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上海国际医疗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字号:

  为深入推进医疗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国际医学中心城市,制定《关于推进上海国际医疗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现对《实施意见》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2020年,上海首先在社会办医疗机构中,遴选了10家试点机构和10家种子培育机构,开展了国际医疗旅游试点。2023年,又在13家市级公立医院开展了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工作。试点医疗机构在提供多语种服务、加强商保合作、优化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市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起草形成《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经市委深改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

  二、政策预期

  一是有效促进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国际医疗,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国际医疗影响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二是有效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发展国际医疗,有利于上海吸引国际企业和国际人才,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以高水平改革开放促进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三是有效促进医疗、保险、旅游三种业态相互赋能。发展国际医疗,有利于加强跨部门、跨领域合作,特别是促进医疗与保险、医疗与旅游、保险与旅游不同业态相互赋能,进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政策举措

  《实施意见》从优化服务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激发服务主体活力、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治理能力等五方面对上海国际医疗发展做出部署。

  在优化服务布局方面,重点打造国际医疗服务业态。把握国家战略承载区先行先试机遇,加快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发展。持续加强国际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涵盖门急诊、住院、预防接种、健康体检、健康管理、中医药等国际医疗服务,鼓励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等多种服务形式发展。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社会办医品牌,规范公立医院国际医疗部建设。

  在增强核心竞争力方面,重在培育特色优势。打造临床专科专病诊疗特色品牌,支持医疗机构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开展特色化项目。发展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中药熏蒸、中医传统功法等中医特色服务,发扬中医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等中华优秀文化内涵。鼓励开展国际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之间开展合作,联合推广特色专科专病服务,塑造国际医疗整体品牌。

 在激发服务主体活力方面,积极探索相关改革举措。落实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在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的有关部署,积极推进外商独资医院设立试点,引进高水平外资医疗品牌,拓展多元化服务供给格局。完善国际医疗发展各项支持政策,支持国际医疗服务机构按规定开设预防接种门诊,开展健康体检、互联网医疗和远程医疗服务。加强国际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在扩大品牌影响力方面,着眼于便利服务和加强合作。优化外籍患者出入境证件办理便利服务措施,推进本市预约挂号平台的外文版建设,完善国际医疗服务费用便利化支付措施,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医疗多语种服务。鼓励国际医疗服务机构与商业保险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完善商业健康保险支付政策。发展医疗旅游等衍生服务,培育国际医疗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国际合作和宣传推广,把国际医疗旅游宣传纳入上海文化旅游宣传整体方案。

  在提升治理能力方面,重在保障国际医疗规范可持续发展。规范国际医疗执业行为,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医疗应建立健全国际医疗服务各项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医疗服务行为监管。鼓励发展国际医疗协会、学会,发挥行业组织在强化行业自律管理、提升行业发展凝聚力、开展海外推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包括服务业务量、就诊专科和病种分布等国际医疗统计指标体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