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2023年9月8日) 2023-09-09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以来在制造业领域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继续推进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还有哪些举措?
汪宏: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进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高质量吸引和利用外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落实好《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会同相关部门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们推动一般制造业领域全面开放,目前已实现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全面清零;支持外资企业加大在华投资,拓宽吸引外资渠道,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运用好“直通车”“绿色通道”等部省联动服务保障机制,支持重点外资项目落地,增强外商在华投资信心;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投向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二是推动重点产品扩大进出口。一方面组织行业机构建立海外政策、法规、标准等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依托海外发展联盟、行业服务平台充分了解海外市场法规政策的动态变化。加强国际标准法规制订协调,推动与主要出口目的国检测认证标准的统一,让中国企业和产品更好“走出去”。目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的出口,正在持续释放外贸新动能。另一方面,我们举办了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国际性论坛展会,广泛邀请全球顶尖企业和企业家,最新技术和产品来华展示和交流,为各国扩大对华出口提供重要平台和载体。
三是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多双边合作,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完善与相关国家、地区工业领域的对话机制,健全政策信息沟通渠道。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推动与欧盟、东盟等区域的合作交流。鼓励国内企业做优做精一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聚焦职责持续推进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进一步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二是进一步搭建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健全协调机制和对话渠道,强化政策对接和信息标准交流,推动重点产品扩大进出口。三是进一步深化对外经贸关系,鼓励国内企业以重点项目为纽带以加强国际合作,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解放日报:近年来上海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有哪些举措?另外,举办工博会对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吴金城:工博会已成为了上海的一张城市金名片,正在成为展示城市形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助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平台。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我们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出台系列政策加强顶层设计。“十四五”以来,推动发布30多项产业规划、行动计划和专项政策,对重点行业实施“一业一策”,对重点企业实现“一企一服务包”,聚焦土地、载体、资金、人才等企业关心的重要要素和难点,出台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25条政策措施。同时,制定出台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一轮的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将实施6大行动、22项重点任务,争取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以上。
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我们加快梳理构建“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是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3”是三大先导产业,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6”是六大重点产业不断加快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推出了像大飞机、国产豪华邮轮等高端船舶、重型燃机、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大国重器和智能消费终端品牌,广受消费者关注和喜爱。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加快发展,培育了一批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涌现了大量创新型企业和创新领军人才、领军企业家;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也在前瞻布局,加快推进,增势蓄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要提前谋划,抢未来新风口、新赛道。
三是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为重要抓手,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上海市累计建成了100个市级智能工厂、3个国家级标杆工厂和8个国家级示范性智能工厂,培育25家“工赋链主”企业和30个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达到260台/万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国家战略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着力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坚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增强产业创新的功能,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竞争,要坚持高端化发展的取向,打造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实施六大重点行动。聚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重点产业,实施强链升级行动;围绕关键技术,实施强基筑底行动;围绕产业升级,实施数字蝶变行动;围绕节能降碳,实施绿色领跑行动;围绕引育并举,实施企业成长行动,包括高成长型企业和龙头企业怎么培育和打造;围绕产业项目,实施空间扩展行动。我们在推动智造空间,第一个板块生物医药约188万平方米已经启动开工建设。
三是强化保障措施。我们将从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要素综合保障,提升国内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产业合作,加强企业服务、实施重点企业服务包举措,加强科技金融产业三角循环、加强产业人才综合支撑等方面,强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支撑,构建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良好生态。
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践行好本届工博会“碳循新工业、数聚新经济”主题,持续发力稳增长、抓项目、扩投资、调结构,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财经电视:“双碳”战略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近两年来的高频词,本届工博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有哪些新举措和亮点?
戎之勤:今年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化推进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同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为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全球科技新发现、产业新方向加速发展。本届工博会紧跟全球发展形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面均有亮眼表现。
一是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抢抓产业智能化发展先机。我们有九大领域,其中非常重要的机器人展围绕“让智造更智慧”主题,全球或者全国首发的以机器人为核心的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预计将有300多项,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当中汇聚了机器人“四大家族”:像发那科、ABB、库卡和安川电机,以及埃斯顿、新时达、节卡、新松等国内比较知名的机器人整机领军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区以“工造万物·互联无界”为主题,重点关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工业AI场景应用、数字化工厂等一些热议话题,通过前沿技术与应用的展示、高规格发展论坛、产业技术沙龙、媒体访谈传播等形式,搭建国家级、国际化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流平台,这样才能更好赋能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绿色低碳技术引领,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节能工业配套展当中聚焦了一些高效节能技术、核心基础零部件、工业清洁、防尘防爆领域,展品涵盖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一些解决方案等。新材料产业展聚焦头部企业优秀成果,如凯盛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料方,实现了关键核心装备的完全国产化,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这项核心技术的国家。能源技术与设备展当中聚焦能源转型新赛道的一些方向,其中,新设“智慧能源专区”,展出智慧能源、清洁能源利用、能源效率优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就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力转型发展路径、储能产业链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安全标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集中展示。
三是增强科技创新发展新动能,培育质量和品牌竞争新优势,提升产业能级。这次工博会国家部委都非常重视,科技部展区以“高端制造与绿色能源”为主体,重点展示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取得的一些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如中微公司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就是本次技术成果展出的一大亮点。中国科学院展区以“立于基础,腾于创新”为主题,关注新兴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升级等方面迫切需求,聚焦科技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展品等。高校展区集中展示高校创新科技成果,预计将遴选参展项目超800项,高校双创项目也要达到50多项,如西北工业大学的“高端工业仿真软件”,助力工业高端化升级贡献重要的智慧。
吴金城:“双碳”发展,我们还是要强化企业的ESG理念。在绿色化、社会责任等方面加强理念的提升。第二是要建立制造业碳足迹的追溯平台。第三是要打造零碳工厂、零碳工业链,创建零碳园区和零碳的数据中心,从每个具体的工厂、具体的IDC开始做起。第四是推动绿色制造+工业互联网,实现绿色化、数字化“双化联动”“双化推进”“双化叠加”。
在智能化方面。一是要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方面的应用,如工业视觉、工业检测,3D打印、仿真、元宇宙等在制造业方面的应用已比较成熟。二是推动大模型发展,大模型特别是行业垂类大模型对制造业具有赋能效用,甚至还带来一些产业变革。三是推动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在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新能源、合成生物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会带来后续产业革命性变化和一些促进,值得我们期待。
“双碳”智能化、高端化包括融合化发展,它们之间的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也在融合,绿色化、数字化也在融合,这些方面我们都会采取一些扎实举措,推动相关工作措施的落地。
上海电视台:工博会已经成为全球工业发展的风向标,会上会有一批新科技、新产品的亮相,能不能帮我们介绍一下今年工博会在这方面的相关情况?
戎之勤:“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本届工博会作为全球工业发展的风向标,当中展示了众多未来科技,体现了非常高的“含金量”。
一是展区体现未来产业发展热点。本届工博会展示内容涉及从制造业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到先进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智能绿色制造全产业链,聚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围绕低碳化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新要求。这次展会其实是演绎一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画卷的场景。其中,有高压功率驱动芯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及一系列国产高端工业仿真软件等主要推荐展品,当中还聚焦了我国工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本届工博会还围绕未来产业方向,特别设置了合成生物专题展区,重点邀请了像凯赛生物、华恒生物、首钢朗泽等部分领军企业展示合成生物领域的一些前沿技术。
二是首发首展众多高科技、新成果。本届工博会不仅是对现有工业的全面呈现,更是我国众多高科技企业在绿色低碳、数字化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上海在工博会的平台上也体现了全球和国家水平的一些成果,当中包括系列未来产品比如发那科的SMR移动复合机器人、ABB的机器人盲盒机等一些创新产品,不仅拓展了机械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场景,同时还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种领域的技术融合;新时达的SC系列运动控制器,支持直线插补、连续插补、圆弧插补等一系列功能,满足多种场合的需求;费斯托的协作式多功能小型零部件装配测试台、研祥科技的新一代2U双路高性能服务器等产品,通过产品和服务迎接未来智能化制造和数字化进程的挑战。众多首发首展产品均代表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请问本届工博会在展商展品方面有哪些新的亮点?
毕培文:与上届工博会相比,本届工博会在展商展品方面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国际展商踊跃回归。工博会国际展商回归,本届国际品牌参展比例增至30%,甚至超越2019年。其中,参展展商不仅有德国、日本、意大利等传统制造业强国,也有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古巴等首次参展的“一带一路”国家。特别值得介绍的是,中国意大利商会展团继上届工博会组织意大利国家馆之后,参展效果获得了一致好评,展会一结束就开始启动下一届组团工作。本届工博会意大利展团参展面积达1300平方米,带来65家参展商,较上一届的50家增长30%,继续向中国市场集中展示意大利制造业的优质产品和先进技术。今年主要参展企业包括玛莎拉蒂、比亚乔、英斯派特、法阿姆、飒派等知名企业。
二是参展规模不断扩大。本届工博会展会创下历史新高,参展企业不仅有ABB、施耐德、松下、欧姆龙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国际巨头,更有数百家国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工博会的两大“展王”,分别是德国西门子公司和济南邦德激光,参展面积近1000平米。西门子公司自2003年起,已连续20年参展,一届不落,今年展台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带来了包括西门子新一代伺服系统、高性能变频器以及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在内的多项首发产品。济南邦德激光作为激光领域的领军企业,已经连续10年参展工博会,参展面积从10年前的200平方米增加到今年的1000平方米。该企业制造的激光切割机已经连续4年在全球销量前列,其中一半的产品是销往国外的,是真正的“中国造,世界用”。
三是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本届工博会9大专业展主题设置,高度契合了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充分诠释了我国工业体系齐全,产业链体系完备,产业配套能力较强,并且充分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的特点。以机器人展为例,本届机器人展不仅吸引了ABB、发那科、安川电机、库卡、埃斯顿等国内外机器人“链主”企业,还包括纳博特斯克、哈默纳科、绿的谐波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产业链配套厂商,总共35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共同展示了众多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发展模式,应用场景也会覆盖工业、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应用不断向纵深进行扩展,企业凭借创新产品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央广网:刚刚提到德国馆将首次亮相今年的工博会,请问德国馆今年是怎么设置的?设置上有什么考虑?有哪些亮点?
戎之勤:国际化是工博会最宝贵的经验之一,高水平开放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国工业对外合作交流的窗口,工博会始终坚定不移的走国际化道路。我们先后举办过英国馆、俄罗斯馆、意大利馆等活动。
在充满挑战及危机的全球新形势下,中德两国共同建立多元平衡的贸易关系,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中国已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为进一步推动中德产业交流,本届展会特别创设德国馆,联合德国各行业高精尖企业、行业隐形冠军及各联邦州投资代表处,聚焦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同期还将举办中德绿色制造峰会等系列活动。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规模、水平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展会,工博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高精尖工业装备企业的加入,其中就包括89家德国企业的积极响应,是推动中德合作的理想平台,所以我们非常积极地组织了德国馆,以展示德国技术和产品。
本次德国展团首次亮相工博会,主要有三大亮点。
一是我们邀请到27家德国工业企业作为联合展商,其中有奥迪、舍弗勒、西门子等享誉全球的工业领域巨头,也有来自各个工业领域的7家隐形冠军企业;
二是我们邀请到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8家联邦州及1家地区代表处等德国官方机构,获取各州的产业介绍和投资讯息;
三是我们在展团接待区设置了宣讲舞台,目前已有十多家企业和机构报名参与宣讲,他们将派出专业代表在现场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和观众进行近距离互动;最后,奥迪还将在德国馆展出他们新上市的首款纯电GT跑车,欢迎大家来现场参观。
新闻晨报:请问本届工博会在服务参展参观等展会服务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毕培文:制造业产业链路长、覆盖广、影响深远,关乎长期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今年工博会的承办工作紧紧瞄准如何提质增效,我们在全面优化展会服务,力争以展促贸,以展促投。您的问题分两个部分:
首先在展商服务方面,我们不仅为展商提供线下展位用于5天集中展示,还搭建“数字工博”平台,帮助展商365天以数字化形式常态化展示。当前平台不只有线下展商参加,也吸引了部分无法亲临的企业入驻。截至目前,平台已经发布2554个产品,86个行业案例,并自制了“走进展商”视频节目在数字工博平台上播放。平台试运营期间,累计吸引了31万人次访问。展会期间,将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9大专业展进行互动展示,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此外,工博会同期还将举办以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等为主题的60多场高质量的会议、人才招聘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让展商与用户、专业观众甚至是就业人才一起充分交流、深度互动。
第二在观众服务方面,我们优化了专业观众服务方案,更加注重招商招展联动,紧紧围绕九大展区目标行业招商,与更多用户行业单位机构合作,更加贴合展商需求,推出特邀买家计划,多渠道定向邀请,进一步提高精准性和专业性。今年我们还新增在线客服,为专业观众提供更及时便捷的咨询服务,对有采购需求的特邀买家我们也会形成专人对接、定制观展路线,提供导览指引,为供需匹配提供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展贸联动,让秀场变市场,让展商变客商。
此外,我们也借此机会向广大参观者做些提示,今年工博会仍然会采取国际专业展会普遍采用的“提前预约免费+现场售票入场”的方式。截至目前,已有近10万名专业观众、超过200个参观团预约参观。我们建议意向参观者提前预约注册并选择避峰参观,来为专业采购商、行业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最后,我们也欢迎广大媒体朋友,来现场多多报道展会展示的前沿技术,共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