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一线,防疫“闭环”这样形成
上海海关3月7日宣布,已启动对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入境人员100%流行病学调查,并在全关第二轮抽调多批次具医学背景的关员增援一线,此轮规模达300人以上。连日来,记者在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目睹国门防输入“火线”,2号航站楼平均每天被海关风险布控下的重点航班约20个,且随着新增风险国家(地区),航班数还可能有所增加,防输入压力很大。但是,海关、边检和机场方面依旧丝毫不松。多方协同接力,确保口岸入口管理和社区落地管理之间无缝衔接,形成“不漏一人”的管理闭环。
记者从上海海关和上海机场集团获悉,目前在上海两大国际机场,重点国家(地区)航班抵达后的流程是这样的——
航班停靠相对固定机位或廊桥后,由海关实施登临检疫、体温筛查、信息查验等入境检疫流程,发现发热或疑似新冠肺炎旅客后,由机场通知现场等待的120救护车,直接从机坪转运至属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减少疑似病例的现场逗留时间、减少疑似病例进入航站楼后造成的交叉接触。
登临检疫后,旅客下机,海关已将流调的桌椅前置到廊桥附近,下机旅客100%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随后再进入健康申明卡初筛、测温及正式递交健康申明卡流程。在此过程中,海关和边检部门会针对来源地,依据检疫、筛查标准,逐一对每位旅客对标检查,按分类在旅客所持护照上粘贴红黄绿三种颜色标签。
机场工作人员按照“红黄颜色标签旅客一律隔离”的要求,会同航空公司、上海16个区驻机场工作人员、邻省驻机场工作人员,组织将旅客分别送到集中隔离点、居家隔离中转点;对途经上海的空铁中转旅客,机场方面提供尽可能方便、高效的短驳运送,由现场工作人员及时通知航空公司、火车站,派车、派人,将不同目的地、不同中转方式的旅客送交到值机点、火车站,做到面对面交接、封闭式管理。
护照贴有“绿标”的旅客则被引导至放行通道。
而健康申明卡或测温中出现异常的旅客,会被海关卫生检疫人员带往专门的流调室,再次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符合染疫疑似条件的,由检疫人员采集咽拭子或血液样本,样本送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检测,将染疫疑似人员移交地方卫生部门。
为做好旅客转运,浦东机场全力组织运力,40辆大巴、20辆中巴,分别在浦东机场1号航站楼到达10号门外和2号航站楼到达29号门外24小时待命。为防止交叉感染,转运车辆司机全程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每次转运后都落实一车次一消毒措施,相关停车场还专门设置了车辆消毒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