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电影院前正打造影视基地 门口的“酱园”在拆除 这处市中心网红打卡点的未来引发关注 2024-06-26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北海宁路路口处,黑色钢结构牌楼新竖起来,写着“酱园弄”。 钟菡 摄.jpg

北海宁路路口处,黑色钢结构牌楼新竖起来,写着“酱园弄”。钟菡 摄

  记者 钟菡

  不少市民游客发现,位于乍浦路胜利电影院门口的“酱园”正在拆除,这处市中心的网红打卡点未来何去何从?“我们打算在市中心打造一座影视基地,将作为胜利电影院业态的延伸。”胜利电影院主理人沈斌接受解放日报·上观记者专访时表示,拆除相关置景是为盘活这片百年历史街区下的一步棋。

  据透露,在虹口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下,胜利电影院门前武进路、北海宁路、乍浦路的八字形路口将被打造成有历史感的沉浸式影视基地,无门槛、无设限地欢迎影视人前来取景,拍摄上海故事。同时,街区将引入馄饨店、茶楼、旗袍店等有流量的小众店铺,在满足影视拍摄需求的基础上,为年轻人创造文旅休闲消费场景。

  “不作定位”就是定位

  黄梅天骤雨暂歇,胜利电影院的门口又忙碌起来。“作为一个影视基地,首先要‘善变’,具备海纳百川的功能。”站在胜利电影院顶层露台上,沈斌向记者描绘未来乍浦路影视基地的蓝图。

  改造完成后的街区将复原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美学风格,与胜利电影院外观统一。墙壁是灰色的,朱红色的门窗做旧,每一层檐下都装一圈灯泡,在夜晚闪成一片。在北海宁路路口,一处黑色钢结构牌楼是新竖起来的,上面写着“酱园弄”三个字,这是给来“酱园弄”找寻记忆的人保留的打卡点。这三个字是可拆卸的,在电影镜头里,它可以变成张园,变成任何地方。沈斌说,不作定位,就是这个影视基地的定位。“无论是大片还是微短剧、广告,只要题材符合,任何人都可以来这里拍摄。”

  百年前,这里是上海的“电影金三角”,也是文化地标之一。“我们想通过城市更新,恢复这一地标。”沈斌说,修复这片历史街区,要拨开层层历史的压痕,找到“海派文化发祥地,文化名人聚集地”最辉煌时期的形态,并且真正运营起来。这将是一个“活”的街区,如今,道路一侧正等着剥离电影的“外衣”,另一侧已修旧如旧挂上了“椿方圆”“对印茶局”等复古店招。未来,市民游客可以走进去喝茶、吃馄饨,让打卡不只停留于拍摄街景。商业业态可为影视基地造血,并为拍摄提供真实场景,影视剧的播出也可以给这些店铺引流,创造新的城市文旅热点。

  “我们从影视角度出发招商引资,希望这些店铺能成为影视基地的加分项。”沈斌介绍,作为影视基地的一部分,这些店铺需要优先配合影视拍摄。有拍摄需求时,相关区域会临时封闭、暂停营业,店招等也可以根据置景要求临时更改,这些都成为签约的重要条款。“我们不要连锁店,而是选择小品牌,希望它能在小众里做到极致。”比如即将入驻的一家排骨年糕店是武康路上的“必吃榜第一名”。正在接洽的中式旗袍店将获得最好的门面,并不是为了租金,而是为了让它给街区“调色”,增添一抹海派风情。

  据悉,这些店铺将于今年8月底街区完成改造后入驻,而影视基地的拍摄及参观打卡随时都可以进行。“酱园”拆除了,但“酱园弄”的文旅效益会更持久。

  吸引电影人来拍摄上海

  在前不久的《弘扬城市精神 打造电影之城 上海市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发布会上,导演陈可辛谈起年初在乍浦路拍摄《酱园弄》的经历,对百年历史街区里的烟火气记忆犹新,那种生活感和真实感给了他很大的灵感支撑。

  沈斌打开胜利电影院顶层中式塔楼的木门,记者看到,一块由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颁发的“上海影视拍摄推荐取景地”的铭牌放在桌上,擦得光亮。沈斌还记得陈可辛第一次来乍浦路看景时被惊艳到了,惊讶地问:“真的可以吗?”“我们认识十几年,合作过十几部作品,我什么时候骗过你?”电影拍摄是一个工业化项目,剧组动辄近千人,在闹市区拍摄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沈斌的底气来自近三十年的电影制作经验,来自虹口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对胜利电影院开发和运营的收获。

  2020年,他看中了当时已经“面目全非”的胜利电影院,花了3年时间将其修复、打造成电影质感空间。改造期间,团队调研周边历史人文,拍摄了纪录片《胜利往事》。“越深入了解这一街区,越发觉这里很适合我的本职工作——电影制作,这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沈斌介绍,影视基地的打造早在筹划中,《酱园弄》刚好赶上,是缘分,“拍电影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早一点或晚一点,都有可能实现不了”。

  当片场的聚光灯打起来时,投来的目光最远来自海外。“陈可辛拍摄时,有很多日本、美国、法国的导演来探班,他们都对这里的历史文化风貌充满兴趣。”沈斌说,正如陈可辛此前呼吁更多电影人来讲每一个时代的上海故事,乍浦路影视基地的打造,将吸引更多海内外影视剧组拍摄上海,讲述和传播上海。

  沈斌畅想,改造完成后,周边的百年建筑群和沿街店铺将组成丰富的内景、外景,为剧组提供拍摄以及休闲、餐饮等服务,胜利电影院正如片场的“后台”,可以保障化妆、休息等职能。影院一楼的放映空间为艺术电影保留一方天地,期待更多爱电影的人与老影院“双向奔赴”。

  随着观影习惯的改变,如今不少单体影院面临生存困难,只有50个座位的胜利电影院也许是中国最小的单体影院之一。它的保留和盘活之旅艰辛,而今迎来“胜利”曙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