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4-04-14
字号:

——2004年1月12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蒋应时

各位代表:
  我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关于上海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努力克服非典疫情、持续高温等不利因素影响,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1、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增速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连续十二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比上年增长8%,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比上年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 ,为1998年以来最高增速。口岸进出口总额和本市外贸出口总额预计分别完成2030亿美元和4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5% 和49.7%,增速均为历史最高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预计完成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 。在沪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商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分别达到5 6家、91家和106 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预计全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为1128万标箱,上升为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
  2、经济增长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信息、金融、汽车、房地产等六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达到47.5% ,比上年末提高2 .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预计达到26.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预计比上年增长14% ,成为第三产业主要行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预计达到33% ;口岸贸易功能进一步增强,市外企业出口占口岸出口比重预计达到58% 。多种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上升到35% 左右。在粮食与经济作物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同时,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0亿斤左右。
  3、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增势良好,地方财政收入预计比上年增长32.5% ,增速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市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利润总额790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增速也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预计比上年下降2.1%。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达到2.06% ,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土地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中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预计比年初下降2.1个百分点。
  4 、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政府持续扩大就业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年预计新增就业岗位4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为4.9%。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比上年提高35元,廉租住房对象的认定标准从人均居住面积5 平方米提高到7平方米,受益困难家庭累计达到近1万户。“三医”联动改革稳步推进,对本市491 家医院和77家药店实施了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契约化管理。全面完成了17家市级医院急诊室改造和40家乡镇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市民就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科技和教育事业加快发展,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到53% ,每十万人年专利授权数预计比上年增长1.4倍,国际互联网普及率预计达到42%。成功举办了“福布斯”论坛年会、“世博论坛”等重大会展和文体活动。
  5、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全年城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4840 元和6650元,比上年增长12% 和7%;居民储蓄余额预计达到5970亿元,比年初增加10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比上年增长9.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预计为100.1 。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市区人均住宅使用面积预计为19平方米。顺利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考核,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预计达到9.1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预计达到35.2% ,空气质量指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例预计超过8 5%。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所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确实来之不易。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两手抓”并举,努力确保经济社会有序运行;坚持内外需并重,努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坚持远近结合,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和稳定的发展环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得到市人大、市政协及时指导和严格监督的结果,也是全市各区县、各部门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看到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按照“两个长期坚持”和“两个优先发展”的方针,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第三产业增长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增强;二是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扩大就业的任务依然较重;三是电力等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还未得到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依然较大,城市发展的环境容量有限;四是在居民动拆迁、征地农民安置、企业转制等方面的社会稳定工作有待加强;五是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依法行政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化。对于这些问题,市政府高度重视,正在积极研究对策,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措施
  2004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本市既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我们唯有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困难和问题估计得更充足,把对策和措施考虑得更充分,才能始终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为此,我们将根据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四个中心”为总目标,以实施“科教兴市”为主战略,以实践城市精神为动力,加快“四个体系”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四个化”水平,切实增强上海的“四个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突破发展瓶颈,进一步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政策、资金和人才的聚焦,尽快形成科教兴市的现实生产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结构和需求结构,继续保持有质量、有效益的较快增长;进一步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完善有利于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着力提高本市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200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
  ——工业增加值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口岸进出口总额增长10%;
  ——本市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450亿元以上;
  ——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65亿美元;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8%;
  ——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
  ——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4.6%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左右;
  ——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实现2004年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着力构筑城市创新体系
  推进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落到实处。重点在信息、能源、环保、生物、新材料等关键领域,规划和启动一批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设立“科教兴市”重大产业攻关项目专项资金,完善项目决策程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研发、人力资源、科技创业投资、信息和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吸引国内外创新机构和创新团队的集聚。
  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突破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瓶颈。修改和完善“科技十八条”政策,健全政策落实的后评估制度,合力推进政策落地,促进人才、知识和资本等要素的结合,促进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微电子、电站设备、汽车、造船等重点领域,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2、积极构筑新型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制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构筑现代服务业新体系。继续做好金融机构功能性业务中心吸引工作,促进金融机构集聚和金融品种创新。继续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抓住本市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城市的机遇,促进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都市旅游产品。依托口岸优势,以外高桥等市级物流园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引进世界一流品牌,推动本市成为国际购物和商业文化的汇聚地。集聚一批中外著名专业服务机构,拓展专业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全国的能力。
  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形成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机制。按照“抓住大机遇、建设大基地、促进大联合、实现大发展”的要求,继续加快汽车、钢铁、石化和微电子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引导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向临港新城集聚,启动长兴岛造船产业基地建设。在电站装备等行业加大对相关配套企业的整合力度,形成国资、外资和民资共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新格局。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对信息制造业带动集成电路设计业、软件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形成二、三产业融合的联动发展机制。同时,切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产业化水平。
  3、努力构筑社会事业体系,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手抓高端,集中力量规划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功能性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市公共卫生体系主体工程、杨浦知识创新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等项目建设,做好一批功能性重大项目的规划论证工作。同时,建成上海国际赛车场、东方艺术中心等重要文体设施。
  一手抓普及,全力加快建设一批满足市民需要的公益性基础项目。重点推进百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百个科普教育基地、百个社区公共运动场等项目建设,分期实施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批公益性、基础性社会事业项目。
  4、继续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使人民群众从发展和改革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就业责任体系,努力实现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扩大“万人就业岗位”项目的实施面,开辟扩大就业的新载体。营造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环境,积极扩大非农就业。进一步实施技能振兴计划,扩建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努力缓解本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建立“低保”政策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鼓励就业脱贫。探索研究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联动机制,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调整体制和完善机制为核心,探索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着力形成医保、医疗和医药相互支撑配套、运行协调的制度体系。全面实施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继续推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建立工伤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快建立和健全社保基金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制度。
  (二)注重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1、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加快国有资产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增强国有资本的主导竞争力。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向先导性、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集中,加快形成产业发展与国资调整的联动机制。加强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和市场化选用经营者的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联合产权交易所的功能,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市场。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着力推进大型企业集团改制工作,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有序、稳妥地推进市属企业“抓大放小”与区属经济“一业特强”相结合的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垄断行业和公共部门的体制改革。制定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意见和投资指南,放宽准入,改进服务,积极推动非公经济发展。
  2、不断完善市场环境,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为市场主体服务的良好环境。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努力推进依法行政。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将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上来。以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断完善市、区分级管理体制。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投资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贯彻落实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精神,深化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公私合作发展机制,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的投资与运营。围绕构建“三港两网”为重点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崇明越江工程、浦东国际机场二期、洋山深水港区二期、黄浦江两岸重点地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或前期工作。结合筹办世博会和编制“十一五”规划,加强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项目储备。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继续扩大联合征信服务系统的覆盖范围。重点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惩处制假售假和盗版侵权行为。大力推进社会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和改革,完善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运作和监管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
  (三)注重扩大“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内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1、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努力增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实施CEPA机遇,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能级和水平。积极发挥浦东新区在体制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的先发效应,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在CEPA框架下,进一步加强沪港经贸合作,推进落实在空港、海港、世博会、金融、旅游会展等八个方面的合作事项。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采购机构,积极吸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大项目。加快推进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并购,鼓励外资参与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开发区利用外资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注重产业链招商、“以外引外”招商和园区整体招商。
  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新变化,进一步增强口岸贸易功能。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政策聚焦、服务聚焦的优势,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加快建设软件、汽车零部件等出口商品基地,努力保持外贸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加快推进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建设。深化“大通关”工程,完善“5+2 天”通关制,进一步提高口岸贸易便利化程度。全面推进外高桥保税区与港区的联动发展。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发挥口岸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培育和壮大本市的跨国公司。继续在用汇、信贷、保险等方面加大对境外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境外投资的政策环境。结合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海外投资能源、原材料等领域和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积极参与区域合作,进一步提高服务全国的水平
  注重与长三角规划的衔接与协调,重点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市场建设、人才资源等方面加强合作。依托综合服务功能和产业配套基础,与江浙两省共同构筑长三角现代工业走廊,建立长三角区域内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相互承认的认证系统。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同时,鼓励和引导本市企业积极参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建设。
  (四)注重推进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整体经济实力
  1、优化城市规划及管理体制,推进城市新一轮发展
  强化规划制定和规划引导,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规划保障。贯彻落实全市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精神,优化人口布局、城镇布局和产业布局,推进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建设,对历史文化风貌和优秀历史建筑建立严格的保护制度。加强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全面启动“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吸收“世博会与上海未来发展”大讨论成果,研究制定“十一五”期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世博会筹备工作,深化完善世博会场馆规划,抓紧做好场馆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
  实施分类指导与差别政策,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加快实施财税体制改革方案,促进区县错位发展。根据各区县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对中心城区各区和郊区各区县实行差别政策,使政策聚焦在各区县的重点发展区域和优势产业上。
  2、充分发挥各区县的比较优势,推动中心城区与郊区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三个集中”,进一步提升郊区城市化水平。以推进农业组织化为重点,促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清理和整合工业园区,积极推动工业向产业基地和重点园区集聚。稳步推进以新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城镇建设,促进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切实推行“双增双减”,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按照“双增双减”的要求,结合人口疏解、功能提升、环境改善和景观优化,推进中心城区的精品建设。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金融、信息、商贸和管理功能,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筹办世博会为抓手,结合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有重点地推进多功能服务产业带建设,促进中心城区协调发展。
  (五)注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扎实推进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建设环保型城市
  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以“一纵两横”景观生态走廊为重点,加快中心城区绿地建设;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推进郊区林业建设。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和污水处理三期工程为重点,加快全市河道整治和污水处理厂网建设。以清洁能源替代为重点,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以关停污染严重工业企业和关闭、搬迁水源保护区畜禽牧场为重点,加快推进吴淞、桃浦等重点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以探索建立新的环卫运作机制为重点,促进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推进环保法制建设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
  加快推进崇明岛生态建设,启动建设崇明越江工程。按照建设现代化生态岛的目标,实施崇明林业绿化工程和水系调整工程,扩大全岛森林覆盖率和水域面积。加快启动陈家镇生态城镇建设,建设陈桥污水和垃圾处理厂。推进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依法加强对湿地等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的保护。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全力以赴推进崇明越江工程尽早开工建设。
  2、高起点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努力完善城市整体环境
  加强城市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缓解城市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加快中环线浦西段、轨道交通8 号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设人民广场、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等一批大型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建成复兴路越江工程、沪芦高速公路等一批项目,扩大城市交通容量,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提高道路运行效率。加快电源、电网项目建设,建成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开工外高桥电厂三期、石洞口电厂三期、上海化工区热电厂等重大项目,做好西气东输下游工作,推进进口液化天然气项目前期工作。强化能源需求侧管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通过实施季节性电价、可中断电价等多种形式,努力缓解高峰缺电矛盾。加快编制各级、各类减灾预案和紧急处置保障计划,不断完善城市综合减灾体系。
  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着力形成政务信息的公开与共享机制,深化政府公众网站为民服务的功能与内容,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加快建设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拓展“大通关”电子平台功能,促进网上金融等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积极推动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等智能交通应用项目的建设。加快建设市民服务电子平台,继续推进商贸、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领域的信息化,加快电子社区建设。
  3、加强人口综合调控,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
  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人才新高地建设。加大人才制度创新力度,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人才集聚机制,整合形成全市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培训机构,建立国际化、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健全和完善“智力资源资本化”的分配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活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加快管理模式转变,强化人口综合调控。加强政策综合协调,合理调控人口规模。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本市人口管理由户籍所在地管理向现居住地管理转变,加快实施《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整合人口信息资源,规划建设统一的人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