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2021年7月22日) 2021-07-22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
字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浦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在改革开放上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浦东在引领区建设中,将如何当好开路先锋?

  翁祖亮: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诞生了许多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肯定浦东“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从中央支持浦东的文件标题中就可以看出,中央把引领区建设的重任交给浦东,核心是要求浦东在更高水平改革开放上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浦东将坚持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最开放的事,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行。

  一要着力解放思想。只有大胆想才能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过去,浦东之所以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在于以思想解放引领改革突破。现在,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当年,很多新问题都是未曾碰到过的。我们将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更多地从“企业侧”“群众侧”出发来谋划设计改革,狠抓战略性改革、首创性改革、基础性改革、针对性改革、优化性改革,以思想破冰指引行动突围,以思想解放促进生产力解放、社会活力解放。

  二要勇于面向世界。始终昂扬敢跟全球顶级水平对话的志气,各方面工作都要向最好者学习、与最强者比拼、跟最快者赛跑。自贸试验区建设就是努力比肩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就是努力成为全球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就是对标伦敦金融城、纽约曼哈顿;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就是努力成为人人向往的世界级购物天堂。

  三要善于打破常规。按部就班的做,做到优秀是可能的,想要引领很难。当开路先锋,我们要在深刻认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谋新法、出新招,既脑洞大开、另辟蹊径,又控制风险、守住底线,勇于做并且善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实现敢闯敢试敢突破、创新创业创一流。

  新华社:以引领区建设为依托,浦东如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杭迎伟: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中长期发展的根本战略选择,总书记要求浦东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是对浦东的信任和重托。中央《引领区意见》的许多政策支持,为浦东打造中心节点、战略链接提供有力支撑。浦东将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着力强化“四大功能”,推动“五个中心”能级跃升。金融方面重点是构建完善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全球资管、融资租赁、金融科技产业高地,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贸易方面重点是加快贸易创新转型,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离岸贸易。航运方面重点是加快浦东枢纽建设,加强江海陆空铁紧密衔接,推动浦东国际机场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产业方面重点是在科技创新和“六大硬核产业”推动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二是着力建强一批平台,搭建配置全球资源的重要网络通道。包括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国际数据港、数据交易所、金融数据港等,做大做强有色金属、钢铁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酒类、化妆品等专业贸易平台。比如,本月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铜指定交割仓库与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国际铜交割指定仓库在外高桥保税区揭牌,标志着铜品种实现了“期货现货联动、国内国际打通”,未来这个模式将拓展到其他大宗商品品种。

  三是着力强化辐射带动,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用好“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等服务载体,提升与沿线国家(地区)贸易投资合作的便利水平,成为走出去的最好跳板和引进来的首选通道。依托长三角“一联盟一基地”,充分发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作用,加强优势互补、优势共享;加快提升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功能,完善企业上市服务链,为长三角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日报:在支持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的作用?

  彭一浩: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我国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013年在浦东新区设立了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以来,在贸易、投资、金融以及政府管理领域,形成了一批重要制度创新成果,为推动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对进一步扩大开放进行了重大战略部署,2019年临港新片区正式挂牌设立,两年来,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片区“五个重要”的指示要求,推动《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各项任务举措落地,全力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增长极。这次中央《意见》又明确,要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更好发挥“试验田”作用。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三方面。

  一是要“试”出扩大开放新高度。进一步做强开放平台功能,中央《意见》提出在浦东要率先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要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特别是提出在浦东开展制度型开放试点,围绕构建高标准国际化经贸规则体系,在扩大服务业开放,发展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等方面深化探索,实现要素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的全面拓展。

  二是要“试”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发挥开放型产业的集聚功能,不断强化金融、贸易、航运、科创等核心功能建设,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率先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率先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

  三是要“试”出现代治理新水平。进一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牢牢守住风险防范重要底线,努力做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

  解放日报:浦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中央《意见》对浦东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提出新的要求,请问浦东是如何落实这一要求的?

  卢刚:改革系统集成是浦东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近些年来,浦东加强改革系统集成,一方面是强化改革的整体性。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城市等各个领域改革工作。浦东作为超大城市的超大城区,不仅在经济领域改革上做好全国的示范,在城市治理、社会治理等方面也着力推进一系列制度创新。比如在治理现代化上,浦东率先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深化推进经济、社会、城市三大治理平台整合,对应用场景进行系统集成,更好适应城市这个巨系统的管理需要。目前这项改革已在全市复制推广。

  二是强化改革的配套性。在同一领域内,推动相关改革举措整体联动、互相耦合,形成改革合力。比如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浦东在人才服务、科技投融资、创新成果产业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全链条开展体制机制创新。

  下一步,浦东将以《引领区意见》明确的综合性改革试点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重大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放大改革综合效应。主要以“三个一”来系统谋划推进。

  一是办好一件事,重点围绕“企业开办一件事”“项目开工一件事”“引进人才一件事”来设计系列改革项目,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利更快捷。二是做强一个产业,聚焦浦东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围绕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以集成式改革突破关键重点环节。三是用好一个重大保障,通过浦东新区法规、先行管理措施等,构建与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使浦东改革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

  东方网:《意见》出台后,请问海关在支持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方面,有什么新的考虑和举措?

  柳波:浦东开发开放30多年来,海关一直都是坚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见证了浦东外贸总额从开发初期的25.9亿元到如今突破2万亿元。中央文件下发后,海关总署立即出台了支持浦东引领区建设的5方面15项措施。下一步,上海海关将坚决贯彻落实,抓紧细化形成任务清单和施工图,为浦东引领区建设贡献海关智慧和力量。

  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助力构筑制度型开放新高地。聚焦“两特”,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着力提升洋山特殊综保区功能,优化“一线径予放行”等模式。在浦东具备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特定区域推广洋山特殊综保区的政策。对具备条件的临港新片区企业,进一步探索创新监管安排。支持浦东全域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

  二是聚焦创新策源,支持浦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企业。便利集成电路企业特殊货物查验和减免税审批,优化生物医药研发用品联合监管机制,创新适应大飞机产业链需求的海关监管模式,助力浦东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三是加强系统集成,打造国际一流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今年上半年,浦东外贸总值达1.1万亿元,占全市58.5%。下一步,上海海关将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的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浦东总部经济能级。推进上海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建设。创新长三角跨关区通关便利化措施。助力打造进口消费品集散枢纽,支持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四是筑牢安全底线,为高水平改革开放保驾护航。浦东拥有全国最大的空港口岸、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疫情发生以来,上海海关累计检疫出入境人员396万人次、出入境航班14.4万架次、船舶3.1万艘次。我们将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联防联控,加大打击走私力度,守护国门安全。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扛起使命担当,为浦东、为上海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作出海关更大的贡献。

  上海证券报:《意见》提出要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请问金融方面会推出哪些重大任务举措,推动《意见》的落实?

  陶昌盛:《意见》紧紧围绕中央赋予浦东的战略定位和重大使命,从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建设海内外重要投融资平台、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任务和举措。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出一系列突破性的金融制度创新,如支持浦东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路径;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支持浦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支持在浦东开展简化外债登记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包括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在内的中国债券市场统一对外开放,进一步便利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等。

  二是提出一系列高能级的金融功能平台,如支持在浦东设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发挥上海保险交易所积极作用,打造国际一流再保险中心;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探索建立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建设国家级大型场内贵金属储备仓库;支持建设覆盖全金融市场的交易报告库;研究在浦东依法依规开设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

  三是提出一系列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工具,如创新面向国际的人民币金融产品,扩大境外人民币境内投资金融产品范围,促进人民币资金跨境双向流动;研究探索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推动金融期货市场与股票、债券、外汇、保险等市场合作,共同开发适应投资者需求的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等。

  四是提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金融政策措施,如在浦东支持银行在符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和贸易真实性审核的要求下,便利诚信合规企业的跨境资金收付;构建贸易金融区块链标准体系,开展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在不导致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前提下,探索试点自由贸易账户的税收安排;建立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宏观审慎评估和协调联动体系等。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切实按照全市动员大会要求,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等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加强市区协同、部门联动,广泛动员、积极协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全力推动《意见》各项任务举措加快落地落实,不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守牢风险底线,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持浦东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新起点上迈向更高水平,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电台:我们都知道浦东有六大硬核产业。这次中央《引领区意见》在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方面给予很多政策支持。请问浦东将如何加快提升产业链水平,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徐欣:“十三五”期间,浦东初步形成了以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站稳万亿平台,在产业规模、能级和技术水平上实现跃升。今年上半年,浦东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513.25亿元,增长19.1%。

  接下来,浦东将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快构建创新驱动、高端引领、赋能融合、集群发展的高水平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一是构建“3+6+X”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3”是做优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三个千亿级支柱产业,重点是“提质增效”。“6”是六大硬核产业,重点是“技术突破”,中国芯重点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创新药重点打造全球卓越的研发高地和制造基地,智能造重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高地,蓝天梦要成为大飞机国家战略核心承载区,未来车重点是新能源引领智能驱动的全产业链集群,数据港要建设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和全球数据服务中心。“X”是培育大型邮轮、新材料、在线新经济若干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在“培育壮大”。

  二是构建组圈发展产业新布局。进一步强化空间供给与产业需求有效匹配,围绕重点产业构建以张江、金桥、外高桥、临港新片区为4极核,包括20家以上的特色产业园区的“核-镇”组圈联动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目前浦东有11个园区入选市级特色产业园。

  三是构建产业引领新局面。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关键环节,着力打通“堵点”和“痛点”,加快培育和引进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的龙头企业,以产业生态圈集聚一批关键配套企业,通过整体带动、配套支撑,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产业链优势。重点推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固链补链育链工程、产业投资倍增工程、智能制造推广工程、品牌强区打造工程等五项重点任务。

  新民晚报:引领区文件中提出,要建立全球高端人才引进“直通车”制度,率先在浦东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请问具体有哪些吸引人才的举措?

  翁祖亮: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浦东有各类人才155万,要完成中央赋予的引领区建设重大使命,必须进一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浦东建设人才高地,主要是面向全球引才聚才,重点从两个方面发力。

  一是通过制度创新引才。近年来,浦东率先出台一系列创新政策,包括率先开展海外人才来华工作“一网通办”,颁发全国首张自贸试验区推荐永久居留身份证、全国首张本科学历外国留学生工作许可证、全国首批外国创业人才工作许可证、全国首批外籍高层次人才持永居证创办科技型企业营业执照等,试点外国人才薪酬购汇便利化政策等,提高海外人才通行和工作便利度。接下来,还将根据《引领区意见》的要求,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争取开展外国人才“一证通用”改革,建立浦东新区外国人才永居推荐“直通车”制度,争取承接外国高端人才审核权,逐步放开专业领域境外人才从业限制,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等。

  二是通过事业留才。浦东产业门类十分丰富,是上海“五个中心”核心区,拥有1125家银证保金融机构、37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我国金融最发达、外资最密集、总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而且拥有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创新型硬核产业。在浦东,各类人才都有多种多样的就业选择,都可以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成就事业的梦想。同时,我们也积极为人才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总的就是要让各类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经济日报:请问上海如何更好发挥浦东的龙头辐射作用,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彭一浩:上海将围绕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依托浦东在科技产业基础和开放型制度等方面的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制度创新突破等功能带动作用,更好服务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和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一是搭好大平台,提升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聚了国际一流的科学设施集群和一批高水平机构及科研力量,要利用浦东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进一步强化与苏浙皖创新联动和协同合作,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深入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推动建设一批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孵化基地。深入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联合行动,发挥好浦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大飞机产业园、张江药谷等产业平台作用,促进产业要素自由流动,协同突破产业链薄弱环节和供应链堵点。深入推进浦东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G60科创走廊等重要功能区域联动,着力提升长三角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二是共建大市场,促进长三角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中央《意见》明确浦东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关键是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营造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特别是发挥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集聚的优势,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领域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发挥好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等功能平台作用,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三是当好大通道,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浦东具有世界级的大交通基础设施,要进一步联动内外,推动长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北沿江、沪乍杭等高铁项目及浦东机场三期等工程建设,强化上海港、浦东国际机场与长三角港口群、机场群一体化发展,形成分工合理、协作高效、竞争有力、辐射全球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

  四是促进大开放,推动长三角自贸试验区深度合作。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的主体都位于浦东,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集成,深化长三角自贸区联动发展,发挥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作用,积极推动三省一市自贸试验区的深度合作,通过合作共建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重要功能平台,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各具特色的联动发展格局,助力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通过上述举措,形成合力,进一步巩固和放大长三角地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先行优势,让长三角成为新时代追梦、筑梦、圆梦的理想地。

  澎湃新闻:《意见》明确要求浦东成为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近日上海被列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名单,请问浦东在这方面,有没有具体贯彻落实的打算,有什么重点项目?

  杭迎伟:中央《引领区意见》给浦东的重点任务是两特、四区、一中心、一样板、一保障,一中心就是国际消费中心。刚才翁书记已经讲了,浦东将重点聚焦“高品质、新时尚、新体验”三个关键词下功夫。

  一是“高品质”。就是要做到精品云集,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到浦东就能找到心仪的产品,买到全球最好的商品。浦东已经形成了一批高端品牌集聚的商业地标和商圈,包括以小陆家嘴为代表的市级商业中心,以世博源为代表的地区级商业中心,以比斯特购物村、佛罗伦萨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商业,以金桥国际为代表的社区商业。据德勤报告,世界百强零售商已有30家进入浦东,国际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浦东还针对酒类、钟表等高端消费品打造一批进口贸易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国别馆,主动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展商变投资商、展品变商品。我们将积极吸引更多国际国内的知名品牌商和零售商入驻浦东,加快把小陆家嘴打造成世界级地标商圈,努力成为人人向往的“购物天堂”。

  二是“新时尚”。就是要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新品首发地、引领消费潮流的风向标。我们积极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原创设计师品牌、高级定制品牌在浦东首发新品,做强一批新品发布专业平台,培育发展一批“博览会”“时尚周”“消费展”,不断提升浦东的时尚引领度。近三年来新引进300多家首店,形成了船厂1862、民生艺术码头、艺仓美术馆、梅奔演艺中心、国金中心等一批新品首发地标性载体。

  三是“新体验”。我们对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保持最敏锐的感知,对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保持最大限度的包容,支持各类新消费、新商业在浦东诞生、成长、成熟后走向全国。

  比如盒马鲜生,2016年向浦东申请首店,当时这种融合了餐饮、超市和网络订餐的新业态该如何办证、如何监管是个难题,浦东以监管创新支持企业模式创新,促进了盒马的诞生。后来浦东又诞生了叮咚、清美等新零售品牌,有力促进了消费潜力释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