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二期启动保护性开发,25栋老建筑将平移或托换,增设8万平方米地下空间 老建筑探索更新中“向下”发展 2023-01-06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昨天,张园北区第三幢楼平移到位.jpeg

昨天,张园北区第三幢楼平移到位。记者 张海峰 摄

  记者 戚颖璞

  上海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库门群张园局部焕新之后,迅速聚集人气。最近,张园二期启动保护性开发,计划新增8万平方米地下空间,9栋老建筑要暂时移位。整个开发过程中,一共会有25栋老建筑平移或托换。

  在业内,给老房子“搬家”已不稀奇,近十几年里全国就有数百个案例,但仍有人担心,“脆弱”的历史建筑是否能够挪动,以及为什么要暂时“搬家”。

  日前,22位国内外院士和众多知名学者齐聚上海科学会堂,参加“2022建筑可持续发展国际大会”,共同探讨城市更新与地下空间发展。

  拓展地下空间,延伸深度和广度

  “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是保护历史城区的整体历史关系和空间肌理格局,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推动城市更新和环境提升。”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建集团总工程师王卫东说,上海共有44处历史文化风貌区、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量大面广,但一些片区存在地上建筑密度高、商业氛围不足、轨道交通不连通、道路交通压力大、生活设施不完善等痛点,品质有待提升。

  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是,在历史建筑或风貌区的周边或者底部“向下”发展,拓展地下空间,这样既能满足历史价值传承,又能满足区域功能转型、交通和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延伸城市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给张园老房子“搬家”,正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南京西路商圈工作的上班族们深有体会,到南京西路地铁站换乘其他线路,需要先刷卡出站才能换乘。上海市区“寸土寸金”,在建筑和管线密集的黄金商圈,很难开辟出单独的连通要道。因此,张园二期增设的8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就有一部分用于地铁连通,其他空间用于停车和地下大型综合商场。如果直接在历史建筑下部开挖空间,可能会带来破坏。所以,才有了让老建筑暂时“搬家”,等地下工程告一段落后,再进行平移归位的做法。

  文物和空间融合,地下“地面化”

  “好的设计可以拓展地下空间的想象空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说。

  全球一流城市如巴黎、纽约、东京等,很早就开始探索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在提升地下空间的舒适性和体验感上做足了文章,目的是把地下空间“地面化”。

  巴黎卢浮宫将博物馆主要公共空间都放在卢浮宫历史建筑前广场的地下。玻璃金字塔不仅是展馆主入口,而且为地下空间带来了更多自然光线。纽约世贸中心地下有地铁站和高铁站,建筑师把车站和世贸中心用一座地下广场巧妙连接,形成了当地网红天棚“眼窗”,鱼骨架般的天棚结构也能让阳光自然穿透。

  在中国很多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里,很多文物建筑开始探索“向下延伸”并给空间赋予内容,强调文物和空间的融合。

  崔愷介绍,位于西安古城的碑林博物馆,在扩建中挖掘出一处地下遗址,为了保护古城历史街区,同时展示地下的最新考古发现,设计团队决定把博物馆的主要展示空间放在地下,同时引入自然光线。游客从地上步入地下,反而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张园二期平移修缮,挑战高于常规

  我国为了方便开发地下空间而进行的老建筑移位技术走在前列,上海在这方面更是加速发展,体现全国一线城市的先行示范作用。

  记者了解到,上海最早的老建筑移位出现在1993年。当时,建于1844年的外滩天文台为配合外滩二期改造工程,塔楼整体平移22.4米。十年之后,上海音乐厅也配合延安路高架的拓宽建设,以5800吨的“体重”被整体抬升3.38米。

  正在施工中的张园二期综合性保护开发项目,其面临的施工挑战难度远远高于常规工程,如此规模体量的成片风貌保护区实施修缮叠加地下空间同步更新的做法,在历史建筑风貌区平移及修缮历史上尚属首次。

  除了积累数十年的技术经验,建筑工业化给建筑移位打开了“一扇窗”。在外滩第二立面焕新开发中,历史建筑数字孪生与智慧感知监控技术,为历史建筑有机更新和地下空间和谐再生提供技术支撑。

  当然,更为关键的进步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社会共识。“上海作为我国最先一批与国际接轨、最先开展现代化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目前正严格落实《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对作为城市第二空间‘地下空间’的开发和保护、对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治理和利用均予以高度的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认为,地下空间开发需要全社会多部门加强协同参与、统筹谋划、合力配合,从而形成可实践路径和可显现成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