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周家渡街道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字号:

关于印发《周家渡街道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街道各机关内设机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各居民区,社区文化中心:

  《周家渡街道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街道办事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周家渡街道办事处

  2023年12月29日

 

周家渡街道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加快推动街道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分级分类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品质化养老服务需求,稳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根据《浦东新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浦东新区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制定本计划。

  一、背景

  街道立足“9073”养老格局,构建完善“1+35+X”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持续推进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密织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功能复合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聚力打造适老宜居宜养的社区环境。不断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加大养老服务设施投入,实现养老服务点位增能增量。不断深入医养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依托“互联网医院+”,实现医疗服务向社区居家延伸。加强科技赋能,构建智慧网络,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对智慧养老服务的支撑作用,围绕社区综合为老服务职能、社区助餐服务、数据平台建设、养老信息数据处理与应用等方面,编制智慧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推进居家生活圈的公共设施和社区无障碍环境改造,开展“老伙伴”计划、“老吾老”计划、康复辅具社区租赁、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等家庭养老赋能项目,落实高龄老人优待政策,开展帮困助老关爱活动。

  二、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巩固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主体作用,不断扩大基本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着力扬优势、补短板、保基本、促均衡、提品质、增效益,树立积极老龄观,促进健康老龄化,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探索高品质养老社区实践样本。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丰富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提高服务可及性,扩大服务受益面,促进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需求导向,完善服务。根据区域内老年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因素,结合服务需求,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扶持保障措施,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保障基础,兜牢底线。充分发挥政府在保基本养老服务中的托底保障作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养老服务补贴应补尽补。

  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推进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有效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整合物联网、移动终端、信息平台等资源,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助力精准化养老服务供给。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多层次、普惠型、品质化养老服务供给更加充分,服务设施布局更加均衡,高素质服务队伍建设更加扎实,不断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老有颐养。

2023—2025年周家渡街道养老服务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2025年

指标

类型

机构养老服务

1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70

约束性

2

“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的养老机构数量(个)

2

预期性

3

建设智慧养老院的养老机构数量(个)

1

预期性

4

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持证率(%)

≥90

预期性

5

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继续教育覆盖率(%)

100

预期性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6

每千人拥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数(平方米)

50

预期性

7

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新增数(家)

1

预期性

8

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新增数(家)

1

预期性

9

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新增数(家)

10

预期性

10

社区老年人助餐点新增数(家)

10

预期性

11

社区老年助餐供餐量(客/日)

1000

预期性

12

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新增完成户数(户)

200

预期性

13

符合条件的高龄独居老人紧急救援服务覆盖率(%)

100

预期性

发展保障措施

1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服务达标率(%)

100

预期性

15

失能、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

≥90

预期性

16

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新增数(家)

1

预期性

17

养老顾问街道和居民区覆盖率(%)

100

预期性

18

每个养老机构、每个养老综合体各配备社会工作者人数(人)

1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一)强基础优服务,增效机构养老

  1.加强机构服务管理。强化养老服务机构日常管理,综合提升服务能级和服务品质,全面落实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加强规范化建设,推进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日常质量监测、信用分级等评价工作。聚焦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房屋安全等重点领域,夯实安全底线,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优化床位结构,增加护理型床位占比,增强养老服务机构专业照护功能。

  2.深化智慧养老院建设。围绕智慧入住管理、智慧餐饮管理、智慧健康管理、智慧生活照护、智慧安全防护、智慧管理运营等六个维度,深化完善智慧服务场景,扩大试点应用范围,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及管理效能的提升。依托智慧养老设施设备以及信息系统,实现全流程、全链条、全周期数据采集及辅助应用。

  3.试点家庭照护床位。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将“类机构”的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庭。通过对服务对象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配置智能化感知设备,提供全天候的服务监测以及应急响应。全流程服务数据以及预警处置信息接入街道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便于实时监管。依托“政府补贴一点、机构承担一点、家庭自付一点”机制,逐步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广布点提品质,赋能社区养老

  4.织密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坚持优化布局、增存并举,构建方便可及、服务专业、功能复合、覆盖社区、层次多元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围绕“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目标以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每千人50平方米的配置标准,通过空间挖潜、存量改造、复合利用等方式,加大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护中心、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等设施投入,推进嵌入式养老服务。

  5.拓展养老服务助餐覆盖。强化需求导向,加强资源整合,持续优化均衡布局、方便可及、多元供给的社区助餐服务网络。积极倡导社会参与,链接优质服务资源,推动街道养老服务联盟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更实惠、更优质的餐品和服务。聚力提升老年助餐营养健康水平,推进健康食堂建设。

  6.丰富养老服务场景内涵。持续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从健康教育、风险测评、场景打造、服务支持等多维度出发,以科普筛查为基础,以支持中心及友好场景打造为依托,实现科普、筛查、预防、干预的照护闭环。推进“沪助养老时光汇”项目,联动中国银行周家渡支行,完善场景建设,扩大试点范围,推动互助性养老服务机制常态化运行。

  (三)精准化显温度,增能居家养老

  7.兜牢老年群体关爱网络。切实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及时发现、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动态开展排查,分级分类建档,持续做好梳理更新。凝集多方力量组建服务队伍,落实服务保障工作,实现对服务对象全覆盖。提升技防水平,推进高效应急处置。

  8.提升居家服务规范质效。严格落实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照街道、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考核标准,加强服务机构和服务流程管理,提高补贴的精准度。推进全过程监督管理,引导长护险定点居家护理服务机构规范服务,切实落实长护险服务提质增效。

  9.扩大养老服务配套供给。开展“老吾老”计划、“老伙伴”计划、康复辅具社区租赁等,持续赋能家庭照护。继续落实高龄独居老年人应急呼叫项目,按需实现全覆盖。推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高龄独居老人加装燃气报警器等,有效提升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与舒适性,支持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情的陪伴下原居安养。

  (四)提效能惠民生,健全服务保障

  10.汇聚服务资源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辐射效应,以数字化助推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助力提升老年人健康生活品质。推进实施分层分类健康管理,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智慧健康驿站功能。以创建国家营养支持型社区为契机,链接仁济、东方、一妇婴、龙华等医疗机构,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医家亲”活动。促进体养融合,依托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提供健康检测、评估、干预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化康养服务。

  11.推动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组织各类技能比武活动,提高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培育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发展老年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者人员配备。深化养老顾问服务,实现各居民区养老顾问点全覆盖,提升养老顾问专业服务能力。

  12.加快服务机制体制创新。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强化智慧赋能,着眼老年人健康管理,推动智慧养老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建设,精准对接各类服务需求,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干预。加强老年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继续巩固落实智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成果,持续推进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和改进工作,提炼完善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养老服务经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细化任务分工,明确部门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进各类养老服务资源的统筹、协调、整合,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

  (二)加强投入保障。加大养老服务工作经费投入,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政府的统筹和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养老服务加速向均衡化和优质化提升。

  (三)加强监测评估。建立评价机制,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绩效考核范围。结合辖区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状况调查,开展中期、终期评估。对本计划实施的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及重大项目,适时委托第三方评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