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化学工业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沪化管〔2023〕76号
机关各处室、管委会所属企事业单位,区内各管理单位:
现将《上海化学工业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落实好各项工作。
2023年6月30日
上海化学工业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更好服务国家和上海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发挥上海化学工业区(以下简称“化工区”)优势,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根据《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上海市先进材料产业“十四五”规划》《上海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降碳“百一”行动计划(2022-2025)》《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等,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要求,按照“精细、绿色、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总体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深化改革创新,以低碳能源+新材料为核心,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聚化的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建设“上海化工区绿色低碳示范园”,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贡献。
(二)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25年,吸引绿色低碳产业投资200亿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绿色低碳产业相关统计规则为准)。
市场主体逐步壮大。重点培育3家以上绿色低碳示范企业,新增5家以上绿色工厂。
保障能力稳步增强。新增绿色低碳产业用地1000亩,氢能产量满足本市燃料电池车用氢需求。
节能降碳持续推进。重点用能企业力争平均每年节约1%的用能量,园区产值能耗强度比“十三五”末下降14%。
二、重点方向
能源清洁化。进一步提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氢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探索氨能等潜在替代能源。
原料低碳化。加快低碳原料替代,促进源头资源减量化和原料燃料结构优化,提高天然气、轻烃、生物质等比例。
材料功能化。发展轻质高强等功能性材料,支撑重点行业材料效率提升、生产过程能耗减少和污染物排放降低。
过程高效化。围绕工业领域极致能效目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推动余热综合利用,加快高效设备替代。
资源循环化。强化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探索、推广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工艺技术。
三、专项行动
(一)绿色低碳产业培育行动
1.绿色材料产业
立足关键基础原料,加快轻质高强材料、新能源和环保材料、氢气储运材料、燃料电池材料以及技术的孵化和应用。完善聚氨酯产业链,挖掘聚氨酯下游高端产业发展潜力,加快推进MDI、TDI等相关项目建设。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尼龙一体化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尼龙66产业链等项目建设。保障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材料,推动新能源胶粘剂、新能源专用聚烯烃特种材料等项目建设。(责任部门:经发处、发展公司)
2.碳捕集和利用产业
结合化工在碳固定碳消纳方面的优势,推进碳捕集技术的应用,重点发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碳中和关键新材料,加快推进电厂碳捕集项目、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合成生物乙醇和蛋白等项目。针对航运业对绿色燃料需求,探索研究利用绿氢和二氧化碳生产绿色甲醇的可行性。(责任部门:经发处、发展公司)
3.氢能产业
发挥园区低成本氢源优势,推动上游低成本氢源供应、中游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下游氢能多场景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探索多元化氢源供给模式,加快推进天然气制合成气项目建设,提高副产氢利用效率,探索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加快上海氢源保障基地项目建设,保障本市燃料电池汽车用氢需求。拓展氢燃料电池客车、货车、叉车等运营场景,推动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等项目示范应用。(责任部门:经发处、发展公司)
4.低碳化工产业
依托化工区核心产业,推动化工企业低碳原料替代,支持轻烃裂解等技术应用和示范,加快推进乙烷裂解制乙烯、丙烷脱氢(PDH)、CO2-CH4重整制合成气等项目。(责任部门:经发处、发展公司)
(二)节能降碳和绿色制造行动
1.发展绿色能源
加大绿色能源开发力度,提高绿色能源利用占比。推进园区分布式光伏应建尽建,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探索在化工区沿海、绿化带等区域安装风力发电机组,支持发展海上风电等项目,争取绿电资源纳入园区使用。支持绿色燃料的开发,加快推进生物航煤等项目。支持园区企业成立绿电采购联盟,强化绿电采购能力。(责任部门:经发处、发展公司)
2.推进节能改造
加强用能企业绿色转型,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企业工艺优化升级,提高系统整体能效。实施设备对标,推动高效设备替代。加强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推进RTO炉余热回收、余热加热助燃、余热替代低压蒸汽、煤电机组掺氨燃烧等技术应用。推动数字化改造升级,年综合能耗1万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力争能管中心建设全覆盖。(责任部门:经发处)
3.促进循环经济
进一步发展园区循环经济,推动废塑料、废弃橡胶等化工材料再生和循环利用。支持企业加强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研发,力争在化学循环、新型复合可降解材料、环境友好型产品等领域取得突破。加快推进聚碳酸酯掺混料、己内酰胺循环等循环经济项目建设。(责任部门:经发处、环保办)
4.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持续打造国家五星级的绿色园区,进一步提升园区绿色发展能级,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认定,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责任部门:经发处)
(三)产业生态完善行动
1.支持科技创新
围绕绿色材料、碳捕集及利用、低碳化工、氢能等重点领域,加快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孵化,对掌握绿色低碳核心技术的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INNOGREEN创新绿洲”平台作用,加快科创项目引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提高成果转化率,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责任部门:发展公司)
2.加强节能管理
实施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全覆盖,推动年综合能耗2000吨~5000吨标准煤的规上企业节能诊断全覆盖,剖析挖掘节能潜力,确定节能改造方案。建立化工区节能诊断项目库,跟踪项目实施进展和节能效果。组织专业机构对园区企业提供节能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挖掘节能降碳先进案例,组织沙龙、培训等方式进行宣传。(责任部门:经发处)
3.开展碳管理试点
落实碳管理体系建设,搭建数字化碳管理平台,实现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评价等功能,推动碳足迹数据应用,提升绿色低碳管理水平,实现数字化碳管理,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服务保障。鼓励企业科学运用全生命周期方法论,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价及应用。(责任部门:环保办、经发处)
4.建设标准体系
结合产业结构、资源节约、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因素,探索研究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约束指标。支持园区企业主导或参与主要化工品单耗标准修订,探索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加强对标管理,突出标杆引领,优先支持能效标杆单位新项目建设、绿色能源交易等。(责任部门:经发处、环保办)
四、上海化工区绿色低碳示范园建设
(一)规划布局
上海化工区绿色低碳示范园布局采用相对集中和点块结合的方式。争取打开化工区G1地块战略留白,碳捕集及利用产业、绿色燃料等项目原则上相对集中在G1地块,一期提供绿色低碳产业用地1000亩,建设化工区绿色低碳示范园。绿色材料、氢能、低碳化工等项目根据项目特点和园区开发情况,灵活布置。
(二)主要建设内容
1.产业发展
围绕绿色材料、碳捕集及利用、氢能、低碳化工等重点发展方向,发挥园区氢能、二氧化碳等资源和化工产业配套等优势,加大项目招商引资,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场景应用和项目落地。(责任部门:经发处、发展公司)
2.基础设施
根据绿色低碳项目的发展需求,依托现有公用工程体系,推动绿色低碳示范园地块所需的道路、电力、工业水、工业气体、污水处理、管廊、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责任部门:规土建处、发展公司)
3.安全环保
依托园区现有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绿色低碳示范园特征污染物在线监测预警能力,将绿色低碳示范园污染减排和资源集约工作推向精细化。督促企业编制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等预案、方案,配备专业消防、应急等力量。(责任部门:安监处、环保办)
4.创新运营
在化工区区主办的“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中专门设置绿色低碳专题,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知名的绿色低碳发展论坛、组织区内企业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开展针对性招商推介活动,扩大化工区绿色低碳示范园影响力。(责任部门:发展公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依托市级绿色低碳产业协调机制,在重要事项研究、诉求协调、政策供给优化、重大项目落地等方面加强跨部门协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招引、配套设施建设、自主创新培育等工作。
(二)优化项目审批
对接市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将绿色低碳产业重点项目列入上海市重大项目。在项目评审及土地、安全、环保等审批上,争取市发改委、经信委、规划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应急局等单位支持,加快推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三)加大资金支持
发挥《上海化学工业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实施办法》的扶持作用,鼓励企业发展绿色低碳、节能技改、减污降碳、循环经济等项目。对接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等专项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绿色低碳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
(四)加快人才引育
支持化工区与高校以及周边金山区、奉贤区进行合作,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产教融合示范区,促进产教城融合发展。支持绿色低碳重点企业申请认定市人才落户“重点机构”,享受相应的人才政策。加强与金山区、奉贤区联动,利用市区两级政策推进绿色低碳专业人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