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丹璐
2024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税收收入首次迈上500亿元新台阶,较四年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启动建设时,大幅增长87%。
昨天,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四年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全面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明确了后续努力方向,将全力打造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先行区。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也被称为“大虹桥”,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核心承载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孔福安介绍,2024年,商务区商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3.0%,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0.9%,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5.5%,税收收入达到500.97亿元。
“现在企业国际化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需求非常旺盛,近年来我们非常注重高质量服务企业走出去。”孔福安介绍,商务区将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为企业提供出海服务。
第一,商务区成立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并依托各类功能平台集聚金融、服务、互联网等领域的法律、税务、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服务等十大类500余家国际化的专业服务机构。
第二,围绕企业出海核心需求,形成专业服务图谱,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商务区推出走出去专业服务券政策,2024年累计举办124场走出去相关活动,累计对接服务企业3000余次,其中上海以外的长三角企业就达到1/3。
第三,商务区建立国际化服务矩阵,建成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强化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功能,持续完善各类国际化专业服务。
下一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将全力打造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先行区。孔福安表示,商务区将加快集聚高能级的走出去专业服务机构,吸引集聚更多长三角企业把国际业务总部放到虹桥。
此外,商务区将联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两带和更多长三角城市,共同构建“长三角制造+虹桥服务+全球市场”的走出去服务新模式,推动长三角的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同时,商务区正在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指引企业找到相适应的境外合作区,在海外安家落地。目前,商务区已对接46个国家的13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覆盖面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