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新泾镇政府:
《长宁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已经2021年9月27日区政府第18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0月8日
长宁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先行探索市教委关于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路径,对接《长宁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具体要求,提高数字生活显示度,促进“数字教育”新发展,加快建设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顺应和把握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以“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为要求,以长宁区“3320”数字战略为引领,以长宁“活力教育”发展为主旨,科学遵循市教委教育数字化转型标准委员会标准规范,推进长宁区数字教育专项行动,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全市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先行探路、示范赋能。
二、总体目标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融合建设,实现教育核心业务流程再造、教育生态系统重构。激发教育活力,全面提升学生数字学习素养和教师数字教育能力,实现教育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1.构建一个数据驱动、技术协同、应用多样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
2.以智能技术为支撑,基于区、校业务中的N个教育应用场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便捷的数字化应用服务,形成数字资源的标准化、开放服务和共享机制。
3.建立健全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机制,建立符合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的教育治理制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主要围绕一个生态系统、两级数字基座、三类数字资源、四种应用体系、N个应用场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建设。
(一)建设一个智慧教育生态系统
围绕区域教育教学的模式变革,基于标准数据结构与规范,构建一个数据驱动、技术协同、应用多样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便捷联通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教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公众等各类不同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设计与优化智能算法,重塑生态系统内各主体在不同应用场景内获取、存储、处理与发布教育数据的流程,提高教育生活数字化的显示度与精准度,形成具有鲜明“数字长宁”特色的多元主体共创数据、并赋价值的教育生活新样貌,助力数据沉淀和应用拓展,增强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一是数据存储功能,能够将学生、教师、学校等教育信息汇聚、整合、存储,便于管理、研究、应用;
二是数据分析功能,将学生、教师、学校、区域信息综合分析,研究教育规律,促进学习更有效地发生;
三是信息交互功能,一方面个体信息的持续汇聚支持区域数据库建设,另一方面区域数据信息的整合支持个性应用,从而实现各类教育信息的顺畅交互;
四是个性应用功能,数据资源通过各类应用场景支持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与个性发展需求;
五是迭代升级功能,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拓展教育应用,支持教育现代化发展。
(二)建设区-校两级“数字基座”
按照“物联、数联、智联”的原则,建设长宁区-校两级数字基座,形成覆盖区、校各级单位数据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入口统一、“一座”统管的数据服务体系,建设教育政务云。
一是建设区级数字基座。包括数据管理、认证子域、统计报表和管理服务等。区级数字基座对接市级数字基座,按照市级教育数据标准,为校级数字基座提供统一入口、认证、权限、安全、运维等管理,提供各种类型主题库与数据服务,提供大数据运算与AI能力服务等,提供各类技术服务接口与业务接口,提供可灵活搭建各类业务的开发环境,提供应用广场服务等。
二是建设校级数字基座。基于区级数字基座,建设集数据中心、应用中心、物联中心、消息中心、组织中心为一体的校级数字基座,支撑各类面向用户的教育应用建设。各校整合现有信息技术资源,分别建设各具特色的第三方教育应用,教师深度参与资源与应用开发,教育应用以插件方式嵌入校级数字基座,校级与区级基座互联互通、相互支持,支撑区校各类智慧教育场景灵活构建。
(三)建设三类数字资源
按照引用的数据来源,主要进行以下三类数字资源建设:
第一类是标准化数据。在区域层面,按照统一规范与标准对用户、系统、资源涉及的相关数据标注属性,在此基础上组织、整合成标准化数据,融入区级数字基座,实现教育评价、教学管理、行政办公、教辅后勤、信息服务等应用场景的全覆盖。
第二类是开放性接口数据。通过开放性接口,建立功能强大的学习资源数据库,方便学校和教师的各类个性化应用便捷接入,综合构建“教、学、管、评、测、练”与“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相融合的多维教育大数据信息化体系,创造人人、处处、时时皆可获取数字资源的泛在学习环境。
第三类是仓库数据。建设普及5G+VR/AR智慧教室、创新实验室等,通过区-校数字基座的互联互通,形成主题式仓库数据,支持学校教师开发校本特色的个性化应用场景,迭代生成丰富的学习数字资源,全面赋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四)建设四种数字化应用体系
基于数字基座,依托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技术,鼓励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发展需求,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应用场景体系。
1.“智慧空间”数字化应用体系
数字化共享学习中心。配套物联感知设备,构建空间灵活、系统开发、功能复合的教学环境,依托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模式,打造实体、虚拟相融合的全景全域学习体验中心。
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一系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关的培训课程,联合高校、企业创建区级人工智能教育创新联合实验室,形成一批智能场景应用成果。
数字化未来学习社区。实施终身教育学习云空间工程,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学习资源,打造“AR+”(增强现实)智慧体验学习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2.“智慧学习”数字化应用体系
智适应学习数字化应用。聚焦课堂,实施OMO(线上线下融合)智慧学习推进工程。依托智能技术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实现伴随性学情记录与分析反馈,实现数据赋能下的因材施教。小学“激趣学习”——创设“线上+线下”学习情境;初中“有效学习”——探索数据驱动的自适应学习;高中“综合学习”——利用线上线下课程开展主题式、跨学科研究性学习。
资源供给优化。统整国家-市-区-社会-学校资源,建立资源关联图谱,以资源平台为载体服务于教育教学的不同场景,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优质资源的辐射共享。
数字化教学支持体系。形成以学生个人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具备消息提醒、资源推送、应用管理和社群协作等功能。建立区-校-学科等不同领域的服务供给体制,提供资源共享、教学支持、学习交互和决策评估等各类服务。
3.“智慧评价”数字化应用体系
学校办学发展性评价数字化。通过智能化数据采集,形成学校发展性评价全景画像。建立督导评价数据分析模型和可视化驾驶舱,设置数据资产贡献度、数字化转型覆盖度、师生参与覆盖度、应用场景创新度与使用效果等指标,引导学校拓展数字化转型,推动创新应用。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数字化。基于区域“三个指数”教育评价指标,有序开展全面评价、增值性评价和专业领域的精细化评价,建立领域-维度-指标-数据关联的纵向剖析,采集结构/非结构化数据,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数字化。实现数字化跟踪与分析,掌控整体态势,关注核心能力,预警人才缺口,发现薄弱环节。数字化支撑教学-教研-培训体系的构建,助力各级各类专项人才的遴选与培养。
4.“智慧治理”数字化应用体系
数字化“民生服务”。以数字化管理为支持,建立面向社会的便民服务场景,接入“随申办”等平台,提供考试与招生入学服务、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查询、竞赛报名、成绩查询以及家长课堂等服务。
数字化“应用决策”。向区域、科室、机构和学校管理者提供可定义的数据分析、报表服务、可视化大屏,洞察数据背后产生的业务问题,并付诸行之有效的策略。
(五)建设N个智慧教育场景
学校通过设置、调用个性化、开放式应用插件,实现教育评价、教学管理、行政办公、教辅后勤、信息服务等28个模块化应用场景在区内所有中小学校的全覆盖。通过数字基座、智能算法、显示终端的协同工作,教职工、学生结合校内外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深度拓展无限多(N)个应用场景,涉及校内外教、学、管、评、考、教研、服务、资源、活动和家校互动等不同领域。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制度保障
由区教育局牵头,区科委、区财政局、区大数据中心等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压紧压实责任,做好保障工作。
(二)经费投入保障
利用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优化教育经费结构,进一步向教育信息化倾斜,保障长宁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落实。
(三)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教育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本区网络安全技术监测、预警和态势分析,完善网络安全信息通报机制,提升对教师和学生数据的安全防护和保密措施,营造安全可靠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
(四)体制机制保障
强化互联网思维,建立健全符合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促进教育系统性变革。基于技术重构教育政务流程、教育管理流程和教育组织体系,建立“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的数字化推进机制,促进和保障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强调企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建立保障机制,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建立教育数字化监测机制,适时开展数字化应用评估,保障长宁区教育数字化转型有序推进。
附件:上海市长宁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表
附件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表
时间 |
工作计划 |
|
2021年 |
4-7月 |
1、调研数字化转型场景,系统谋划数字化转型场景全区规划。 |
7-8月 |
2、制定数字基座服务招标需求,全面启动长宁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 |
|
下半年 |
1、完成数字基座服务采购。 2、梳理教育历史数据。 3、利用试点应用完成市、区、校三级基座的联通,在市教委相关数据标准,开发标准等基础上进行完善形成长宁教育生态系统相关数据标准。 4、所有学校接入数据基座,标准化应用开始逐步提供服务,完善区校两级基座。 5、持续探索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为实现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性化”场景体验打下基础。 6、依托数字基座的使用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建设高阶信息素养提升课程,同时打造学生人工智能课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
|
2022年 |
上半年 |
1、运营数字基座,利用基座数据与历史数据的关联,打造区域重点转型场景。 2、通过学校数字化转型场景遴选,启动区级数字化转型试点校建设。 3、结合市级标杆校建设,接入数字基座,辐射推广优秀成果。 4、在既有基础上升级建设教育专网,在区政府指导下启动5G云网建设,同时持续推进基于数字化应用的混合云建设,提供信息化转型所需的安全网络环境。 5、逐步启动智慧课堂建设,同时依托数字基座运营,打造智慧学习场景,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空间构建。 6、依托教师深度参与体验基座的全场景服务,完善教育资源建设,丰富教育资源种类(包括AR、VR资源)。 |
下半年 |
1、持续推进“智慧空间”“智慧学习”建设,逐步形成符合数字化转型的应用体系,从而实现资源供给优化,智适应学习,为大规模因材施教打下基础。 2、依托基座的运营,实现大数据治理模式下的数字化转型,启动“智慧评价”“智慧治理”模型构建,初步实现评价和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3、持续推进数字基座的运营,增加“标准化”应用,同时根据“个性化”应用的情况,进行辐射。同时根据运营的情况,调整策略,形成长宁教育数字基座的运营机制,并逐步完善,同时完善基座数据标准。 4、持续建设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升课程。 |
|
2023年 |
上半年 |
1、持续推进“智慧空间”“智慧学习”建设,完善数字化转型的教学应用体系,实现资源智推送,提升转型内涵、场景辐射。 2、升级数字基座服务性能和功能,完善数字基座运营机制,初步形成教育生态系统。 3、启动并完善教师画像、学生画像建模支撑教师生涯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 4、持续进行“智慧评价”和“智慧治理”体系构建,实现决策分析、精细治理场景完善,覆盖教育教学各方面,支撑学校良性发展。 5、持续打造数字化转型试点校和标杆校。 |
下半年 |
推广数字化转型成果,凝练学校特色化转型路径。形成全区“标准化”+“个性化”应用态势。 |