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音乐充满想象” 海派民乐在委内瑞拉与特多奏响 2024-06-26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庆祝中国-委内瑞拉建交50周年音乐会现场。 资料图片.jpg

庆祝中国-委内瑞拉建交50周年音乐会现场。资料图片

  记者 吴桐

  今年是中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中国-委内瑞拉建交50周年,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横跨半个地球,分别在当地时间6月20日、6月23日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与当地音乐家同台演出,用音乐庆祝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

  三团合奏一起摇摆

  庆祝中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建交50周年音乐会,于当地时间6月20日晚在特多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上演。上海民族乐团与特多国家钢鼓乐团、特多国家交响乐团三团同台,两两合奏了《献给爱丽丝的华尔兹》《唐柯的旋律》《丝绸之路》《茉莉花》等曲目,两国音乐文化彼此碰撞交融。上海民族乐团还带去了《江南》《楚汉》《蜂飞》《剑器》等海派民乐作品。

  特多国家钢鼓乐团特地排演了根据中国二胡作品《赛马》改编的钢鼓合奏,热情的钢鼓之声与二胡演奏家丁龙的琴声融合,将这首中国名曲演绎出别样风情。特多国家钢鼓乐团指挥卡里姆·布朗说:“听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用他们自己的风格演奏我们加勒比风情,真是太棒了,既亲切又充满创意,让我深深着迷。而在中国曲目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就像二胡能用两根弦演奏出美妙音乐一样,充满了想象。”

  特多国家交响乐团指挥罗杰·吉·亨利说:“这是我们第一次与中国民族乐队合作,就像一次冒险。但音乐一开始,每个人都开始享受自己,我的担心都消失了,这是一次美丽的经历。每一件中国乐器都那么迷人,比如笙,我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乐器,它的声音太有魅力了。我们和中国的演奏家们一起在音乐中摇摆、在音乐中享受,这是非常令人着迷的事情。”

  特色乐器令人着迷

  当地时间6月22日凌晨4时,刚结束特多文化之行的上海民族乐团奔赴委内瑞拉,14时到达场地,与阿尔玛·雅内拉管弦乐团一起排练。

  雅内拉管弦乐团是一支极具当地传统特色的民族国乐团,由65名14岁至22岁的青年组成,汇聚了委内瑞拉的传统乐器,如竖琴、曼陀铃、中音曼陀铃、班朵拉、四弦吉他、吉他、低音提琴和砂槌等,充满南美风情。

  排练现场,雅内拉乐团向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介绍了他们乐队的特色乐器,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家们也一一介绍笛子、二胡、阮、唢呐等中国乐器,并展现华彩片段,引得现场阵阵欢呼。两国青年艺术家们在美好、欢乐的氛围中彼此欣赏,相互学习。

  当地时间6月23日晚,庆祝中国-委内瑞拉建交50周年音乐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西蒙·玻利瓦尔音乐厅隆重举行。上半场,上海民族乐团为观众带来一系列充满中国韵味和当代气质的海派民乐曲目。下半场,雅内拉乐团献上多首委内瑞拉传统和现代音乐作品。最后,两团80余位演奏家分别由爱德华·博加多和姚申申执棒,呈现委内瑞拉作曲家爱德华多·希门内斯作曲的《女流浪者》和中国作曲家姜莹的《丝绸之路》,通过音乐的融合与对话,传递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祝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