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疫情防控应急心理咨询热线开通

  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如何让广大市民在疫情防控的元宵节过得安心?在这个特殊时期,崇明区文明办联合区卫健委、区教育局、团区委等部门,开通多条应急心理咨询热线,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心”战线,提升公众心理防护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让我们彼此携手,共诉衷肠,共克时艰,迎接春天的到来!只要您需要,我们都在!

  心理援助免费服务热线

  1、崇明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应急咨询

  电话:18017890645

  时间:每天8:00-17:00

  2、崇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心理咨询

  电话:4001001690

  时间:全天24小时

  崇明将针对不同群体,通过“上海崇明”“文明崇明”“幸福加油站”“崇明教育”等公众号平台,送上心理防疫知识,引导大家在这特殊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心态,坚定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崇明还将组建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团队,对社区心理服务志愿者培训,以“专业志愿”的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对公众的心理疏导,消除焦虑和恐慌,营造积极、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如您有需要,请拨打心理咨询热线!也友情提醒,免费热线资源有限,请把资源让给最需要的人!

  2月8日起,崇明区文明办、区志愿者协会与有关媒体共同推出心理健康指南,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公布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方式。

  第一期这一份心理健康指南送给有需要的你!

  @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确诊的担心病情严重,无法治愈,疑似的担心自己会被确诊,怎么办?

  增加对自身状态的理解度。现在很多的反应是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要认识到每个人在经历重大负性事件后都会有一些焦虑、担心等负性情绪,这些是正常反应,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并适度宣泄情绪。保持稳定状态。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压力。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一些稳定化技术实现,比如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冥想等训练。采纳积极的应对措施。根据国际心理援助准则,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包括获取良好的社会支持,与信任的人如家人、朋友电话、网络交流和沟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能有愉悦感的事情。

  总怀疑自己感染病毒怎么办?

  三大调整原则:一是全面观察自己的情况;二是用心倾听主流的声音;三是保持与家人及外界的联系。具体做法如下:

  每天适度关注疫情和了解防护知识,最好安排在每天固定时间。每天固定时间测量体温。调整生活状态,按日常生活规律生活,注意吃好睡好作息规律。找到信赖的家人、朋友聊天,通过微信、电话、网络联系。放松训练。如果感到不能放松做一做深呼吸、跟着音乐活动身体、做一些平时可以使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想一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保持身体健康,利用这次待在家中的空闲时间做自己原来没时间做的事情:如读本小说、追部好剧等。如发现自己发热应及时就医。

  @密切接触者

  担心自己受到感染,怎么办?

  关注积极信息,特别是疫情防控进展的积极信息。关注自我防护和应对压力的科学知识,掌握调整情绪状态和行为的科学方法。增强信心,让积极信息和科学知识发挥作用,认真配合社区和疾控部门的工作。

  @一线工作人员

  如果心理负荷达到极限,怎么办?

  合理设置班值,设置工作持续时间,适当轮休,在他们工作之余的休息场所,能够播放一些轻音乐,让他们能够在休息时得到最快的、最好的放松。掌握一些宣泄负面情绪的方式方法,比如痛痛快快地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自己好好哭一场。比如花几分钟的时间做一些拳击性的运动。还可以去做一些语音聊天,找自己特别想聊的人说说话。积极地做一些方便的运动,比如室内的运动,打太极拳、举重、仰卧起坐等等。第一时间或者定期与家人沟通交流。要知道,对一个人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支持,最重要的是来自于家人,来自于亲人,所以这时候我们多忙多累都需要和家人积极保持联系。

  @宅在家中的人

  如果出现烦躁恐慌等情绪怎么办?

  制定一个计划。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钻研一件事情。看书、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且享受这个过程。找到一种支持。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聊天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不要只聊疫情。没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进行一项锻炼。心情烦躁时,做一遍八段锦或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思考一些体验。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分享: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