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022年城市数字化转型年度工作要点

字号:

静安区2022年城市数字化转型年度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根据《2022年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及相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2022年静安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年度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以全市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为引领,推动我区“1+2+N”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整体架构建设,即:夯实做强“1”个“物联、数联、智联”的数字底座,进一步做强区政务数据中心,按照“一数一源”原则,推进政府、社会各方数据资源归集、编目、治理、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能力,统筹提供基础数据处理工具和基础数据服务,完善数据资源管理平台。聚焦打造“2”个示范标杆,持续推进市北可信数据经济示范园建设(市级示范),打造南京西路标杆数字化转型示范街区。着力建设“N”个经济、生活、治理领域具有显示度、体验度、感受度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和应用场景。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动能

  1.推动数智经济增长。持续推进市北可信数据经济示范园建设。完成《上海市可信数据经济试验区发展研究》论证,成立上海市北数据安全研究院,推动设立上海市可信数据(数字)经济研究院(拟定名),重点制定数据要素市场基础制度的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为央企联盟的设立做准备,启动面向数据要素市场关键制度创新与数据信托产业生态的研究,并进行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发布工作。推进建设静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将市北高新区块链生态谷作为试点核心承载区,深入构建“1+3+N”创新产业生态,加速推动区块链沙箱、跨链等底层共性技术研发突破,着力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区块链头部企业。持续壮大数智产业创新集群,全面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构建数智创新赋能体系,大力拓展市北高新“云数智链”产业外延,打造场景全覆盖、技术全兼容、功能全普及的数智产业集群。

  2.提升服务经济能级。推进“全球服务商”数字化转型,加强全球配置资源能力,集聚和培育高能级的全球服务机构,发挥总部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放大专业服务的规模效应,建设一批服务全国、面向国际、内外连接的功能平台。汇聚高端商务、高端消费、高端服务,大力发展高端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静安“全球服务商”功能,集聚国内外知名专业机构,构建专业服务业全产业链和全服务平台。推进南京西路数字消费商圈商街升级,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鼓励商业载体引入沉浸式艺术展览、沉浸式交互装置、沉浸式餐饮等新业态,重塑商家和消费者的关系,构筑商业发展新生态。探索商贸服务新业态,拓展电商零售新业态、新模式,支持跨境电商、头部电商等企业实现新发展,培育特色潜力新企业。

  3.强化数字文创深度融合。营造文创数字化生态圈,推进数字技术与文创产业深度融合,以大宁地区为核心,打造“平台+技术+内容+垂直运作”的文创产业新生态。打造区域体育休闲文化中心,加强对郁金香花博会、上海静安国际女子马拉松赛等活动的品牌打造,提升静安区内文体健身休闲氛围。打造大宁灵石中国电竞中心,发挥5G+8K技术创新优势,提升电竞产业能级。鼓励电竞游戏企业加大手游、端游开发力度,推进云游戏开发落地,进一步挖掘电竞游戏产业价值。

  4.数字赋能总部经济。立足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把握中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扩大开放机遇,积极吸引外资商贸企业总部;依托交通枢纽功能,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契机,吸引国内大型商贸企业区域总部入驻,重点集聚贸易型、结算型功能机构。围绕“数金苏河湾”战略,区域着力打造苏河湾数字金融产业体系,探索数字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公共服务的融合创新,加快数字金融科技应用落地的运营效率。构建完善繁荣的人力资源产业生态,规划一定规模的空间,用于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相关的延伸服务产业,如人力资源培训、人才俱乐部、人才纪念馆、人力资源博物馆等。

  (二)着力营造数字生活,满足新需求

  5.深化“便捷就医少等待”场景。以“便捷就医少等待”场景为牵引,依托“健康静安”,提升应用体验,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打造全市示范。深化“健康静安”移动应用功能,以便捷就医、居家养老、医养结合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区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康复、线上支付等实践探索。拓展智慧健康服务场景,面向全业务、全流程、全渠道、全时段的线上诊疗服务,开展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健康管理、公共卫生服务,持续推进智慧医疗创新探索,更好地满足居民健康管理的各类需求。

  6.深化“为老服务”场景。探索全区域“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首批推动有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院接入静安区医联体平台,以闸北区中心医院-市北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为依托,在医联体支持下,由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复诊续方、慢病随访等基础医疗服务,对于住养老人的特殊医疗需求则由二级医院、专科医院介入。通过互联网医院云诊室、微诊室、移动诊室等,为养老院的住养老人提供线上咨询、慢病随访、复诊续方、药物配送等服务,计划年内建成4家“养老院+互联网医院”。

  7.深化“数字赋能示范校”场景。实施“智慧教育、智慧学校、智慧课堂”建设行动计划,通过打造一个高效稳定、绿色安全、云网融合的静安教育城域网和教育管理决策大数据平台、学生个性化智慧学习平台,推动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网络和信息安全覆盖教育城域网。依托信息化应用标杆校建设和学生数字画像实验试点,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不断激发教育创新活力,形成区域和学校信息化应用特色。持续推进面向静安市民的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构建面向人人的优质教育资源库。

  8.深化“一站服务舒心游”场景。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强对静安精品文旅资源的品牌提炼,借助“静安文旅”智慧服务平台、“建筑可阅读”全景旅游系列应用,拓展网上“云游”模式,促进文旅资源的多元化衍生,形成新的文化旅游消费时尚。重点对区图书馆进行智慧场馆建设,建设乐游移动驿站,同时加大宣传,在电影院正常开放前提下,力争实现“静安文化公益配送”微信小程序每月新增千名注册用户。

  9.深化“全民健身零距离”场景。建设静安体育“智信”管理系统,打造一体化公共体育服务平台。优化用户体验,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运动痕迹、健身数据等,实现智能引导、精准推送、错峰订场、赛事推介等功能;在“静安体育公益配送”服务平台创建数字货币应用通道,增加市民服务评价、意见反馈、个人运动数据统计等双向互动功能;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试点二维码扫码登记入场;推进各类健身设施数据归集,共享健身苑点器材数量、功能和维保状态、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情况等设施使用信息,提升公益配送定点单位的服务品质和活跃度,便于市民就近就便享受高品质健身服务。

  10.推进数字家园建设。重点推进临汾路街道市级数字家园试点示范建设,围绕未来邻里、未来教育、未来健康、未来养老、未来交通、未来服务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场景,加快推进各类传统社区基础设施智能改造,提升社区数字公共服务整体水平,构建集社区公共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居民共享服务于一体的数字服务体系,打破”碎片化”数字生活服务模式,提供全方位、全场景的数字生活服务。

  11.提升公共停车便捷度。通过部署更加全面的停车行为数据和记录的数据采集器,配合市交通委有关道路停车缴费纳入个人征信管理试点,有效促进道路停车的文明水平的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建场库竣工验收时,将严格审核其快充数量。积极与市级充电平台取得联系,充分发掘有条件建造出租车示范站的场库;与充电桩企业积极沟通,协调其顺利接入市级充电平台。

  (三)加快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提升新效能

  12.加强“两网”平台建设。根据“大网络、大系统、大平台”的建设导向,依托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实现门户集成、接入管理、用户管理、授权管理、资源管理、安全防护“六个统一”。整合政府财力建设的各级政务信息系统、政务服务移动终端、独立业务专网,促进跨部门、跨业务系统、跨网络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13.推进“一件事”改革。贯彻落实《2022年上海市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工作要点》精神,立足企业群众视角,在持续优化已上线“一件事”集成服务的同时,围绕高频办事需求,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面。推进区级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推动各部门挖掘相关业务实现“免申即享”。深化“一件事”集成服务。推进“好办快办、智能办”,进一步扩展线上线下“政务智能办”事项覆盖度,通过静安频道、综合自助终端和大厅办事窗口等多渠道多方位提供办事服务。进一步推进自助终端进村居社区、进楼宇园区。

  14.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丰富完善中心无差别、分领域综合窗口功能,加强综窗队伍建设,深化“一件事”综合服务。进一步提升窗口办事效能,实现线下窗口申报(身份核验及提交材料)时间、综合窗口预约办理现场等候时间的压缩。持续提升帮办服务能级,进一步优化线下帮办服务专区功能,线上帮办拓展语音、视频等咨询方式。

  15.深化“一网统管”观管防一体化建设。主动对接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对标对表市里各项要求,进一步做强平台和枢纽功能,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即时应急指挥联动能力;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强化落实“四早五最”机制,推动线上线下高效协同,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拓展应用场景建设,推进数智常态化实战防疫系统建设,优化完善城市全生命周期体征指标体系,实现城市运行数字化呈现、智能化管理、智慧化预防,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有序、稳定的城市运行环境。以数字赋能助力精准研判和精准防控,通过“数字哨兵”等措施,包括落地终端、手持终端、挂壁终端、台式终端、闸机终端,助力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文体娱乐、住宿、会展等行业疫情筛查和防控,加快恢复经营活动和经济发展。

  (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16.加强协调联动。围绕在线教育、医疗健康、生鲜电商等数字化转型遇到的问题瓶颈,强化产业创新协调机制,建立完善我区各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互动,统一协调推进我区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领域发展,及时解决推进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使我区数字化转型形成区里统抓、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发展格局。

  17.推进数据开放共享。继续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工作,明确数据开放内容、数据开放形式,构建公共数据开放清单,并做好与市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对接,加强开放数据监管,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和合法合规应用,有序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在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前提下,促进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公共数据和非公共数据的多维度开放和融合应用。

  18.强化资金保障。对于纳入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项目和场景,应充分保障其建设及运营资金。加大对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资金支持,加大政府对数字技术创新、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与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与运营模式,积极探索创投基金、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的创新应用,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资金配置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