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定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通知

字号:

嘉府办发〔2024〕2号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街道办事处,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管委会:

  《嘉定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2月9日

嘉定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新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2024年,嘉定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为依据,以企业视角锁定检视创新改革,直击企业全生命周期痛点精准发力,深入实施“六大破冰行动”,持续打造贸易投资更便利、行政效率更高效、政务服务更规范、法治体系更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提升对接世行测评

  1.市场准入。全面落实名称申报承诺制、完善核名争议解决机制。建立企业住所标准化登记信息库,依托数据核验并简化企业住所登记材料。协调有集中登记个体户需求的街镇,在社区内从事居民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开展集中登记。督促住所集中登记地申报主体加强日常监管,确保企业登记材料的真实性和法律文书有效送达。开展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全面推广“一企、一照、一码”应用,拓展企业码在食品生产监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2.获取经营场所。聚焦施工许可与规划用地审批衔接、中介服务、区域评估、用地清单制等重点领域,深化一体化改革。巩固规划资源“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验登合一”和不动产登记改革成效。深化审批审查中心实体化建设,巩固“审批不出中心”改革成效。推出“一站式”统一产权负担等尽职调查在线查验平台。

  3.公用设施服务。推出项目周边道路《管线信息分析报告》服务。推进掘占路审批机制改革,持续提升办理便捷度。在线集中公布水价、供水可靠性、水质等信息。探索建立服务补偿或财务惩罚机制。保障通信基础设施的通行权,将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确保应建能建。持续做好宣传引导和覆盖清单的动态梳理。增设通信基站数量、增强设备功率,开展商务楼宇宽带接入难、垄断投诉整治行动。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

  4.劳动就业。指导协助有条件的街镇建立零工市场,持续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做好街镇代收仲裁申请工作指导,及时接收并办理线上平台案件申请。推进速裁庭建设,健全仲裁案件快速处理工作机制。优化人才住房配套、子女就学政策,增加人才住房配套规模,提升人才住房申请通过率,缩短人才住房入住周期。发挥“上海·嘉定人才港”辐射效应,精准定位“人才驿站”功能建设,推动“人才港+人才驿站”的“1+N”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人力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嘉定路径。

  5.获取金融服务。落实绿色融资、担保交易、电子支付等领域相关监管政策。支持银行在企业申请绿色贷款时,鼓励企业主动提交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报告。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申请担保融资,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应付款方收到确权请求的,及时确认债权债务关系。落实“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持续发挥嘉定区大数据产融合作服务平台作用,提高企业融资对接和贷款审批发放效率,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扩面。深化批次担保业务,将“批次担保”模式推广到区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搭建“政银企”多方联动、互惠互利、共谋发展合作平台,丰富“我嘉金融”服务品牌活动。

  6.国际贸易。加大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企业培育和服务力度,落实支持AEO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联合激励措施,在外贸培训中增加AEO知识培训,提供更多联合激励措施和便捷服务。稳妥推进检验结果采信工作,探索大宗资源类商品采信试点。完善减免税快速审核准入标准,引导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维修用航材进口企业运用“快速审核+ERP联网”模式提交减免税申请,做好政策宣传。推动出口原产地证在线预约打印服务。

  7.纳税。落实深化企业注销“一网通办”要求,推广应用乐企直联服务,做好“一企一团队”“一企一策”“一企一台账”。优化金税四期征纳互动服务,构建“精准推送、智能交互、办问协同、全程互动”的办税服务新模式。做好减税降费政策精准推送和宣传辅导,实现“政策找人”。推进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应用,严格执行“四个不得”和“两底线”的原则。运用税收大数据从行业、规模、信用等多维度细化纳税人分类标签,智能识别纳税人适用政策和办理需求,精准推送政策信息、服务措施、信用风险等,确保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8.解决商业纠纷。强化商事调解,着力推进解纷“一件事”,优化快速裁判、“随机自动分案系统”等案件繁简分流改革举措,提高电子送达比例,平均用时、费用、结案率等重点质效数据公开。强化对当事人的程序引导,提高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高度融合,构建便捷高效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拓展“嘉商拾话”法治营商宣传专栏法治服务功能。落实行刑双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工作,完善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执法司法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建立区两法衔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例会制度,推动两法衔接工作纳入区级机关考核评价体系,优化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推进正向、反向案件办理,对历史线索加紧评估办理、督促反馈,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培育撰写典型案例。利用商会调解工作室等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组织调解,应调尽调,能调则调。

  9.促进市场竞争。将《反垄断法》纳入嘉定区2024年度重点普法目录,推动“谁执法谁普法”,加大对《反垄断法》及配套规章、指南、指引的普法宣贯力度。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完善区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提升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能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力度,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质项目。完善招投标规则体系,探索建立标后履约监管规则。加强招投标系统与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系统对接,推广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使用电子保函,探索实现政府采购工程电子支付、电子发票、电子保函全程网办。开展政府采购领域专项整治,对“四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检查。优化政府定价的司法鉴定服务项目收费标准。

  二、持续完善优化企业服务

  10.政务服务便捷高效。深化推进企业服务事项向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支持在区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人才、融资、科创、法律等专业服务。完善“免申即享”制度保障,优化政策兑付流程,推进行政给付、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惠企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夯实线上线下帮办体系,提升“线上专业人工帮办”服务效能。推动“一件事”“一业一证”扩容增效,围绕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范围,聚焦产业特点、人群特征,细化主题分类,推出更多“一类事一起办”集成服务。推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改革,深化“AI+政务服务”,推动更多企业、个人高频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智能引导、智能申报、智能预审、智能审批等服务功能。推动“为民工作室指导站”向其他街镇拓展延伸。

  11.政策服务友好普惠。完善“政策超市”,实现一窗总览、阅报联动、一口查询,推广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推送和申报关联。鼓励优质中小企发展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市级专精特新与创新型中小企业。鼓励运用企业视角和市场话语体系开展政策解读。会同各类协会商会,积极面向外企、民企等各类企业开展热点政策专题解读活动。依托“双创直播间”政策直播平台,面向科技企业开展惠企政策宣讲。发挥区、镇两级重点企业“服务包”机制作用,加强政策集成积极回应企业个性化诉求。探索建立涉企政策制定事前征询合作备忘录机制。探索建立区内产业领域财政扶持政策绩效管理机制,加强产业政策目标制定、落实跟踪、后期评估及评价结果应用等全过程管理。聚焦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企业关注度高的涉企政策,开展由企业家代表、产业园区、重要企业服务机构参与的涉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发布政策清单,提升政策获取可及性、申报便利性。

  12.园区服务规范同质。探索制定园区代办、帮办服务机制,统一全区政务服务标准,提升园区帮办力量对小微企业主动服务意识和实质帮办力度。推动市区两级企业服务资源向园区赋能,探索设置园区公共服务站点,鼓励企业志愿服务工作进园区。简化战略预留区项目引进程序,加快项目落地。做好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办理,优化登记审核流程、机制、效率。支持线上、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实施“嘉定区科创合伙人计划”,搭建区域科技产业化供需对接平台。启动新微创源高质量孵化器建设。鼓励园区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不断完善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强化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组织开展政策进园区等活动。在建设项目方案设计上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组织专家评审会和方案公示工作,全过程服务跟进企业落地。

  13.涉外服务开放包容。推出新一批区重大外资项目,将外资重点项目列入区级“四个一批”重大项目,按照“计划先行,专人跟进”工作思路,协同建立沟通机制,解决从拿地到投产各环节问题。督促街镇定制倒排时间表,配备“服务专员”,全力跟踪和推进项目。依托“上海城市推介大会”平台,向海内外投资者全面推介展示嘉定一流营商环境。落实扩大“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办证服务范围,从A类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扩大至B类工作要求。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便利化措施,强化境外高层次专业人才服务。

  三、精准发力赋能监管执法

  14.综合监管公平审慎。加强信息公开,提前公开各部门年度行政检查计划。探索建立执法检查计划、检查企业清单、检查内容每月在门户网站公示机制。探索“一业一查”“综合一次查”等新模式。推广应用“检查码”,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开展行政检查监管效能评估。建立区级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行业领域清单和动态更新机制。以场景应用为突破口建立审管执信多部门协同综合监管机制,开展常态化综合监管。推进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制度,持续深化包容审慎执法。全面运用全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办理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案件,实现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严查严处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职务侵占等影响市场健康发展和企业正常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市场秩序。

  15.智慧监管无感精准。推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感知、区块链等技术赋能非现场检查,实现“远程管”“易分类”“早干预”,实现非现场执法“发现、审核、执行”全流程线上闭环应用,对非现场监管能够实现预期监管目的和效果的,不再开展现场检查。开展商贸领域预付式消费经营商户全摸底,推动商贸领域预付式消费经营商户平台化管理;对美容美发、运动健身等信用风险较高、投诉较集中的预付式消费领域,制订综合监管风险点清单,设置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切实做到风险隐患第一时间识别感知、预警推送、发现处置。开发使用“安嘉行”城市安全数字监管平台,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建立事故隐患线上数据库。

  16.信用监管分级分类。深化拓展“企业法人公共信用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推动分级分类监管和差异化监管。在药品零售、医疗器械生产经营、食品生产、餐饮服务等领域开展风险分级与信用分类评定。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情况,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在区“互联网+监管”系统中将信用监管模块设定为默认选项,引导各部门主动加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综合运用。加强“信用修复一件事”宣传服务,引导企业关注信用信息,及时开展信用修复。制定《嘉定区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深化推进本区清欠行动开展。及时将行业主管部门反馈的企业信息上传至市区两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17.法治监管合规引导。持续完善中小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推广常态化“法治体检”和“合规体检”,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合规建设。公安、消防、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执法领域加强对经营主体的合规引导。试点推广“新入经营主体合规告知制度”。探索试行职业举报人“异常名录”共享,形成多部门对职业举报人的共同规制。支持食品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叠加食品生产功能,打破食品生产场地专用限制,实施“研发+生产”新模式,实现“一址两用”。

  四、奋勇争先打造区域标杆

  18.打造北虹桥特色营商环境。深化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优化贸易环境。协同实施推进“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三年行动方案;做好电商企业惠企服务;举办“丝路云品 海购嘉定”电商节品牌活动,举办“开放北虹桥”主题论坛。组织“丝路电商”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走出去”政策培训。助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支持更多优质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入驻北虹桥地区。完善总部企业储备库,依托北虹桥创新中心(游戏贸易服务平台),引导数字文化贸易产业集聚北虹桥商务区。组织会展企业、场馆、服务单位、会展人才申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促进会展经济发展的扶持意见》,落实配套资金预算安排和拨付。

  19.打造“一区一品”特色营商环境。鼓励各部门结合部门优势,在企业服务、政策服务、诉求解决、监管执法、合规指引、融资对接、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商事纠纷解决等领域,打造区域特色营商名片。联动长三角国创中心,推动工业数字化技术创新和赋能平台项目落地嘉定新城,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搭建新城地区政务服务阵地联盟,拓展“小嘉帮办”延伸点服务覆盖,依托“远程虚拟窗口”与“一网通办”自助终端,实现与政务大厅“云客服”的“屏对屏”连线。深化“一城一名园”建设,持续扩大特色产业园区队伍,加快推进“三港两园”“联影小镇”等标杆园区建设,提升承载力和产业集聚度,深化“市级特色园区-区级特色园区-培育类特色园区”梯度管理体系,推动优质园区申报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国家级和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五、协同共建构筑营商高地

  20.加强协同配合。建立政企互动、区镇联动、商会协同的常态化、制度化沟通机制。依托媒体、智库、商协会、高校等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营商环境体验官”“营商环境联系点”信息收集作用,全面了解广泛征集营商环境意见建议和急难愁盼诉求,分批形成事项清单,合力推进问题解决。加强涉企业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指导各部门、各街镇依托园区、楼宇重点企业基本信息平台加强涉企数据共享,避免企业多头填报、重复填报各类报表。

  21.加强感知体验。持续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提升企业办事感受度。完善“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机制,深化“优化营商环境体验官在行动”系列活动,继续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看政务服务、看园区服务、看政策服务活动,持续打响“营商环境体验官”品牌。充分发挥12345企业服务热线、企业服务云、外资企业圆桌会等各类渠道和平台作用,从诉求收集、督办落实、结果反馈、激励约束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构建高效的全链条闭环式问题解决督办机制。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及集中办事场所合理设置电瓶车充电设施。降低办事场所打印服务收费标准。优化交通信号提示标志、交通信号灯时间分配,打通条件成熟区域“断头路”,提高道路通勤效率,优化公共交通矛盾突出线路公交车运营班次。

  22.加强考核评估。对接落实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测评,主动承接国家、上海市试点任务。优化区内营商环境考核工作,统筹兼顾水平评价和工作绩效评价,推动以评促建。因地制宜探索、复制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

  23.加强异地共建。推进长三角跨省通办专窗与远程虚拟窗口融合服务,深化数据共享应用,促进跨省业务协同。推进与长三角结对仲裁院共建工作,加强联合调解和协同仲裁工作。深化嘉昆太、嘉温、嘉张知识产权保护协作联动发展机制,促进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继续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创建,培育一批区级、市级商业秘密示范区、示范站(点)。

  24.加强宣传推介。将营商环境宣传推介纳入全区宣传工作重点,各街镇加大产业优势和特色宣传。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案例评选、典型案例宣传和复制推广,提升区域营商环境显示度和影响力。拓展社会监督渠道,建立“媒体观察员”机制。充分发挥媒体桥梁纽带作用,深入营商环境热点领域,专题化、深度化宣传推介企业感受、典型案例、先进事迹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