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南翔”迎来嘉定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 努力打造国家级科创平台 2025-03-10 来源:嘉定区人民政府
字号:

  近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祖芳率区府办、区经委、区投促中心相关负责人来到南翔小美科技园的iRIC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国际联创中心参观考察,深入了解联创中心在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及应用场景拓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为南翔乃至整个嘉定区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iRIC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国际联创中心由上海机器人研究所发起,提供科技开发、产业招商、科技服务、产业投资、贸易平台五位一体的专业服务,助推南翔机器人产业发展与集聚。该中心作为南翔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汇聚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机器人领域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大学教授、上海机器人研究所副院长、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国际联创中心董事长袁建军的带领和介绍下,陆祖芳一行参观了联创中心和部门入驻企业,详细了解了企业发展方向、各类机器人的功能特性、技术亮点及应用领域。从智能制造到服务机器人,从医疗辅助到教育娱乐,琳琅满目的机器人产品展现了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

  座谈中,袁建军详细介绍了联创中心的平台建设与发展、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训练场的建设计划、产学研合作情况等,并阐述了在市场开拓过程中的经验和挑战,以及对政府支持的需求和建议。

  为进一步加速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在南翔的发展,南翔镇制定了机器人产业链图谱,重点推进机器人应用场景建设,依托北虹桥智能制造产业园、小美科技园等特色产业园区,推进建设室内及室外机器人应用验证场景,打造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同时,依托复旦、交大、同济等高校渠道,引进优秀机器人团队及成果,打造概念验证中心及高质量孵化器,通过AI赋能智能工厂建设。

  “今年是机器人产业爆发增长关键期,南翔镇要集中精力和资源,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实现突破!”陆祖芳指出,机器人产业作为嘉定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南翔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必须牢牢抓住产业发展的“窗口期”。

  陆祖芳高度赞扬了联创中心的“自我造血”模式。在南翔镇的扶持和袁教授的带领下,创建该模式成功引进了众多优质企业,为南翔镇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她表示,在产业良好发展态势下,区镇两级平台要全力以赴服务好联创中心,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新高度。

  针对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的建设,陆祖芳强调,要提高训练场的规格建设,在细分赛道内抢占先机,努力实现场景招商。她要求区级职能部门做好资源对接工作,定期与机器人联创中心建立沟通机制,形成合力,助推平台及平台内企业的投融资对接。同时,她还希望充分利用嘉定区与上海大学的校地合作基础,争取建立嘉定区——上海大学机器人板块战略合作。

  对于联创中心未来的发展,陆祖芳提出,平台要不断升级,力争跻身国家级科创平台之列。积极申请嘉定区机器人“概念验证中心”等资质,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她还要求形成区-镇-企三级联动机制,建立产业生态闭环,实行跨部门任务穿透式管理,确保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近年来,南翔镇积极响应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号召,将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和资源整合,积极打造“数智南翔、创新高地”。

  目前,南翔镇已经汇聚了新时达、梅卡曼德等近100余家的行业领军企业,并创新了园区加产业基金相结合的模式,以基金赋能加速优质项目的落地与前沿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随着南翔镇机器人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上百家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在南翔聚集,机器人产业年产出超50亿元,彰显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就在上周,跨维树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道氪云(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人形机器人种子项目(上海大学)以及上海智可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纷纷签约入驻联创中心,这些企业分别涉及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大小脑控制器、关节模组等领域,将为机器人联创中心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翔镇正以昂扬的姿态,向着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的巅峰大步迈进。未来,南翔镇将继续深耕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精准高效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全方位的支撑保障,南翔镇将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

分享: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