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举措》的通知

字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举措》的通知

浦市监注〔2020〕87号

各处室,各基层单位,各事业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举措》已经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积极落实,加强对措施推进的项目化管理,确保措施尽快落地,取得实效,有效推动区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并注重对各项措施的跟踪评估,及时总结成效、经验及不足,促进相关举措复制推广。

  特此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5月22日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上海市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法规和文件要求,围绕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治理能力,打造准入便利、监管规范、服务优质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激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市场活力,有力推进“五大倍增行动”,立足浦东新区实际和市场监管职能,探索和试点如下措施:

  一、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升企业开业便利度

  1.降低创新创业企业的住所登记门槛

  试行“住所告知承诺制”,在集中登记地、实地备案场地、大型楼宇内企业办理设立及住所变更登记的,仅需提交告知承诺书,无需再行提交租赁协议及产权证明等场地登记材料。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将“工位登记制度”扩大至全区经认定的孵化器、众创空间企业,入孵企业可通过租借“工位”注册,仅需提交备案证明或工位租赁协议作为场地材料即可办理登记。扩大“集中登记地制度”适用对象,将全区经认定的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场地纳入集中登记地制度适用范围,进一步推进住所登记便利化。

  2.拓展“互联网+”注册登记

  探索将可适用无纸全程电子化办理的场地类型从集中登记地拓展至其他实地备案场地及大型楼宇。在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积金等涉企服务高频领域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深度应用。将远程身份核验拓展至变更、注销等各类登记事项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投资人等各类人员,进一步让信息“多跑路”,让申请人“少跑腿”。

  二、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

  3.试行预包装食品经营许可改备案制

  根据市市场监管局安排,在自贸区范围内试行预包装食品经营许可从审批改为备案,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前端放得开、后端管得住。

  4.扩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第二经营场所试点范围

  在保税区试点基础上,允许注册在自贸区且第一经营场所位于浦东新区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在其所持有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上增加在浦东新区的第二经营场所,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防控风险隐患。

  三、进一步提升市场治理能力,维护公平市场环境

  5.构建“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联动监管闭环

  进一步深化风险评估和信用评估结果运用,根据评估结果实施企业分类监管、精准监管、信用监管,并将“双评估”与“双随机”、“双公示”有机结合,增强监管的靶向性。对评估结果良好企业降低监管频次,对评估结果较差企业增加监管频次。同时将“双随机”监管结果进行公开,形成信用监管闭环。合理配置、统筹使用执法资源,优化跨部门、跨条线双随机联合抽查,减少对企业的上门检查频次。

  6.扩大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的免罚清单

  在贯彻落实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基础上,结合浦东新区实际,进一步扩大免罚清单范围。同时,探索结合企业“信用评估”结果,对信用良好企业加大对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措施的运用,推动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经营环境。

  7.推动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探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规定和做法。在加强政策制定机关自我审查的基础上开展不定期抽查。探索引入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参与公平竞争审查和抽查,提高审查质量。

  四、进一步创新服务机制,支持新经济新业态发展

  8.探索“区域一体化”、“企业个性化”新经济服务机制

  深化市场监管领域“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拓展长三角网络监管一体化、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联盟等平台功能,探索服务、监管跨地域无缝衔接,助推电子商务、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推进产品和服务标准化、市场和资源共享化。为新基建、新经济项目落地和发展开辟“个性化”绿色通道,根据需求提供专人办、容缺办、加快办、跟踪办等服务,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9.打造“徐敏创新服务工作室”专业服务品牌

  依托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徐敏创新服务工作室,坚持“企业侧”服务视角,延伸服务窗口,与孵化器等企业服务平台建立定向服务机制;拓展服务点,定期向企业宣传新政策、解答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定点上门,为新经济企业、重点项目等提供针对性服务方案,将工作室打造成为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专业化服务品牌。

  10.建立与工商联等行业组织协作机制

  着重发挥商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桥梁作用,与浦东新区工商业联合会协作,借助工商联平台建立服务企业的常态化机制,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加大企业培训力度,支持企业参与创新政策实施、享受扶持政策,归集企业需求,共同服务企业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