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完成“二创”即将出海 “上海出品”纪录片加速走出去 2024-10-07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记者 张熠

  “记得2021年项目设立之初,常有人问起,为什么《何以中国》会由上海发起?”总导演干超感慨,如今这部作品已经给出了回答。

  继今年斩获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后,由国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出品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9月下旬又拿下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作为“上海出品”纪录片,《何以中国》播出以来,在国内大屏端累计观看超10亿人次,全网各端传播总量突破60亿次,在199个国家和地区触达1.5亿海外电视用户,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1分。今年6月,《何以中国》粤语版在香港首映,引发强烈反响。记者获悉,其英文版也已于近日制作完成,将面向海外播出。

  透过文物看见历史

  “中国,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一个文化概念。”在干超看来,所谓“何以中国”,即用考古实证,追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持续发展”的历程故事。

  《何以中国》分为《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8集,从迈向一体化的秦汉王朝讲起,进而溯源至旧、新石器时代之交,见证中华大地的先民走向农业定居,组成家庭和社会,建立早期信仰与文化审美,开始五湖四海间的交流,形成区域古国和早期文明,开启夏商周的王朝时代,直至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历程。

  纪录片从头到尾没有考古学家的访谈画面,但背后处处是考古学家的痕迹。“考古的素材是最重要的底本,它是背后支撑纪录片的主线。”《何以中国》学术总制片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记得,仅在大纲编纂阶段,就聚集了许多北京大学毕业的博士、青年学者,“大家开了一次又一次会”。

  “比较自豪的是,我们拍完了所覆盖历史事件中所有最重要的文物,基本上没有遗漏,有些还是零距离拍摄。”干超说。片中,文物并非只是珍藏在博物馆玻璃展柜中的珍贵物件;经由影视化呈现,文物回到它所处的社会,回到先人的使用场景中,建构出那个时代的民俗、文化、礼制。

  在历史影像建构上,《何以中国》设定了一个属于考古学科的学术目标,即复原古代社会。片中所使用的地图,80%为首次创作呈现。“包括房屋搭建、仪式复原、青铜冶炼、甲骨钻凿等,总共复原叙事场景220处、服装2268套、饰品1500件、道具3600余件,做到了‘每一幕都有出处’。”干超说。

  “复原的过程,对考古学家也是一个复盘的过程。考古学家是信使,是帮助你解码的人。通过我们的观察、记录、分析、复原,才能把过去带到今天来。”秦岭说,《何以中国》所展现的并不是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之美,而是以考古学家的视角,透过文物看见背后的历史,以及解读“中国”之文明如何在万年文化史中逐步形塑。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至四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评价,纪录片《何以中国》既是万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缩影,也是对百年中国考古学史的真挚纪念,“可以把它看作一部影视化形式的早期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之前的中国”

  纪录片《何以中国》的英文译名为《China before China》,意即“中国之前的中国”。制作面向外国观众的英文版纪录片,远非汉语直译那么简单。

  “《何以中国》的中文文本相当出色,由文博方面的专家学者操刀写就,这也意味着它的翻译难度更大。”上海文广国际传播中心常务副主任陶秋石感慨,“例如,中文文本中的战国七雄、周公、天下等词汇,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并不需要解释,但转译成英语时,需要对其背后的历史知识加以阐释。我们在原先的中文文本上进行了二次创作,让英语的表达更加精确。”

  为了完成英文版的制作,十几个人的团队,从今年3月初开始便一心扑在这个工作上,每一集都数易其稿,同时参考外国专家的意见,力求让外国观众能够真正理解“何以中国”这个命题的意涵。

  令陶秋石颇为欣喜的是,英文版完成后,一位在上海生活了近20年的外国专家笑言,自己终于可以昂首挺胸地进上海博物馆了,“《何以中国》溯源中华文明的起点,相信在海外播出后,会有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干超期望,这是一部可以一直被剪辑下去的纪录片。“随着中国考古本身的深入,关于‘何以中国’,它未来能回答的面貌一定会更清晰。随着新的考古发现的出现,片中的观点,或可被进一步深入解读,或可被颠覆。”他希望,这不仅是一部纪录片,还能成为一部档案。

  值得一提的是,继《何以中国》之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Discovery探索频道拍摄制作的大型探访式纪录片《文运中国》也已正式筹备启动。纪录片通过两位外籍主持人纵横华夏千里的探访,以第一视角实地体验中华文脉的守正创新,感受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在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探索中,一批“上海出品”纪录片,厚植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以中西对话、古今交融的视角,阐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深厚的人文底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