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肯定用户欢迎 三个小故事剧透“一网通办”为啥这么火 2019-04-04 来源:新华社
字号:

  上海首创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既获得中央领导肯定,由国务院发文在全国推广,又受到群众和企业的欢迎,移动端APP“随申办市民云”用户数量突破1000万。“一网通办”这么火,背后的奥妙是什么?在3日举行的上海市“一网通办”工作推进会议上,书记市长脱稿讲了三个小故事,剧透“一网通办”一路升级成上海营商环境“金字招牌”的进阶历程。

  故事一:“我也注册了‘一网通办’APP”

  2018年是上海“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的创建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网通办”的创新理念深入人心,框架体系基本建成,阶段性成效初步显现,群众和企业的使用率、好评度不断提升。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要把“一网通办”作为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的突破口。“一网通办”依托的是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的是政府部门职责权限,规范的是办事标准流程,是政府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政府管理体制机制的重大制度性变革,是政府服务模式的颠覆性创新。要把“一网通办”作为衡量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标尺,推动政务服务更高效、更精准、更智能。

  “我也注册了‘一网通办’的APP。”李强说,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他觉得这个APP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希望大家一起来体验,给“一网通办”系统提建议,确保群众和企业“进一网、能通办”。

  以用户体验、百姓口碑评价政务服务的得失,是李强一以贯之的风格。2018年在崇明岛调研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时,李强就提出,衡量生态环境好不好,不能单纯靠测几个指标,而是要看“鸟的翅膀往哪里飞、鱼的尾巴往哪儿游。”同理,“一网通办”好不好,用户的体验最有说服力。

  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抓紧建立政务服务的“好差评”制度,开辟多种渠道和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监督、整改、反馈的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合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真正使“一网通办”成为上海政务服务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故事二:“上海的办事速度、效率令人惊叹”

  2017年12月,李强履新上海后不久,上海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提出政府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近两年,营商环境建设已成为上海各区各部门的行动自觉。

  上海的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成效如何?会上提到了这么一个小故事:今年年初,“钢铁侠”马斯克来沪参加特斯拉超级工厂开工仪式。得知特斯拉项目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启动的目标,马斯克说,上海在特斯拉落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办事速度、办事效率令人惊叹。

  尽管有人说,特斯拉项目有特事特办的成分,但特斯拉能办成的,相信其他企业也能办成。展望未来,上海将努力把个别项目落地时展现的“上海速度”,在面上复制推广。让“个案”变“常态”,优质服务成“惯例”。

  怎么实现这一点?“一网通办”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要通过“一网通办”业务流程再造、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减环节、减时间,简化申报材料,降低办事成本,普惠更多企业,让“一网通办”的“上海速度”成为检验上海营商环境的试金石,推动上海营商环境实现整体性、根本性的改善。

  故事三:“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取名中删了两个词”

  2019年是上海“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的攻坚年。近期举行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双减半”和“双100”的目标。即审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平均减少一半,审批办理时限比承诺时限平均减少一半;通过源头清理证明材料、数据共享等手段,做到申请人实际提交材料比上年平均减少一半。全年实现100件事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新增100项个人事项全市通办。

  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一网通办”服务今年要再接再厉,加强公共数据的汇聚、整合、互联、共享、应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系统重构、优化再造部门内部和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业务流程、办事流程,逐步使企业、市民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如何理解公共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应勇谈到了负责推进“一网通办”的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取名故事。“去年组建新机构,一开始拿到会上讨论的名字是‘上海市政务大数据管理中心’。第一次拿掉了‘政务’,数据整合共享可以先从政务做起,但不限于政务,要在‘全’字上做文章。第二次拿掉了‘管理’,大数据是一种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应用。要从以部门管理为中心,向以用户应用为中心转变。这两次改名,反映出市委市政府对一网通办内涵和实质的清醒认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双减半”“双100”为目标,今年上海的“一网通办”还将给用户带来哪些新便利、新惊喜,赶快跟着书记市长去体验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