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167号(农业水利类266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2-11-01 来源:市政府办公厅
字号:

许怡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上海都市生态数字农业产业园发展建立长三角示范基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您对数字农业产业园、产业孵化基地、示范基地和农业综合体的培育路径和作用发挥所提的具体建议,对本市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近年来本市农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和下一步工作重点,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本市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和相关要求,积极打造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一是市政府印发《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确定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任务。二是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上海市数据条例》,为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提供法律支撑。三是将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列为乡村振兴年度重点任务,纳入“挂图作战”机制,强化对涉农区考核,在全市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四是加大对农业生产智能装备与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范围覆盖蔬菜、林果、畜牧、水产、行业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农业数字化的规模化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二)打造数字农业底座。一是绘制农业一张数字底图。制定统一技术标准,实行“一地块一编码”,完成全市230万亩现状农用地、100多万个地块的上图,形成农业一张“数字基础底图”。二是汇聚农业一个数据库。整合多个涉农行业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优化形成“农业农村综合数据资源库”,通过“一库汇所有”,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汇聚融合,无限使用”。三是编织农业一张网。全面推广“神农口袋”“畜牧管理”两大农业生产作业直报系统,覆盖粮食、蔬菜、瓜果、畜牧、水产等全部农业产业,将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主体的生产全程纳入信息直报体系。目前,全市已有7000多家经营主体入网,入网率超过80%。

  (三)健全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品种目录(2021年版)》,将实施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的食用农产品和食品扩展到11大类别44个品种。采用“1+N”模式构建覆盖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系统,推进“一品一码”“一物一码”等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形式,实现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从农田到市场的“赋码传递”。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指导批发市场、超市、餐饮等经营主体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严格查验入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等凭证。牵头推进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一体化建设,共接入追溯数据1.56亿条,纳入追溯管理企业9.6万家,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和合肥等5个试点城市已实现试点企业追溯覆盖率和上传率100%的目标。

  (四)加快数字挖掘应用。一是通过“数据跑路”,让管理更有效率。强化“上海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系统集成和数据汇聚功能,开发“领导驾驶舱”板块以及农产品安全监管、绿色认证应用、“农机智联”等3个综合应用场景,帮助市、区两级部门实时了解管理动态。二是通过“数字赋能”,让生产更有效益。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如,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自主打造集智慧农业、数字工厂和数字门店于一体的“数字三产”体系,且成效明显。三是通过“数据透明”,让消费更有保障。开发“鱼米之乡”“沪农优品馆”等服务平台,有效促进线上产销衔接,让消费者购买优质农产品时可选择、可辨识、可追溯。目前,“沪农优品馆”已入驻7000多家商户,累计销售金额超过28亿元。

  (五)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立浦东、崇明和金山3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基本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线和产业品牌,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产业集聚等作用。浦东园区已成为国外先进农业与中国农业接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两座桥梁”;崇明园区以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为契机,通过“花博会”等大型活动,形成了都市绿色农业的购物品牌、制造品牌、文化品牌、服务品牌;金山园区创建了“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集聚区”“科技创新与都市农业高度融合发展先行区”和“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区”三区联动的新发展模式。同时,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试验和孵化,引进落地新优技术装备,推广先进示范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六)探索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利用人工智能、5G、物联网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持续推进数字农业示范点建设。已探索建成松江“多吉利德”、浦东“清美”、崇明“由由”等多个数字智能化蔬菜生产基地。聚焦粮食生产机械化、无人化,在嘉定、松江、青浦等地推进粮食生产无人农场试点,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在闵行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点应用,5家示范型基地、28家标准型基地数据采集系统基本建成。在浦东研究推广“智慧农田”“智慧菜田”“智慧果园”和“智慧养殖场”,计划打造20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成12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总面积超过1万亩。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上海农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目标,结合您的建议,本市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围绕服务上海城市核心功能,以战略空间综合利用为基本任务,以创新驱动为基本动力,以未来农业瓶颈技术突破为引领,全面推动横沙东滩农业产业园农业高质量发展、功能多元化融合、空间全方位优化、生态多维度治理、制度全周期保障。将横沙东滩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高科技农业的领军者、优质产业发展的承载地、生态空间保护的示范区,成为绿色优质农产品核心供应基地、城市功能和核心竞争力的新支撑、国家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展示窗口,成为具有全球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现代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区。

  (二)深化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种养业智能化和农机智联工作,重点实施水稻无人农场建设和蔬菜生产“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采取以点带面、梯度推进的方式,打造10万亩水稻无人农场,基本实现田间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精准作业。积极探索植物工厂、无人化生产、农业机器人等新模式新技术,力争走出一条蔬菜集约化、智能化生产的新路径。结合闵行陶家湾生态本底与休闲农业基础,以农业总部、研发、种养殖示范等农业全产业链为核心,打造数字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结合崇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加快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培育崇明农业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冷链运输企业,推进智能化生产加工设施设备改造,打造具有生态滋味、科学品位、文化韵味的崇明绿色健康产品。

  (三)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挥光明食品集团等产业综合体作用,加快形成高科技、高集约化、高品质、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搞好基地、市场、商超电商等渠道衔接,强化组织能力,优化物流配送,深化产销对接,打造服务功能全方位、市场运营全链条、冷链物流全温带、低碳环保全覆盖的“四有”批发市场。推进建设覆盖全市、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与上海超大型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由中心批发市场、区域批发市场及专业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构成的三级市场保供体系,夯实城市保供“底板”。

  感谢您对上海数字农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