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经委制订的《金山区打造国际“纤维之都”暨建设国家纤维材料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字号: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区经委制订的《金山区打造国际“纤维之都”暨建设国家纤维材料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已经第34次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7月5日


金山区打造国际“纤维之都”暨建设国家纤维材料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

纤维产业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领域,是加快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为抢占产业迭代升级发展先机,培育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加快打造国际“纤维之都”,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两区一堡”战略目标,落实市政府南北转型意见,全力建设国际“纤维之都”和国家纤维材料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为主导的“3+X”纤维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全区产业深度转型、整体重塑,积极探索科技、产业自立自强无缝衔接的新范式,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产业高端引领功能提供“产业脊梁”“硬核力量”。

二、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高端供给。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源链,大力发展纤维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项目,加速纤维产业创新、新品迭代,加快“提升中端、抢占高端、突破尖端”,巩固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力支撑各类产业高质量跃迁升级。

——坚持需求牵引,供需协同。兼顾当前与长远,注重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紧密对接制造强国战略、上海“3+6”产业体系建设、未来产业布局等战略导向、发展需求,进一步打通“工程化研发——首批次突破——多场景应用”的双向通道,拓展市场应用空间,推动纤维产业发展向更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供需平衡跃升。

——坚持开放包容,融合发展。构建材料、装备、服务、应用等各类企业相互融合,人才、技术、平台等资源要素开放汇聚的产业生态,推动纤维产业融通创新。加强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协同布局,构建纤维产业与其他区域、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合理分工网络,培育特色优势,推动纤维产业在区域竞合中更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

坚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围绕建成国际“纤维之都”以及国家纤维材料产业集群,迭代升级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稳步提升纤维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资源配置话语权、产业品牌显示度,有力推动纤维产业从生态化构建、集群化发展向国际化运营迭代跨越,着力建成高度协同、布局合理、技术领先、产业完善、价值高端的现代化纤维产业体系和开放发展格局。

——到2025年,全面启动国际“纤维之都”建设,纤维产业生态基本完善。纤维产业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的生态圈更加健全,纤维生态圈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专业机构增值服务的集群共生网络初具雏形。

——到2030年,基本建成国家纤维材料产业集群,纤维产业高端突破取得显著进展。高强度纤维产业领域加速壮大,传统纤维高新化、高端化改造有效突破,形成以高强度纤维为主导、纤维制造和纤维服务融合发展的产业高级形态和专业分工格局。全区纤维产业发展的高端引领和创新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在长三角区域中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形成国家纤维材料产业集群建设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经验。

——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纤维之都”,形成世界级纤维产业集群地标品牌。全区纤维产业在总量规模、创新能力、管理运营、品牌效应、开放程度、制度环境、市场竞争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技术输出、管理输出、标准输出、资本输出的世界级企业,国际“纤维之都”的品牌效应充分显现。

四、发展重点

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巩固提升产业基础,聚焦发展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三大高强度纤维,加快发展新兴纤维,协同发展纤维装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3+X”纤维产业体系。

1.梯度发展三大高强度纤维。碳纤维聚焦规模化提升,加速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化,强化树脂、上浆剂等供应配套,加快实现“高性能+通用型”“大丝束+小丝束”协同发展。芳纶纤维聚焦产业化发展,加快引进高强、高伸长间位芳纶产业化技术,加快发展万吨级芳纶聚合单体突破能力,加速产品应用的进口替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焦项目化落地,扩大M5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万吨级规模测试生产,开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型材、聚烯烃锂电池隔膜专用料等,提高产业集聚度。

2.加快发展新兴纤维。前瞻发展纤维材料“物种进化”,大力发展多形态、多色系、多维度纤维,加速发展“纤维+金属”“纤维+陶瓷”“纤维+碳材料”等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提升发展涤纶纤维、锦纶纤维、聚酯纤维等通用纤维领域,打造阻燃纤维、中空纤维、绿色纤维等功能化、差异化、绿色化纤维品种。

3.协同发展纤维装备。加快培育纤维专用装备,培育引进原丝制备装备、纤维预氧化装备及纤维制备装备,加快发展聚合釜、压缩机、中试设备等通用设备,强化纤维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

4.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应用推广、技术培训等科技创新服务,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系统解决方案等新兴服务业态,全面提升服务型制造能力。

五、空间布局

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打造“中心辐射、三区引领、圈层联动”的国际“纤维之都”空间格局(详见图1)。

图片1.png

图1 国际“纤维之都”空间布局图

1.突出创新中心辐射功能

联合上海化工研究院、东华大学等科研院所,统筹中石化碳纤维研究院、上海石化先进材料研究院、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等创新资源、空间资源,东至卫二路、南至金一路、西至卫三路、北至沪杭公路,规划面积约480亩,着力打造国家级纤维材料创新中心(详见图2)。

图片2.png

图2 纤维创新中心空间布局图

2.强化三区示范引领

充分发挥碳谷绿湾产业园、高新区产业优势,其中碳谷绿湾产业园重点打造纤维产业先行发展区、纤维材料核心承载区,高新区重点打造纤维装备制造示范区。纤维产业先行发展区(详见图3)东至新卫公路、南至金山大道、西至春华路、北至金瓯路,规划面积约600亩,加快发展高性能纤维、纤维复合材料以及相关基体材料等,打造上海石化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基地。纤维材料核心承载区(详见图4)位于上海化工区金山分区拓展区,东至南沙港、南至浦卫公路、西至规划边界、北至沪金高速,规划面积1.7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下游应用领域。纤维装备制造示范区(详见图5)东至金腾路,南至林慧路,西至金展路,北至林贤路,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强度纤维专用装备等领域,率先在无人机、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方面实现纤维装备的场景应用示范。

图片3.png

图3 纤维产业先行发展区空间布局图

图片4.png

图4 纤维材料核心承载区空间布局图

图片5.png

图5 纤维装备制造示范区空间布局图

3.拓展区域圈层联动

加强区内圈层联动,加强碳谷绿湾产业园与高新区、山阳、张堰、吕巷等重点区域联动,拓展纤维产业在海洋工程装备、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等细分领域的应用场景。加强区区圈层联动,打造串联宝山、嘉定、青浦、金山、奉贤、浦东等区域的纤维上下游应用联动C圈。加强省际圈层联动,充分发挥金山“桥头堡”作用,逐步在长三角区域构建创新驱动、全域协同的纤维产业一体化发展空间网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纤维都市圈”。

六、主要任务

1.推动产业增量提质,提升产业成长力。加快重点领域招商引资,坚持高举高打,制定重点招商目标清单,大力招引碳纤维复合材料、对位芳纶等领域以及纤维材料专用生产装备头部企业,积极引进纤维通用设备、长寿命树脂、高性能聚合物单体等纤维强基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快重点企业创新发展,引导区内纤维研发、生产、应用等各类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加快对接资本市场、升级关键技术,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工艺流程再造、竞争优势重塑,促进纤维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重点产品规模扩张,加快实现碳纤维大丝束产能超过1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产能达到1万吨、芳纶应用需求量争取1万吨的突破,争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原料等本市产能的布局优化,加快提高区域纤维产业集聚水平。(责任单位:碳谷绿湾公司、新金山发展公司、上海石化、区投资促进办、区经委等)

2.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提升创新策源力。打造国家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中心。围绕构建中国首个极端环境与纤维、生命体作用科学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研究设施,加强项目对接,提升极端环境下纤维材料设计、制造与应用领域中原始创新水平。加快资源共享、品牌共建,优化研究院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加快碳纤维原材料研发与中试、结构设计与仿真、零部件批量制造与验证、复材测试与认证、复材标准与信息平台、孵化加速与产业化等功能性平台建设,共同打造国家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中心。建立创新平台成果转化通道。聚焦新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联合攻克模块化设计技术、轻量化生产线技术、自动化量产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技术体系化突破、产业化应用。推动区内纤维相关企业技术创新,加速孵化科研成果和技术产品,推动纤维材料应用场景的拓展升级。(责任单位:上海石化、区经委、区发改委、区科委)

3.拓展产业应用场景,提升市场牵引力。加强纤维材料市场渗透,实现供给能力提升和市场需求牵引的有效协同,打造“100+”应用场景。打造海量应用场景,拥抱纤维市场蓝海。聚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氢能、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传统材料替代升级机遇,加快研发生产壳体一体化材料、轻量化材料、储氢瓶用碳纤维、高效阻燃纤维等高端纤维产品,聚焦生物医药、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电力电气等成熟应用领域,加快民用纤维、医用纤维、工业用纤维等精深加工产品的低成本、批量化生产供应。培育国防安全应用场景,加快军民融合发展。顺应陆海空天一体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战争信息化等发展趋势,建设军民融合纤维企业培育库,加强民用纤维生产企业与军用纤维需求企业对接,逐步拓展在军用防护、武器装备关键部件等方面的应用。突破极限应用场景,提升创新应用高度。加强纤维材料先进技术的积累沉淀,攻关发展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极限高温纤维材料,耐腐蚀绝缘材料、光纤增强材料等极限低温纤维材料,锂电池隔膜用超细孔径专用料、抗蠕变高端纤维产品等极限尺寸材料,突破纤维材料极限应用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打造技术创新转化的“皇冠明珠”。(责任单位:区经委、区科委、上海石化、碳谷绿湾公司、新金山发展公司、山阳镇、张堰镇、吕巷镇等)

4.完善服务业支撑体系,提升融合发展力。加快提升生产性专业服务功能,集聚一批检验检测、项目中试、技术熟化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应用推广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等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纤维材料加速园等新平台新载体,推动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的深度协同,提升全产业链效益。加快建设功能性总部,推动纤维企业向研发、制造、贸易、结算、数据等多功能总部拓展,集聚发展母工厂、交易结算总部、营运管理总部等,打造纤维总部经济集聚区。加快完善服务生态,会同相关行业组织、专业咨询等服务机构,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产业论坛、行业沙龙等活动,探索产业联盟、数智E家等产业组织新模式,打造产业共同体。(责任单位:区经委、区科委、区投资促进办、碳谷绿湾公司等)

5.推动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围绕国家纤维材料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加强与上海石化、上海化工区的央地合作、园园合作,打造纤维材料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集群上下游联动格局。发挥上海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材料研究优势高校的区校合作,联动承接科技创新转化成果,加快“基础+前沿”“科创+产业+应用”等系统化发展。加强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G60科创走廊等区域联动、功能联动,积极承担装备首台套、材料首版次、“卡脖子”技术攻关突破等国家战略任务,打造“纤维+智能”“纤维+能源”“纤维+健康”等跨界融合生态圈,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业协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打造具有国际显示度的“纤维之都”地标形象。(责任单位:区经委、区科委、区发改委、碳谷绿湾公司、新金山发展公司等)

七、保障措施

(一)优化推进机制

成立金山区打造国际“纤维之都”暨建设国家纤维材料产业集群工作专班,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区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区财政局、区规划资源局、区投资促进办、碳谷绿湾公司、新金山发展公司、上海石化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专班,实现专群组织力量、专项破解问题、专业提升效能。构建纤维产业发展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统计机制、督查机制、考核机制,着力协调推进国际“纤维之都”建设。(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经委、碳谷绿湾公司、上海石化等)

(二)深化战略研究

积极对接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市新材料协会、市化工行业协会、市新材料产业基金联盟等智库、社会组织,结合区决策咨询专家力量,组织战略咨询专家组。建立完善纤维产业生态圈运行监测机制,编制国际“纤维之都”白皮书,完善战略研究体系。加强项目引进战略研判,开展投资模式、技术熟化、商业前景等综合甄别,加快专业化对接、高效化推进。(责任单位:区经委、区投资促进办、碳谷绿湾公司等)

(三)强化人才支撑

建立人才梯度培养体系,围绕高端人才引领、塔基人才支撑相协调、相促进,引进知名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实用工程人才、专业技能人才,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载体建设,促进人才集聚。深化产教结合,推动区内职业院校围绕纤维产业新兴领域、应用领域优化专业设置,探索订单式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模式,增强人才使用的适配度、灵活性。(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教育局)

(四)强化政策支持

加强重大项目引进激励,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依法给予一定支持。建立纤维产业化重点项目储备、推进、验收制度,专项支持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材料、装备、平台等首批首台或应用示范项目,推动纤维产业发展提速提质。坚持政府资金引导和社会资本驱动相结合,探索“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招投联动机制,畅通产业、科技、金融“三角循环”。(责任单位:区投资促进办、区经委、区科委、区财政局)

附件:

1.金山区打造国际“纤维之都”暨建设国家纤维材料产业集群工作专班组成人员

2.金山区加快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上海市金山区经济委员会

                      2023年5月31日

相关附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