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虹口区全面推进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字号:

各中小学(含中职):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完善“三全育人”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身心健康的促进者,区教育局制定了《虹口区全面推进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的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虹口区全面推进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的工作方案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

  2023年11月21日

  附件

虹口区全面推进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的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2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完善“三全育人”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身心健康的促进者,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在本区前期试点和反馈调研的基础上,为更有质量地全面推进虹口区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的落实,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构建“三全育人”体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深化基础教育育人方式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并常态化运行“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制度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指导、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持续优化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

  (二)切实增强全员导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通过培训、督导、教研、辅助工具等途径,强化“导师”站位意识,提高育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实现全员导师制发展完善的“全员上岗”“全员胜任”“全员协同”三阶升级。

  (三)全面提升全员导师制落实的成效,发掘提炼各校实践中的有效经验成果,搭建展示、交流、辐射平台,扶植一批导师“种子”成为区域骨干力量,一批学校成为示范单位。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面向人人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推动教育回归育人本原,强调教师教书育人职责。面向全体学生匹配适合的导师,切实将“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落到实处。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坚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依托导师对学生的了解和良好师生关系,适时开展全方位、个性化的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落实职责,协同育人

  坚持将成为良师益友和做好家校沟通作为导师育人的关键职责,推动导师与其他教师相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相协同,努力为学生构建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

  四、实施范围

  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的实施范围为本区所有中小学校,覆盖全体中小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可参照执行。

  五、主要任务

  (一)完善升级工作方案

  各中小学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与身心健康发展,将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工作作为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关键抓手,在学校已有《导师制实施工作方案》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方案的工作目标、组织架构、匹配机制、职责任务、工作要求、研训制度、激励保障等进行再审视和完善升级。

  教师原则上都要担任学生导师,学校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每位导师的学生原则上不超过15名(建议7-10名);应遵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双向选择与统筹调节相结合的操作;对于特殊发展需求的学生,由学校提供个性化导师指导。

  对于暂不适合做导师的教师,由学校统筹安排、加强培训,符合条件后承担导师职责。

  (二)明确导师关键职责

  从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出发,围绕成为良师益友、做好家校沟通两大关键职责,以家访、谈心、反馈等多种途径,实现“5+1”(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生涯向导、心理疏导、家庭宣导)按需个性化辅导。

  1.成为良师益友。导师与学生建立尊重平等、相互了解、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面向学生提供陪伴式的关心关怀和成长支持,适时适当地开展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同时促进学生间的同伴互助。

  2.做好家校沟通。导师要与学生家长建立真诚互动、相互支持、紧密合作的协同关系,通过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

  (三)高质量落实重点工作

  1.谈心谈话:导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经常与学生谈心谈话,交流思想,提供指导帮助,尤其是开学、期末、毕业、考试前后和重大变故或突发事件等时间节点,开展针对性指导。

  2.家庭家访:导师应全面掌握学生情况,要与家长建立真诚互动、相互支持、紧密合作的协同关系,通过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导师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可与班主任每年进行1次联合家访,并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线上平台等途径与家长保持沟通联系,指导家庭教育与反馈学生成长信息。

  3.书面反馈:导师持续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引导,挖掘学生“闪光点”,每年至少向学生和家长提供1次书面的辅导反馈,提出成长建议,增强成长动力。学校可以自行设计、或利用数据化平台开发导师辅导手册或学生成长记录册等工具,保障导师工作素材的丰富性与连续性。

  (四)提升导师专业能力

  1.建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导师团队

  积极发挥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首席导师在师生结对、日常运行、导研活动、反馈评价等诸多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导师团建设。

  区层面通过班主任研究会,开展论坛、沙龙等形式,研讨交流班主任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发挥优秀骨干班主任的引领作用,依托区、校班主任工作室,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探索,促进机制的成熟完善和导师的工作水平提升。

  学校层面坚持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校内校外协同联动,根据导师制的实际推进情况,打造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导师团队,探索实践导师团队的有效建设和运作途径,形成多层级相互支撑合作的“导师教研”氛围,构建健康活力的教育环境和生态。

  2.培育孵化种子型导师骨干队伍

  结合区导师制实践基础和发展需求,制定区域导师业务能力标准模型,遴选一定比例的种子师资,建构专项培训课程,组织为期一年的督导训练营,采用“教、学、做”合一模式,全程提供引导扶植,实现种子师资的迅速成长。

  组织开展学员网格化研训,指导种子师资提炼学习成果,开发思维可视化操作工具,并通过校本培训和多级导师教研等方式进行推广实践,辅助更多一线新上岗的导师迅速成长,实现区域导师制可持续优化发展。

  搭建双平台,为种子导师的发展提供突破和引领的平台,在科研项目、展示评比、进修学习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倾斜,成为带动区域导师业务精进的领军人;为成长的导师提供丰富的发展和升级的平台,组织开展导师综合业务实战比赛,发现更多的明星导师,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展示导师团队的风采。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工作合力,将全员导师制落细落实,健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团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对所有教职员工进行宣传,引领全体教师践行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熟知工作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在导师制推进过程中定期对学校工作方案进行实践的自评完善,形成迭代升级;及时了解导师在工作中的困难与需求,研究对策,给予支持保障;完善对于特殊学生、突发事件的预案,会同相关专业教师和专业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对导师业务实施分层考核,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对于表现优秀的导师实施表彰激励。

  (二)落实专业保障

  区教育局、教育学院把全员导师制纳入教育综合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全局,纳入虹口区“虹师润心”大德育建设的组成部分。区教院组织系统的分层次队伍培训,并为不同学段的导师设置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家校沟通与家庭教育指导等专题培训课程,强化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各学校开展以校本培训与研修为主,建立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导师团”集体教研的制度。

  (三)规范教学管理

  各中小学要结合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实施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关要求,其实规范教学管理,严禁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或增加教学难度,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区教院要加强中小学课程教学、作业设计和考试评价的科学指导,为实施全员导师制匹配支持性的教学环境。

  (四)完善评价激励

  将各校开展全员导师制工作的具体成效纳入办学督导评估,并纳入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体系。同时,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在人才梯队建设过程中作政策倾斜,将担任导师的经历和成效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重要参考;学校建立和完善导师的绩效分配和激励制度,强化导师工作的激励保障。区级组织开展双年度导师大会,总结提炼成果,从不同层面视角呈现导师制推进的思考和成效,并通过大会表彰优秀导师代表及成果推介发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