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案”防转重症有独到之处 专家发现CD4淋巴细胞低的患者易重症化

发布日期:2020-03-06

字号:

  “从2月10日至今,上海没有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从普通型转为重症。”昨天,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任医师毛恩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呼吸科主任胡必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惠勇等5位负责撰写《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的专家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张文宏表示,之所以取得这一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其重要原因是他们坚持临床救治和科研攻关相结合。

  易重症化患者“重点关照”

  张文宏表示,上海专家治疗组的科研攻关都围绕临床救治展开,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基础上独立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力求精准施治,寻找有效药物。同时,他们重视中医药治疗,对很多轻症患者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对重症、危重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缩短排毒时间、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在用药方面,上海从收治第一例病人起,就开始了老药新用研究。”卢洪洲说,通过对照、双盲临床试验,他们发现一些药物对抑制病毒有效,使排毒时间缩短或症状改善,这些药已列入“上海方案”推荐名单。与药物一起列入“上海方案”的,还有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

  据胡必杰介绍,上海300多例新冠肺炎患者中,轻症、普通型占比约为85%。如何评估他们转为重症的风险,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加强干预,是此次疫情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经过探索,上海专家治疗组认为,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从普通型转为重症的风险较大;在基础疾病中,高血压、冠心病、极度肥胖是高风险因素。而专家原先重点关注的慢阻肺,则不属于高风险因素。

  胸部CT影像学是评估普通型转为重症风险的重要依据。胡必杰说,他带领团队会对患者的胸部CT影像进行间隔48、72小时的比对,判断哪些人容易重症化。CD4淋巴细胞检查也是一个重要依据。上海专家治疗组发现,CD4淋巴细胞低的患者很容易重症化。这个国家诊疗方案所没有的临床发现,写入了“上海方案”。

  识别出容易重症化的患者后,医护人员会对他们“重点关照”,如做好免疫功能维护,加强饮食、睡眠管理,对环境平衡失调积极纠正,从而降低他们转为重症的风险。

  中西医结合减少“二次打击”

  病人一旦转为重症,除了肺部病变外,其他脏器也会出现损伤。“最近公布的病理解剖结果,与‘上海方案’的一些判断是吻合的。”毛恩强告诉记者,“如何减少肠道病变对肝、肾等脏器的二次打击,是我们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一个重点。我们总的原则是:保护受伤的器官,维护其功能,并让它们逐步得到恢复。”

  在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过程中,中医药扮演了重要角色。据张惠勇介绍,中医专家通过中药灌肠等方法修复病人的肠道,以增强肠道粘膜的免疫功能、阻止病毒在肠道里的复制,有效缓解了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症状。临床研究显示,中药的内服外用还能促进重症患者恢复期的“粪阳转阴”。“作为中医医生,我们一方面要继承辨证施治等中医传统,另一方面要重视一线临床,不能只用经典方剂,而是应根据临床情况研究创新处方。”

  张文宏表示,上海专家治疗组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做得很好,中医和西医医生全力合作,用临床数据说话,从而使诊疗救治水平不断提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