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建设“普惠颐养家园”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字号:

  贯彻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区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普惠性养老服务是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三大内涵之一,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是全体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重要保证。为促进普陀区普惠性养老服务进一步发展,助力全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区民政局启动实施养老服务行动方案,打造普陀老年人的“普惠颐养家园”,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区委全会精神,按照“人民城市建设”要求,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能级,实现机构养老服务更规范专业,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更方便可及,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支持更健全优化,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价格合理、安全优质的普惠养老服务全面覆盖。

  二、行动目标

  深化落实养老服务“普惠颐养家园”建设行动方案,发布“普陀区普惠养老服务清单”,推进各项优质服务资源向老年人的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着力实现三个全覆盖,即“养老服务场景”全覆盖、“养老设施布局”全覆盖、“养老服务对象”全覆盖;推出十项惠老措施,即惠住养、惠托养、惠照料、惠膳食、惠康养、惠宜居、惠出行、惠安全、惠智能、惠家庭,促使最大多数老年人实现养老服务“可选择、能负担、得实惠、享安心”。

  三、主要惠老措施

  惠住养:保基本养老机构能够更好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护理服务,(半)失能老年人能够得到护理型床位服务,认知障碍老年人能够接受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服务。

  惠托养:长者照护之家能够更好提供全托服务,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日托服务更加专业。

  惠照料:养老服务补贴、长护险等居家上门养老服务选择更加多元,家庭照护床位可以提供个性化定制养老服务包,上门助浴服务能够满足长期卧床等老年人基本需求。

  惠膳食:就餐可及性进一步提升,区内就餐场所“一卡通吃”、享受就餐补贴。智慧助餐能力更强,居家在线订餐、骑手配送到家。

  惠康养:机构住养老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进一步加强,社区老年认知障碍健康教育和风险测评,健身辅导和慢病运动干预,以及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等康养结合服务更加可及。

  惠宜居:老年人生活环境日益宜居、颐养,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能够进行定制化方案设计和施工,社区居住环境对老年人更加友好,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养老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惠出行:老年人出行更省心、行动更方便,实现一键叫车出行,可按需申请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

  惠安全:居家老人安全得到更好守护,一键呼叫设备能即时接收和处理老年人的紧急呼叫,协助联系救援,提供信息查询、生活便民等服务。

  惠智能:科技使老年生活更美好,为老服务电视一键通让独居老年人通过电视遥控器实现一键挂号、一键助餐、一键叫车、一键咨询以及一键紧急呼叫等高频服务需求。

  惠家庭: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支持进一步加强,“老伙伴计划”、家庭照料者培训、养老顾问服务、“沪助养老时光汇”、社区探访关爱等进一步形成合力,助力老人原居安养。

  四、重大行动计划

  (一)综合设施提升行动

  引导包括国有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改造和建设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在养老机构中推进护理型床位、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全区养老机构内护理型床位保有量占总床位的60%,提升机构养老长期照护能力。加强养老机构建筑结构安全、消防安全、适老化、功能优化等薄弱环节升级改造。织密社区服务设施网络,到2025年,常住人口每千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55平方米。持续建设枢纽型社区为老服务综合体,推进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因地制宜均衡布局。加快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建设,满足老年人家门口养老服务需求。推进社区长者食堂建设,努力达到社区老年人步行15分钟可及。继续引导、协调社会各方力量,鼓励发掘新增社会化老年人助餐场所,使更多老年人能在家门口用餐。

  (二)服务水平提升行动

  推动完善居家社区与机构服务功能融合发展,重点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发展“家院联动、护养融合”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建立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库,推出“养老服务包”“个性化套餐”等。积极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充分调动老年人床边、身边、周边的养老服务资源,指导机构结合自身特点和区域老年人需求,开展个性多样的服务,制定对家庭养老床位的运营扶持政策。夯实社区关爱巡访机制,加强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社区定期探访,特殊困难老年人周探访率达到100%。持续推进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的“老伙伴计划”,进一步扩大为家庭照顾者提供照护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老吾老计划”覆盖面。推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进行居住房屋的适度功能改造。深入推进“沪助养老时光汇”项目,鼓励互助式养老服务。为独居老年人和80岁以上纯老家庭提供“一键紧急救援”服务,防范居家意外风险。持续开展社区“上门助浴服务”,为长期卧床、失能等对居家沐浴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洗浴服务,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深化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街镇全覆盖开展社区老年认知障碍健康教育和风险测评,加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升医养服务能级,做实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签约合作机制,提升服务频次,拓展服务项目。推动建设“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为老年人提供健身辅导、身体机能训练、慢病运动干预等体养结合服务。

  (三)数字应用提升行动

  推进老年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进社区,常态化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针对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应用学习等培训和帮办服务,把数字化学习资源送到老年人身边,实现社区全覆盖。积极探索社区食堂智慧助餐场景建设,打造“普陀区智慧养老助餐管理系统”,让普陀老年人实现区内就餐“一卡通吃”。拓展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通过一键通电话机、电视机、自助服务机等多终端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出行便捷。在养老机构入住管理、餐饮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照护、安全防护等领域,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综合运用智慧养老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为老年人提供实时、高效同时又具备物联化、智能化特征的养老服务。继续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在康复护理、安全防护监测等方面配备智能设施设备,持续推进“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建设,为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便捷医疗服务。

  (四)队伍素质提升行动

  加强职业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纳入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依托区开放大学“老年服务与管理大专班”、曹杨职业技术学校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持续推进省市合作、区域合作交流,借力长三角养老一体化协同发展,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协作与对口支援机制,构建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技能提升培训,依托曹杨职校师资力量,建立区级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开展“千人培训”计划,对从事养老服务管理、护理、专技等人员分类开展轮训实践,完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长效培训机制。组织养老护理员参加中级及以上技能等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一支规模与需求相适应、年龄梯度适当、等级比例合理的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开展养老服务各类技能竞赛活动,鼓励街镇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定时举办区级养老护理年度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养老护理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重、认可养老护理职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继续深化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工作,实施服务机构信用评估管理,建立失信养老服务机构“黑名单”制度。健全养老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机制,通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专项督导。健全养老服务领域多部门联合监管和执法机制,加强对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消费侵权行为治理,守牢基本养老服务安全底线。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提升计划,对薄弱机构开展硬件改造,建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保障。区民政局指导督促街镇按要求推动行动计划有序实施。各街镇强化区域养老服务资源统筹管理,充实加强养老服务工作力量,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落实各项重点任务。切实做好对行动方案定期评估,科学评估实施情况和效果。

  (二)加强项目带动。以老年友好型社区试点建设为契机,开展“整体适老改造项目”,围绕老年人身边、周边,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出行无障碍改造、小区居住环境改善,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适老化、公共空间便利度、社区生活舒适性,建设颐养友好社区;推进“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建立健全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服务体系,从宣传教育、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资源链接、平台搭建等多维度为认知障碍患者、照护者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高质量支援服务。

 (三)加强考核激励。开展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考核,结合“以奖代补”政策,发放运营补贴奖励,不断促进机构“补短板,提质量”。实施助餐服务场所运营考核补贴,对餐品好、服务优、满意度高的助餐服务场所,发放运营补贴,激励市场竞争力,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能级。落实养老护理员表彰激励和人才引进措施。将养老服务纳入区人才引进重点支持领域范围,实施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政策,持等级证养老护理员“以奖代补”政策,增强养老服务岗位吸引力和职业认同。梳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标准。做好资金安全监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和安全有效。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加大宣传,提升行动方案的群众知晓度。总结经验做法,挖掘特色亮点,在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选树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带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的积极性,让更多老年人享受普惠养老服务。

  附件:普陀区普惠养老服务清单

  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

  2023年11月17日

相关附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