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字号:

  一、上海为什么要发展医学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作为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结合点,医学人工智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上海作为全国医疗资源最集聚、医疗活动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也为发展医学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目前,人工智能在我市医疗健康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应用规模,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基于以上条件,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医学人工智能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部署,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创新深度融合,引领人工智能创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水平,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高地,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上海将如何推进医学人工智能发展?

  重点围绕三个方面,提出工作目标、梳理重点任务、细化支撑保障。一是明确医学人工智能发展重点场景。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着力围绕临床医疗、医疗管理、公共卫生、医保监管、药械研发、中医药等6大领域,努力打造全领域全链条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二是细化医学人工智能发展支撑路径。着重通过加强大模型、算力、关键技术等方面的攻关,为发展医学人工智能提供技术储备。通过支撑平台建设,加强对医疗数据、算力等资源的统筹共享,更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三是优化医学人工智能发展保障政策。着重通过产业集聚和市场主体培育,强化医学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支撑,打造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引领高地。着重通过强化安全监管、资金保障、人才引育等方面,为医学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构建良好生态。

 三、聚焦医学创新发展,下一步我市医学人工智能重点赋能的领域有哪些?

  医学创新发展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着力点,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手术智能规划系统到如今的医疗大模型,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医疗发展,将全面提升本市医疗人工智能发展质量和水平。

 一是传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在临床中落地应用。我市医疗机构临床水平较高,兼具较强技术探索动力和意愿,在加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临床医生医疗水平方面进行了多方努力和探索。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在海量数据中发现相关规律,疾病诊疗、医学图像识别、病情评估等应用已在临床中加速落地。比如,我市某医疗机构研发基于Fast-CNN等前沿计算机图像处理算法和快速三维重建构架的AI全自动术前规划系统,可在3分钟内完成一例复杂脏器的病灶、动静脉和周边相关组织的三维重建,帮助医生在三维重建基础上完成切除、封堵等多种手术模拟。又如,我市某医疗机构大规模应用影像人工智能,目前已经启用了29款影像人工智能应用,包括CT、MR、DR、PET/CT等多类型影像,面向脑、心、骨、血管、前列腺等多类型器官和系统,提供辅助分析、摄片质控、辅助诊断等多类型应用,实现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全过程管理等功能。

  二是大模型加速赋能临床诊疗,为临床辅助决策提供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根据病历信息和临床数据,自动化生成医学解释、临床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从而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提升现有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此外,大模型还可以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病理学、临床记录和基因组学数据,从海量的医学文献和临床病例数据库中学习知识,并结合患者的基本健康信息和检查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供解释结果、生成诊断和治疗建议、评估治疗选择、预测疾病风险和紧急预警等方面的帮助,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决策支持。比如,我市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大语言模型电子病历辅助生成,主要基于互联网医院预问诊信息,结合患者历史就诊记录及检查检验报告等,借助大模型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进行归纳、提炼、摘要自动生成患者病史综述,提供本次互联网接诊医生参考,提高医生接诊效率。随后写病史时,综合已有病史综述和本次在线问答文字、语音、上传图片报告、图片病史等,利用生成式大模型可以生成格式化的病历文书。

 三是智能机器人助力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管理运行效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结合,正推动医疗领域走向智能化、微创化以及数字化的未来。机器人自动化辅助手术能够提升手术准确性,降低手术风险。比如,我市医疗机构已经完成我国首台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孔手术机器人外科手术,拥有最短7cm的展开距离,是目前唯一可以实现经后腹膜入路的单孔机器人,开拓了在泌尿外科、儿科、普外科、妇科等多个科室创新应用,为众多病症治疗提供了更微创的手术方案。

  四是推动产业进步为落脚点,获得创新发展新动能。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从产业链结构、空间位置和金融扶持都具备成熟的环境,与长三角地区各环节联动,构建起成熟的产业环境。截止目前,上海有34家企业涉及AI制药,共推进了51个临床前研究和14个临床试验项目,在全国占比分别高达60%和47%。目前虽未有AI技术辅助研发的药物上市,但借由上海成熟的市场、丰富的人才储备和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技术突破指日可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