以水为魂提升“水围村”“村包田”聚落肌理 2024-08-13 来源:金山区人民政府
字号:

  今年3月,上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首提“沪派江南”概念,计划到2027年底完成第一轮试点建设,形成20个左右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示范样本。以金山区枫泾镇新元村为核心的新元风貌单元,成为率先启动试点的首发项目。

  发现一块“璞玉”

  记者来到新元村,只见连片的农田、老旧的农宅、冷清的村路、朴素的小桥,乍一看确实平平无奇。在枫泾当地人的印象中,新元村的存在感也非常低,仿佛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这与其偏远的区位有关。新元村地处枫泾镇最北面,往北就是青浦区练塘镇,东面是松江区新浜镇,西面毗邻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有“脚踏两省跨三县”之称。这里还是金山全区最低洼地区,被纵横交错的水网包围。20世纪80年代,村民去镇上还只能走水路,摆渡加步行,单程要花三个半小时。

  如今,新元村还是个纯农村落,有耕地面积2800亩,其中基本农田1900亩,林地300亩,经济果林300亩,淡水养殖300亩;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200多人,常住人口仅1100人,老龄化率70%,农宅空置率超过50%。

  正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被专家团队赞为“一块藏在深闺的璞玉”。坐落在上海古海岸“冈身线”附近的新元村属于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六域”中的“泾河低地”地貌。专家发现,新元村的田、水经纬纵横,形成独特的棋盘式肌理,村宅建筑临水呈环状分布,共同构成“水围村”“村包田”的风貌。“棋盘圩田”正是古代江南地区最重要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让低洼地变得更利于农业生产。

  “这是农耕时代遗留至今非常珍贵的活标本。”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分院的张威说,新元村的风貌景观没经过人工修饰破坏,让千年以后的人们仍能强烈感受到自然之美、乡村之美。

  也正是这个原因,金山新元单元成为全市试点的首发项目。根据规划,新元单元总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包括新元村、中洪村和大新村(青浦练塘镇)三个村,打破了行政区划,整个单元内水网经纬纵横,主要流向几乎平行,从而形成方格状农田,是“棋盘风貌”的典型代表。

  发掘深厚“家底”

  今年5月,枫泾镇召开新元单元特色风貌保护传承行动启动会。很快,人们又发现,除了稀缺的地域风貌,新元村还有古树、古桥、百年老宅、百年小学、独特民俗等,江南文化“家底”深厚。

  沿着自然蜿蜒的河道步行,沈伟峰带记者来到临水而居的村民孟毕河家。这是一栋房龄超过150年的老宅,也是江南水乡民居中典型的“落戗屋”样貌。“落戗屋”的屋面由四个斜面组成,其中特别吸睛的是黑色大屋顶上有六个向上翘起的戗肩,犹如凌空展翅的大雁,屋顶采用望砖木构做法,屋面铺设滴水瓦与花边瓦,檐口压得很低,有利于抵御江南常见的台风和暴雨。

  随着对新元村越来越深入的挖掘梳理,一个有形有貌、有灵魂有内涵的“沪派江南”特色村庄浮出水面。

  比如靠水吃水的新元村流传着一项神奇的捕鱼技术,人们称为“划白船”。白船捕鱼必须在晚上作业,不用线也不用钩。捕鱼时,将一块用白漆涂抹的长九尺、宽尺半的木板,牢牢挂在狭长的木制小船一侧船舷,另一侧挂上渔网,迅速划船前进,河里的鱼群受惊,情急之下会往白板倒映在水中的白光方向窜跃,这样鱼自然而然就主动落到船中。“那时,几乎人人都是撑船高手。”沈伟峰笑着说。

  新元村的特色民俗“串马灯”也有上百年历史。它以马灯和花篮道具命名,故又名“花篮马灯舞”,起源于新元村并在周边流传开来。灯队最多有30余人,女角均由男性装扮。元宵夜晚,村里组织灯队巡游,在锣鼓声中马灯亮起,甚是热闹。

  形成“一张蓝图”

  目前,金山相关职能部门已与镇里携手组建工作专班,共同推进新元单元试点工作。市里派出的规划师、设计师等6支团队也已活跃在田头村尾,开展田野调查、文化挖掘、村民座谈等,年内将形成新元单元保护传承的“一张蓝图”。

  新元村将会变成什么样?区规划资源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规划,试点单元要以生态优先、文化传承、人民至上、规划引领为基本原则,努力实现“营造更加原真的沪派江南水乡底色底版”“塑造更具特色的沪派江南村落风貌”“打造更富魅力的沪派江南乡野活动”三大目标。新元单元将通过低干扰、近自然的方式,全力打造“鱼翔浅底、四季有绿、水乡花环”最金山沪派江南水乡风貌样板。

  以水为魂,将“水围村”“村包田”这一原真性的聚落肌理保护好、规划好、提升好是首要任务。“新元村未来的规划,还是要延续棋盘方格的肌理,保护它枕水而居的村落整体布局和脉络,保护好村里的水田、旱田和鱼塘,让它们有机生长,最后形成活力水环的整体格局。”张威说,在自然风貌方面,新元村将保护河道的总体流向,在后续水系治理过程中避免河流改向,新开河道或整理河道时,主体流向要与现有网络体系平行。在环境景观方面,围绕“水环”打造公共空间,结合百年“落戗屋”等既有特色资源,有机更新、传承提升,挖掘和打造更多沪派江南微空间。在历史文脉方面,围绕金山农民画、黑陶艺术、串马灯风俗、草编文化等,进一步激活乡村文旅资源。

  目前,金山正在制订方案,进一步加强政策创新,优先引导项目和资金向试点区域集中,同时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吸引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多方参与,激活集体资源资产和乡村空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